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单位规范化管理

时间:2022-07-28 02:31:50

浅谈如何加强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单位规范化管理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地推进,建筑火灾隐患也随之增加。一旦发生火灾,建筑内的消防设施将发挥功效,降低火灾损失从而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做好消防设施维护工作是建筑稳定可靠运行的保障。本文针对建筑物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如何规范化管理消防设施维护及保养。

【关键词】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规范化管理

一、建筑物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防火安全意识也逐渐增强。据统计,我国近几年来新建建筑物92%设有消防设施,其中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占54%,一些高层建筑、综合性建筑和大型建筑的消防安全都能立足于自防自救,投入了较多的资金用于安装配置消防设施,而且部分大城市实现了火灾自动报警监控联网,整体提高了消防设施的维护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消防设施的功效。但是,绝大多数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建筑物消防设施的维护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消防设施自身性能方面

建筑消防设施系统存在着自然老化、使用性和耗用性老化等弊端,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等性能会随着产品本身的老化导致下降进而造成消防设施瘫痪或关闭。完善的设计、良好的施工质量和科学的技术检测,仅可以保证建筑消防设施系统进入良好的初始运行状态,并不能确保系统始终完好如初。特别是一些新 建、扩建、改建单位,单纯性地为了过验收关而配备消防设施,一旦通过验收,就出现了无人管理的情况,这更加速了消防设施的老化与功效减退。

2.建筑物产权单位或物业管理单位方面

建筑物产权单位或物业管理单位在使用管理方面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消防设施方面,有设施无管理无使用的情况成了绝大多数单位的通病,只要能通过消防验收今后如何使用、会否使用那是后话。因此,发生火灾后,即便消防设 施配备齐全,但初期功效只能为零。还有建筑自动消防设施需要有昼夜值班人员和专门培训合格上岗的技术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试验、管理和维护,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目前绝大部分单位,都是依靠门卫、保安附带监视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控制室,因此并不具备使用、管理、维护的能力,且缺乏应急处理的能力。目前众多单位为了节省资金以及减少麻烦,根本不能做到定期检查、试验、维护、清洗的要求,即便显示故障也无人理会,管线出现漏水就关掉总阀的现象比比皆是,还有就是部分职工和群众对建筑消防设施不够重视和爱护,出于好奇或各种原因,有意或无意地对设施或设备加以破坏,妨碍其发挥正常作用。

3.消防设施维护公司方面

设施维护缺乏专业性、技术性建筑物的产权单位或物业管理单位一般不具备建筑物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技术能力和资质资格,所以委托消防维护公司进行。但维护公司在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其中不乏有一些无经营场所、无维修设备的游动人员,穿梭于有建筑消防设施的单位,靠不正当的手段从事维护和维修,造成建筑物消防设施维护市场的混乱。并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消防产品种类的增多,对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由于人力、物力、技术的限制,一个消防维护公司往往还要维护数栋建筑物的消防设施,这势必对建筑设施的维护带来不利的影响。

4.消防部门监督管理方面

消防部门对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的监督往往力不从心。一方面消防监督人员监督任务过重,对建筑物的监督不能达到经常性、全面性;另一方面表现在消防监督人员的素质和监督检查的手段上,建筑消防设施检查的专业性很强,涉及到自动化系统、强弱电系统、给排水系统、建筑结构和暖通空调系统等多方面的知识,要融会贯通非一朝一夕之功夫,因此对消防监督人员的个人素质要求很高。所以在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督检查中,部分监督人员往往只从消防设施外观进行分析,判断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与否,降低了消防部门的权威性。

二、如何规范化管理消防设施维护保养

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是确保该系统长期保持正常运行状态,持久有效地发挥其作用的保证,建筑物的产权单位和日常使用单位,以及专门从事建筑消防设施维护及物业管理单位应本着为国家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负责,常备不懈地做好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1.建立规范化制度

首先,应明确责任主体,以保证每个阶段时期都能明确责任,当建筑使用权全部或局部转让时,应由建筑产权单位向该建筑使用单位明确建筑消防设施日常管理责任,避免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其次,建筑消防设施使用单位应依据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及维修保养办法和各项工作制度,以保证消防设施长期处于可靠、准确、灵敏的运行状态。建立健全内部责任制,落实责任人,按“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来管消防设施。明确责任并且落实到人,确定一名责任人,管理使用者为直接责任人,签订责任状,与主管部门同所属单位签订,法人代表与分管领导签订,分管领导与具体责任人签订,级级负责层层落实。制定明确的赏罚制度,使得每个管理者既要承担责任又要有相应权利,尤其要明确奖惩措施,做到奖优罚劣。建立一档二薄三查制,一档即建立消防设施防火档案;二薄即设立日查、月查登记薄,每个单位每日都 应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登记,也作为值班记录,月查登记薄一式两份,一份送当地消防监督部门备查,一份送本单位领导审查;三查即实行日查、周查、月查, 针对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消防设施,由单位消防负责人制定相应的日查、周查、 月查的内容和方法,并组织实施。

2.消防监督部门要加强消防设施监督检查的力度

切实有效的消防监督也是保证自动消防设施常久好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消防监督部门对消防设施实施有效监督,必须注重提高业务水平、持证上岗、严格执法三个环节。首先要提高业务水平,消防设施领域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要加强对消防设施的监督,就必须首先提高消防监督人员的自身业务素质,消防监督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提高监督能力,为加强对消防设施的监督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要严格执法,在维护单位自查自改的同时,公安消防机构也应加大执法力度,每次消防设施监督检查要尽可能全面,特别是联动、启动风机、双电源切换等日常维护不敢自查的设施更应认真检查,防止发生火灾时消防设施不能正常发挥功效;三是要严格落实专业检测制度,要求维护公司每年按期上交检测报告,对建筑消防设施有重大缺陷的单位,应建立专档进行跟踪,做到彻底整改火灾隐患为止。对那些消防设施方面存在隐患又拒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执法,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按照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坚决惩办。

3.加强消防培训,确保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维护管理人员不懂消防设施方面的专业技术,是导致维护保养效果差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消防监督部门在对建筑消防设施实施监督的同时,还必须对相应的管理操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指导,通过培训班、消防技术讲座等形式来建立一支懂管理、会操作的建筑消防设施管理队伍,实现建筑消防设施操作管理持证上岗。

三、结束语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我们必须从规范健全管理制度、加大监督力度、加强消防培训三方面对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现状进行改善,从而保证建筑消防设施良好的运行状态和可靠性能,建筑消防设施必将发挥其最大功效,担负起建筑防灾的重任。

上一篇:论我国批发市场消防设计 下一篇:基于图书馆读者不良借阅行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