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和谐教学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2-07-28 04:25:46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和谐教学模式的构建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为根基,随着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深化、发展,和谐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崇尚推广。和谐能产生美,更能产生神奇的效益。和谐教学模式不仅能实现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三维目标,同时也能实现师生共同的生命价值,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前提

创设平等和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挖掘教师的主导功能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前提。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英国哲学家约翰o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课堂教学是学生个体知、情、意多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过程,要实现新课程、新标准,真正构建和谐政治课堂,必须协调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

(二)相信学生的能力,把机会让给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的本质是交流。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在平时的课堂中,“谁想到了什么”“想说就说吧”“我也不太清楚,咱们一起来研究”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激活了整个课堂。学生们可以不举手直接站起来发言,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找合适的伙伴合作。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平等关系。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课堂上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教学不再被理解为以传授知识为主或简单的知智统一,而是以追求每一个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获得发展为内涵了。

(三)尊重学生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尽量地引导、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面对学生一些有别于他人的观点、探究方式时,要多问问:“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还有不同的意见吗?”“你的想法比老师的更好!”以此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深入地思考,顺利的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探索过程。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见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自然的就被激发了出来。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础

和谐的课堂依赖于和谐的情感。师生心境合一,是教育成功的真谛。课堂上,缺失了教师对学生的真情相待,就失去了教学的生命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用心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细节,即做良师,又做益友。天气寒冷,对学生嘘寒问暖,让学生多加衣服以防感冒;哪个学生不舒服,送上一杯温暖的白开水便可让他感受到无限爱意;班级换板报了,与学生交流一下意见;班级的卫生比以前好了予以表扬;哪个同学长高了,变胖了,漂亮了,头发长长了这些小细节都是恰如其分地关照。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理解和宽容就会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学生会敞开的心扉接纳你为他们生活中的一员,学生从情感上对老师产生了认同感、亲切感,即形成了师生在情感上的和谐。这种和谐师生关系,使得学生在喜欢老师、欣赏老师人格的同时,更加喜欢老师的课堂,正如韩愈说的“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成功的教学不仅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还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师生和谐互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教师要善待学生的差异。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和不足。学生身上并不缺少“美”,最主要的是老师要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的美。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实行目标分层,提问分层,评价分层,即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达到不同的目标,给出不同的评价。考虑到各个层面的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思维的空间,从而促进每个个体的发展。绝不用“你的问题很幼稚”、“你的猜想很荒唐”等语言讽刺挖苦学生,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提出独特的问题或见解时,及时用这个问题“我也没想到”,“你的想法很独特,对我很有启发”等语言给学生鼓励及表扬。使每个学生都被肯定与赞许,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今天,教师不再是只传授知识的“严师”,也不是只顾眼前利益的“灵师”,而是立足于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气氛的“促进者”。为此,在课堂上应该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厚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应该做到“四多”即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呵护。在形式上做到“四多、四少”即优点多表扬几次,缺点少批评几次;上课发言多叫几次;课下少留几次;作业多批几次,“X”号少打几次;谈心多做几次,家长少请几次。

构建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了一个自由发展的思维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从教师的身上感到了爱意与期望,汲取了智慧和力量,从而更加积极的学习,获得大面积的丰收。

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高,而且易于形成持久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行为的原动力,没有兴趣,对事物产生不了激情就不可能潜心钻研它。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构建和谐、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打造富有情趣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发展。

四、善于引探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环节

引探法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动脑思考问题,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讲堂”为“学堂”,创设宽松和谐的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注意运用鼓励性评价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和深入探究的兴趣。对学生的任何回答,都应细心处理,正确的回答,应予积极肯定,不完整甚至错误的答案,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并予以肯定,即使是一时答不出来,也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引探过程中,对优生可适当增加问题难度,提倡一题多答,培养其创新精神。对后进生可从基础的探究问题入手,如课堂上学生解答问题时可设置这样的引探:答题前,设问:这是什么类型的问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什么?请再看一遍题目,看一看还有没有隐含条件?有什么解题方法?在解题后提问:为什么这样做?以后解类似题目时,你应该注意什么?跟同学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别的什么方法?对比哪一种方法更好一些呢?这样既顾及整体,又促进个性发展,形成和谐共进的发展局面。

五、作好课前备课是构建和谐课堂的保证

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保证。新课标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做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所以,充分的课前准备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整个的课堂设计,并对课堂作好必要的预设。其次,真正的备课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用自己的一生来准备每一节课,这样方能做到厚积而薄发,为实现和谐课堂打好坚实的基础。

六、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厚实的专业知识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石

教师健康的心里品质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是学生效仿的模式。热情、诚实、活泼、宽厚、友善、富有幽默感,会强烈地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和谐的、友好的氛围中不自觉地养成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品质,为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石。

教师是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加工成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体系,以课堂教学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教师在学生眼中是知识的宝库、学识渊博、一部活的教科书,尤其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教师唯有厚实的专业知识,才能熟练、全面地掌握教学内容,针对学情做到讲述言之有理、言简意赅、语言规范、幽默风趣,学生才能爱听,愉快,佩服,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总之,和谐教学,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真正构建和谐课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去反思,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在构建和谐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实现“双赢”、“双发展”,使和谐课堂真正成为教师教育教学中一个全新的亮点。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育 下一篇: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途径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