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培养初探

时间:2022-07-28 02:50:14

创新意识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培养初探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社会各领域都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在高中教学阶段,教师应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其中美术课程是一项重要基础课程。通过美术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基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可见,想为社会提供具有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就要为高中美术教学灌入创新意识。因此,本文重点提出了几点有关创新意识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促进美术教学和学生发展。

【关键词】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美术教学;培养策略

0前言

现阶段,虽已实现了新课程改革,但是,应试教育理念仍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忽视美术教学,影响了学生艺术修养和全面发展。因此,应增加对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视。在美术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多创新型人才。

1 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社会更需要创新型人才,高中教育阶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佳阶段,这就要求在高中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而由于美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通过有效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而且美术教育更重视学生个人能力,从而促进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更要注重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此外,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更有助于激发学生想象力。这不仅使学生对美术有了正确认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同时也促使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积极探索精神带来的乐趣,使学生不仅喜欢学习美术知识,而且喜欢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使学生在每一学科学习中都体现出自身的创新能力,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2 创新意识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为更好的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提出以下四点策略。

2.1 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

现阶段,社会更需要全面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要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不重视高中学生美术这门课程。高中美术教师自身也没有意识到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导致出现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占用美术课堂时间的现象,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要改变高中美术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使社会各界真正认识到开展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美术教师本身应该加强对美术课程的重视,在新学期初始时做好该学期美术教学规划,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确定好每一节课要具体讲授的内容,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平台查找好课堂讲授时需要的资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对于其他科目教师提出利用美术课堂时间的问题,应该及时为其他学科教师普及美术知识的重要性,尽量避免占课现象的发生。通过美术教师的自身重视,使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正确的认识,从而产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加了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实现学生“美”的发展,而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

2.2 创设开放型高中美术教学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通过创设开放型高中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美术的天赋,能够通过学生自身努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都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常常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美术知识讲授前,没有为学生准备充足的课堂资料。多数情况下只让学生依照课本进行临摹,不重视学生创新,讲课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样,学生就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的美术学习环境之中,对美术学习兴趣不高[3]。因此,要改变这一美术教学状态,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美术教学课堂,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讲授美术知识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还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进行“美术鉴赏”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授基本知识,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课前找到的资料,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图像资料,像已经售出的画作《拿烟斗的男孩》、《加谢医生的肖像》、《殴打婴儿》、《红磨坊的舞会》以及梵高的《没胡子的自画像》等,让学生基于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对上述作品进行鉴赏。这一环节使该节美术课营造一种开放的教学氛围。鉴赏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和自身创新思维积极踊跃发言,在学生鉴赏完成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公布这些作品的实际鉴赏价值。

可见,开放的教学环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3 注重个体差异,实现学生个性创新发展

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还需要重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只有学生个性得到自由发展,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进行自主创新。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全面了解班级学生情况,细心观察比较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时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与长处,鼓励学生之间多沟通,在沟通中真正了解自己。同时,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生活中积累下来的知识与生活阅历通过自由想象进行自由创作,这样充分利用了学生自身特点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创新发展。

例如,在讲授“中国建筑艺术”相关知识的时候,每一位学生对宫殿建筑了解程度都不一样,有些学生很喜欢中国古建筑,对古建筑很有研究,有些学生只是通过古装电视剧以及网络媒体平台才对中国宫殿建筑有所了解,美术教师可以让学生基于自己了解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古代宫殿建筑。这样不仅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了学生个性创新发展,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2.4 创新美术教学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兴趣影响很大。因此,要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改变传统美术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对评价体系的创新,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同时,美术教学评价体系要将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项评价标准,这样不仅为学生学习美术增添动力,而且促进了学生的创新。

例如,在高中第一学期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评价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在美术课堂的表现以及在美术创作方面的创新性作为指标进行评价。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因此要注重每一位学生每一节课的创新能力和进步大小,为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及时记录学生优点,并给予表扬。同时,帮助每一位学生发现问题,像部分学生可能对工艺品了解不多,部分学生可能对古代人物了解不够。教师可根据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现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总结

科学的美术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审美水平与艺术修养,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自身传统教学观念,为学生创设开放型高中美术教学课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创新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充分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郜歌.心灵的舞台――谈在美术平面设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美术教育研究,2014(18)

[2]刘印富.谈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14)

[3]丁美霞.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4(18)

上一篇: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困惑与思考 下一篇:让重点词句走进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