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中职实践课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28 05:15:09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中职实践课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对职业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娴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必须依靠技能训练,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本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无线电装接工》实践课程,采用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该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具体包括五个环节:情景创设,情感体验;任务引领,探究体验;总结领会,强化体验;拓展探究,升华体验;课外作业,延伸体验。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试以《无线电装接工》课程中“交通灯电路的组装与调试”为例,阐述该模式的实施过程。实施班级共28名学生,根据学生特质分组,每四人一组,且保证每组有一名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快速提高。

1.情景创设,情感体验

情境问题:视频演示十字路通灯的工作过程,设问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交通灯?

要求学生思考:交通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由哪些元器件构成?结合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接近现实生活,学生如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体验,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为下环节学习奠定情感基础和知识基础。

2.任务引领,探究体验

此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参与、去体验、去感受、去领悟,通过小组合作、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等环节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任务一:分析原理图

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其次组内选取代表阐述工作原理,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点评;最后系统阐述工作原理,并指出分析电路时需注意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任务二:绘制装配图

根据电路图绘制装配图,以小组为单位,组间采用竞赛制,限时半小时,教师巡回指导,个别问题单独辅导,共性问题集体辅导;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打分,并将分数较高的装配图实物演示;最后教师对装配图进行专业点评,告知学生绘制装配图的技巧和原则,从而使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得到提升。

任务三:检测元器件

在安装电路之前,首先检测元器件,该电路涉及到的元器件有发光二极管、电阻、涤纶电容、晶振等,由于部分学生尚未掌握检测方法,所以以小组为单位,反复操作,合作交流,记录出现的问题。教师抽查各小组检测情况,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最终使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任务四:安装电路图

元器件检测完毕,即可开始电路组装,以小组为单位,采用计时制,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点拨;然后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打分,教师综合考评;最后选取用时较少且符合工艺要求的电路板实物演示,同时让学生代表上台讲述安装电路注意事项,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安装工艺原则的理解。

任务五:调试电路

调试电路之前,首先元件自检;其次检查电路是否有短路、断路现象;然后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教师视频演示调试过程,并阐述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最后学生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点拨引导,综合学生各环节表现及成品质量进行综合考核。

3.总结领会,强化体验

经过上述环节,成品制作完成,将成品贴上标签并展示;要求各组代表对关键问题的解决措施以及成功与不足之处进行自我评述;最后教师总结成品中的优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成品的展示过程让学生增强了成就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充满自信地投入到下个项目中,这是体验式教学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4.拓展探究,升华体验

此环节引导学生将视野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在原来电路上加以改进,比如加上语音电路等,如此增加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组员分配任务、上网搜取资料、构思语音电路的元件等,使学生在互相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完成制作,从而达到体验的升华。

5.课外作业,延伸体验

联系生活实际,介绍日常生活中实用小电路,比如“调光台灯电路”“楼道照明触摸延时电路”等,鼓励学生自己设计电路、组装与调试,引导学生自主体验,促进学生积极人格的完善、情感的陶冶以及行为能力的发展,这是体验式教学追求的最佳效果。

三、体验式教学取得的成效

采用体验式教学还完成了《触摸延时电路组装与调试》《循环闪烁彩灯电路组装与调试》等多个项目教学,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些成果的取得,源自体验式教学模式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实践任务为主线,通过明确任务、自主探究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学知识,用技能”的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锻炼技能,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

上一篇: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常见问题分析 下一篇:我国建筑安全生产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