声乐初学者的声乐发声训练

时间:2022-07-28 06:19:18

声乐初学者的声乐发声训练

摘 要: 声乐初学者通过声乐发声训练可以解决在演唱中各种声音的技术环节遇到的问题,这是一种提高声乐演唱者的歌唱发声基本功的有效方法。声乐初学者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可以领会科学发声方法、明确正确声音概念,提高演唱的技巧及表现力。

关键词: 声乐初学者 发声训练 发声方法

声乐发声训练可以解决在演唱中各种声音的技术环节遇到的问题,是一种提高声乐演唱者的歌唱发声基本功的有效方法。声乐初学者通过科学的、有规律的发声器官及机能的有效训练,可以提高歌唱技巧及表现力,并且可以领会科学发声方法,明确正确声音概念。科学的发声训练过程包括歌唱的呼吸训练、歌唱的发声训练、歌唱的共鸣训练和歌唱的语言训练[1]。

一、歌唱的呼吸训练

在声乐的演唱中,只有科学正确地呼吸才能有正确的发声及良好的共鸣。声乐演唱中的发声动力及基础就是科学正确地呼吸。每个人都会呼吸,呼吸是人的基本生理功能。声乐演唱中的呼吸与普通的生理性呼吸方法不太相同,声乐演唱中的呼吸是歌唱者在歌唱时的有目的、有意识并且有一定技巧性的呼吸。声乐演唱中的呼吸方法包括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及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是声乐演唱中被普遍采用的方法,这是因为胸腹式呼吸能够使气息流畅自然、富有弹性、灵活自如、深沉饱满。胸腹式呼吸在控制呼吸的气息时全面地调动膈肌、腹肌及胸腔的机能共同参与。因此声乐初学者在进行科学、有效的发声训练后,不仅能区分生理性呼吸与歌唱中的呼吸,而且能掌握科学正确的声乐演唱呼吸的方法。声乐演唱中的呼吸过程包括吸气过程与呼气过程,两个过程的生理机能在用力方向及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声乐演唱中的吸气过程,其生理机能为膈肌与两肋向下及向外用力,而在声乐演唱的呼气过程中,其生理机能为膈肌与两肋向上及向内用力。在声乐演唱中,必须在呼气过程中将膈肌、两肋、胸腔等呼吸器官保持在吸气过程时的用力方向,以此能够使吸入的气息呼出冲击声带发声时是有控制的、平稳及均匀的。声乐演唱中的“呼吸支点”就是这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平衡对抗的着力点,因此在声乐演唱发声训练中,练习好了呼吸支点就将歌唱练习好了,声乐演唱中的强弱、连跳、长短及快慢等的气息运用就可以得到运用自如。在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的声音及技巧与演唱中的换气运用密切相关。在声乐演唱的发声训练中,通过对胸腹式呼吸方法进行有效的练习,可以锻炼和发展声乐演唱者的歌唱呼吸器官生理机能,不仅使得肺活量得到增强,还能通过训练增强膈肌、两肋和小腹控制气息的能力。在声乐演唱的发声训练中,通过对不同节奏类型的练习曲进行练习,练习顿音、跳音、连音及连跳音等,声乐演唱者呼吸机能的弹跳力会得到有效的发展,变得更好、更灵活,在演唱中速或者稍慢的抒情歌曲时,可以从容自然地进行深呼吸与大呼吸,在演唱活泼快速的歌曲或者有切分及附点节奏的乐句前,可以进行快速的小换气、“偷”换气及“抢”气,这样声乐演唱者可以更加生动自如地演唱歌曲[1]。

二、歌唱的发声训练

科学正确的声乐演唱发声方法必须有科学正确的呼吸,发声的生理是由吸入肺部的空气经气管呼出时冲击声带,以此振动声带发声。科学正确的声乐演唱和保持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就是科学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根据发声生理,喉头及声带是声乐演唱的主要发声器官,在声乐演唱发声时喉头的位置应该是处于颈部的中间稍偏下,即吸气与打哈欠的位置。处于此位置与状态,咽喉部打开且相对稳定,口腔张开,喉咽腔扩大,颈部、下巴、舌头均为放松状态,在此状态下发出的声音会是松弛通畅的。在声乐演唱发声时喉头如果上提受到挤压或者各发声器官的肌肉紧张,则均会造成声音变得浮浅、僵硬及尖细。在声乐演唱发声时声带的状态应该是向下闭合挡气并拉紧内收,只有在此状态下才可以利用腹肌的力量使得横膈膜有效地推动气息,以此冲击声带振动发出声音。声带如果松弛闭合不好,将会发出嘶哑及漏气的声音,并且会造成声带过度疲劳,以致产生病变。因此声乐演唱者通过科学正确的歌唱发声训练,才能养成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1],[2]。

三、歌唱的共鸣训练

声乐演唱者掌握了科学正确的歌唱呼吸和发声方法,在此基础上掌握了科学正确的歌唱共鸣方法,演唱的声音才可获得较强的穿透力、较宽的音域和表达歌曲感情所需的各种声音色彩。在演唱中,良好的歌唱共鸣是表现情绪和歌曲内容的一种有效手段,并且是一个很重要的声乐艺术中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歌唱共鸣可以使歌唱的声音富有穿透力、圆润明亮和具有丰富的色彩感。声带振动所发出来的声音被称为“基音”,“基音”很单薄,并且也很微弱,所以不能直接成为声乐演唱的声音。要想让声带振动所发出的“基音”的音色丰满和音量增加,必须通过人体的各个共鸣腔体进行共鸣作用。口腔、头腔及胸腔构成了人体的共鸣腔体。在声乐发声训练时,要想获得良好的声音共鸣效果,必须将这三个共鸣腔体进行科学有效的协调配合。口腔共鸣在低声区运用得较普遍,也是在各个共鸣腔体中最易感觉到且最方便形成的共鸣。胸腔共鸣的状态是声乐发声时咽喉腔处于做半打哈欠时的状态。为了在声乐演唱时获得较好的胸腔共鸣,必须保持喉头在歌唱发声时相对稳定,使口腔处于运用自如的状态,并且还要将咽腔得以进行扩展和拉长,这样才可获得整体、良好的共鸣效果,避免造成挤紧的声音或者白声[3]。软腭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声器官,软腭与喉头是直接相连在一起的,可将软腭调节咽腔管道的机能在歌唱技术中进行巧妙的运用,使得高声区的声音略微靠后,声音到达软腭和悬雍垂的部位后再返回高位置,它相对于在中声区的开放而变成了关闭性的声区唱法,却不能用舌根压喉头,否则会使演唱者的咽腔管道薄弱无力,声音僵化,机能变得迟钝,且缺少伸缩性而失去活力。基于此,软腭可主要用来调节高音,在声区唱法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4]。胸腔共鸣是口腔共鸣在硬腭上的声波振动反射点移动至下牙背上,声波在气管和喉头的附近引起更多的振动后再经气管传递至整个胸腔而产生共鸣,在中声区运用的较为普遍。头腔共鸣发生在口腔共鸣的基础之上,将声波在硬腭上的反射点略向后移,经上腭骨传递至鼻腔和鼻腔上部的各个鼻窦,并在这些腔体中进行回荡而形成。头腔共鸣具有穿透力,其色彩也比较明亮,在高声区中的运用较为普遍。这三个共鸣腔体进行有效的调节对于声乐演唱的音色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声乐演唱者必须在发声训练中不断揣摩与协调,才可将演唱的声音音色丰富、音量增加,位置与音区上下统一,为演唱发挥出更好的作用[1]。

四、歌唱的语言训练

歌唱是一种将语言与音乐相结合塑造艺术形象和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一直以来均非常讲究歌唱中的语言动听清晰,并提出了“字正腔圆,以字行腔”的歌唱语言要求。因此在声乐发声训练中,歌唱的语言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训练内容。在人们的生活中,语言是相互交流的主要手段,但是歌唱的语言和生活中的语言在表达上有所不同。人们在生活中说话是不会刻意讲究的,可是在声乐演唱中,语言方面因歌曲表达的需要而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字必须唱在腔体里、唱在深沉饱满的气息上、要有高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让歌唱的语言跟歌唱的发声相吻合,演唱才能变得丰满、结实和有色彩。在声乐发声练习的说唱练习中,用歌唱的状态说着唱,声乐演唱者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更生动地区分歌唱语言和生活中的语言,而且可以更好地掌握歌唱语言中的发音技巧。人类的语言中的语音由元音和辅音构成。在声乐演唱中可以延长的语音基本上都是元音,唱好元音可以使声音美化、流畅并且富有色彩性。这些元音或者复合元音在声乐发声训练中均会随发声状态与共鸣状态的调整,音高的变化,相应地做出适合演唱表达的调整,使得歌唱的语言可以变得饱满、清晰、圆润和有色彩,从而使得声乐演唱变得更好[1]。

声乐发声训练是演唱的基础,声乐初学者通过训练可获得各种演唱的技巧,也可逐渐提高歌唱的发声机能,调节歌唱器官的相互协作运动,树立科学的发声状态,在演唱中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使演唱技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亮.声乐发声训练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J].北方音乐,2011,10:11-12.

[2]路瑜.歌唱发声训练中若干“生理动作”的运用[J].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127-129.

[3]潘龙瑞.浅谈歌唱中的喉头稳定问题[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6,3:120-122.

[4]赵春兰.软腭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作用[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2000,4:89-90.

上一篇:初一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计算机自适应考试系统分析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