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陵县森林防火对策及思考

时间:2022-07-28 01:46:52

关于南陵县森林防火对策及思考

森林是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物资基础,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森林防火工作是关系到林区可持续发展和林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着科学化管理、技术的科学化等挑战,笔者常年在基层林业站工作,试图从森林防火工作的管理以及技术出发,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研究。

1 南陵县区域概况和森林防火特点

1.1 位置及自然概况

南陵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介于北纬3 0°38′一31°10′东经117°57′一118°30′之间。东邻宣城市,西连铜陵、青阳,南接泾县,北靠芜湖、繁昌,总面积为12630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44033.6公顷,占总面积34.9%;有林地面积37309.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84.73%;森林覆盖率30.18%,林木绿化率37.49%。活立木总蓄积190.9234万立方米。

南陵县地处皖南山区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部边缘以低山、丘陵地貌组合为主,中部以丘陵、岗地和平原地貌结构占主导地位,东部则以圩区平原和洼地平原为主。低山海拔多为400~500米,其中戴公山海拔 558米,丘陵海拔为 100~250米,平原海拔10~12米。境内318、205国道纵横交错,铜南宣高速横贯东西。森林防火区域为西南山区何湾、三里、烟墩、工山等乡镇。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无霜期 236天,年平均降水量 1460.2毫米,3月下旬至8月初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左右,秋末春初降水较少,草木干枯,干燥大风天气极易发生森林火灾,每年的重点防火期为当年的10月至翌年4月。

1.2 森林火灾隐患大

1.2.1 根据2013年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成果,全县可燃、易燃类针叶林面积20132.7 hm2、占面积的58.53%,人工林面积26602.8公顷,占68.12%;幼龄林面积15069.7公顷中龄林面积12197.7公顷分别占面积的43.81%和35.46%;随着农村液化石油气、燃气等普及,使得薪材采伐逐年减少,林下可燃物增多,加之商品林采伐,散落在林区的残枝落叶增加了可燃物载量,成为森林火灾隐患,从2012起实施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人工中幼林面积更是大幅增加,林种结构主要以针叶纯林和新增幼林为主,加上雨雪冰冻灾害,林分卫生状况较差,面积的增加和林种单一化,进一步加重了森林防火任务。

1.2.2南陵县属皖南黄山、太平湖风景区的边缘地带,为部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境内山清水秀,拥有万亩牡丹园和集溶洞、奇石、瀑布为一体的丫山花海石林风景区;古秘幽邃的乌霞寺风景区;位于南陵县南部烟墩镇境内的小格里森林公园,则以拥有地球上同一纬度唯一仅存的原始次生林区著称,以及随着美丽乡村如家发镇的“板石岭”、烟墩镇的“霭里”等一大批“森林村庄”“宜居村庄”建设,森林生态旅游业正蓬勃发展。双休日和小长假林区景点人数激增,吸烟、烧烤等人为活动导致灾害性火源成倍增加。

1.2.3农民传统烧田埂草,烧地边和烧灰积肥、炼山造林农事用火习惯以及清明、冬至、除夕有上坟烧纸,燃烛放鞭炮等祭祀习俗,及林区内工程建设呈上升趋势,火源点多、线长、面广,管理任务十分繁重。

1.2.4林区与居住生活地交织在一起,不按规定实行野外用火以及乱扔烟头,一些痴、呆、傻等弱智群体和学生玩火等造成火源出现的种类多,随机性大,加之地域广、山区小道较多等原因,很难杜绝火种上山。

1.2.5森林防火意识有待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厌战心态和麻痹意识,有“重扑轻防”的思想。等到火灾发生时才采取补救措施,工作处于被动状态。没有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监督惩戒措施不够严格,责任制落实及追究不够到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制约了火灾的有效扑救,受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林区道路不畅,地形复杂,林区人员相对较少,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很难组织扑救力量,再加上一些林区交通不便,扑救人员很难及时赶到火灾现场,导致无法对森林火灾开展及时有效的扑救。

2 主要对策

2.1 加大森林防火宣传

针对性地开展宣传进村、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不留死角,使防火宣传工作做到“乡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实增强全社会的森林防火和安全扑火意识。通过宣传标语口号、警示标牌、防火宣传册、电视广播、高音喇叭、短信、有奖竞猜、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深入到各乡镇、重点火险区、森林旅游区,增强全民防火意识,使“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对火源管理进行着重宣传,并结合相应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特殊作用,提高森林防火的危害性认识,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引导林农群众本着自愿、互助、互利的原则,成立组与组、村与村、镇与镇、邻县的各种联防、联保、联控的护林组织,联防护林,实行不定期情况通报,同时加强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火知识进行宣传。明确扑火安全必须摆首位,实现安全扑救,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更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

2.2 加强森林火灾的预报和实时监测,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森林火灾的预测预报依据天气的变化及气候的湿润情况,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它不仅是森林防火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而且能够有利于对于火源进行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人们的防火意识和主动性。从实际出发,通过气象站观察林区实际的各项指标数据,从而形成更为可信和科学的评价结果。从而利用电台等方式进行火险等级通报。利用地面巡护、t望塔、卫星监测3个空间层次进行监测。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特别是高火险天气和重点时段的查岗,防止脱岗、漏岗,保证森林防火值班人员到位在岗尽职。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对迟报、漏报和瞒报的从严处理。确保快速扑救。各级扑火指挥员要把首次扑救成功作为指挥扑救工作的根本的要求。确保火场清理彻底。明火扑灭后要迅速清理火场,防止死灰复燃。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目标,防止小火酿成大灾。同时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数据信息库,进行地球地理信息处理系统和森林火险等级的实时自动监测,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更为科学和及时的决策。

2.3 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健全森林防火责任制和追究制,完善奖惩考核办法。森林防火关系着林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对于森林防火要加强组织领导能力,完善林区防火的行政首长负责制,部门负责制和群防群治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从上到下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统筹协调,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的有序开展。

2.4 强化火源管理,排除隐患。按照“整治要坚决、责任要落实、防范要严密、处罚要严格”的要求,盯死看牢,切实加强火源管理,坚持把减少林地人为活动和控制火种作为火源管理的关键环节,“打、防、控、查”多管齐下,严防闲杂人员携带火种进入林区,见烟就查,见火就罚,从源头上制止了火灾发生,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2.5 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和专业、半专业和兼职扑火队伍建设和岗前培训,掌握安全扑火知识和避险技能,增强应对突变情况的自救能力。禁止没有经过扑火安全培训、不懂扑火安全知识的群众上山扑火,严禁动员中小学生和老弱病残人员扑火。完善“扑火预案”和“扑火前线指挥规范”。各种扑火战术的制定,必须以确保扑火人员生命安全为前提。制定人员紧急疏散避险预案,保证森林大火危及林区群众生命安全时,能够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将群众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

2.6 加大生物防火林带等工程建设,使森林防火工作由被动扑救向主动预防转变。沿山脊按照“因害设防,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合理布局,形成网络;防火效果与多种效益相兼顾”的建设原则栽植木荷等防火树种为主的防火林带,引导群众在山脚田边坡耕地栽植茶叶、桃、梨等经济林,在林缘山脚局部形成经济林防火林带。筑起牢固的防火屏障,由被动扑救向主动预防转变。2014年度根据《芜湖市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全县共实施防火林带36条83公里。力争5年内建设林火阻隔网络化为目标,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有效,自然、工程、生物相结合的的综合林火阻隔网络。

2.7 加大可燃和易燃林分改造以及营造混交林,从而降低森林火灾的危险性。提高阔叶树比例,营造针阔混交林,遵循森林自然演替规律,依靠科技,采取抚育、补植、封育、保护相结合的措施,建设成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提高生物多样性。

2.8 加大森林抚育力度,清理林下可燃物。提高林木生长,改善林层结构。

2.9 在森林火险天气较低的时期,对重点火灾隐患点进行有计划清除地面、路边、林缘边的杂草灌木,以减少和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

2.10 因预防祭祀而引发的森林火灾,在坟墓集中区域和上山主要路口、较大村庄上山路边,位置醒目,交通方便,与林缘有一点距离的地方建设焚烧池,引导定点焚烧。

2.11 加强林区公路建设 林区公路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方面它可以保证扑救火人员和物资的及时输送,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隔阻地表火的蔓延。同时还具有木竹运输,森林资源管护,方便出行等多种功能。近几年来,全县多渠道筹集资金,将村村通工程,粮食千万亩增长田间工程道路建设,生产生活道路、旅游道路与森林防火道路建设结合起来,逐步提高林区道路密度和通达能力。

2.12 依法治火。依法及时查处森林火灾案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涉火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对失职、渎职引发森林火灾或贻误扑火时机,防火责任不落实,组织扑火不得力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3 结语

森林防火工作是林区全年工作的重心,加强宣传,强化全民的森林防火责任和观念,使得森林防火成为自觉行为。针对森林防火进行科学预测和实时监测,提高火灾防治决策的可行性。另外对森林防火的隔阻网、公路网等进行科学规划和建设,提高森林防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上一篇:生态经济林与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县级林木采伐设计系统软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