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及维护要点探讨

时间:2022-07-28 10:20:30

基于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及维护要点探讨

摘 要:随着变电站运行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并在逐步向智能化发展。设备自动化技术作为自动化、智能化运行的重要基础,有效的增强了变电站运行的安全稳定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质量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变电站 运行设备 自动化技术 维护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044-02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物力成本,是未来变电站,甚至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发展趋势。由于目前变电运行中的应用到的自动化技术尚在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较多的一些问题,对于运行质量水平的提高仍造成一定制约,所以加强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力度,改善系统运行维护水平就显得非常必要。在下面文章里,笔者将通过对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及维护工作要点进行深入探讨,为变电站未来的运行维护工作提供理论及技术帮助。

1 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

1.1 基本概念

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有机综合的产物,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变电站运行设备的远程监视及控制,对于变电站的整体运行水平有着很大的提升。通过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主要能够实现以下几个目的[1]。

(1)对于不安全或难于直接进行操作的设备,可以通过远程操作来提高安全系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降低了人力物力消耗,得益于后台机集中控制,工作人员对设备、运行方式的协调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3)能够对管辖范围内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视、采集、分析,当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发现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1.2 技术应用

在实际的变电运行过程中,设备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应用在下列三个方面。

1.2.1 电力系统自动传输系统

这一系统主要是为了实现电力调度中心与下属发电厂、变电站之间的实时信息传输。

1.2.2 配电系统的自动化

配电系统的自动化主要是实现配电网的实时监视与控制、安全性控制、经济性控制、质量控制和负荷控制这几项功能,其中配电网的实时监控能够使运行人员随时了解配电网内各重要母线电压,各配电线路的有功功率情况,反映系统结构发生变化后各个变压器、开关的运行状况,以及重要负荷的电力电量情况;安全性控制指的是对故障的自动识别、自动消除和自动恢复;经济性控制指的是根据潮流计算对配电网运行方式进行选择,从而降低网损;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供电电压和频率最佳;负荷控制指的是在远方对用户的负荷进行控制,降低高峰负荷,提高负荷率[2]。

1.2.3 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是为了使系统管理人员能够实时的掌握整个电网的运行情况,从而对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调度自动化的应用对于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通过调度中心内后台机,能够实现对运行信息的采集、屏显、安全性检测、保护控制及运行工况的分析计算等自动化功能。

2 变电站设备自动化技术目前存在问题

通过对目前变电站设备自动化技术应用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制约变电自动化运行水平的问题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设备、系统存在缺陷,除了设备自身设计、技术缺陷外,还包括设备老化、失修、干扰、高压环境造成的影响等;(2)人为因素造成的缺陷,具体指的是安装、运行、检修各个阶段由于人为主观因素造成的缺陷。如在安装时未能严格按照相关工艺要求进行施工,在运行时对于系统发出报警未能及时处理,在检修时未能按规定要求严格、细致的进行检修等。

3 自动化设备维护水平的改善措施

在变电站设备运行过程中,检修维护水平直接影响着设备的运行健康,关系着变电站甚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所以有必要不断的提高设备维护水平,针对目前变电运行特点及要求,针对性的提出下列几项改善措施。

3.1 及时全面的检查维护

为了保证运行设备的健康状态,使整个系统能够长期持续、稳定安全的运行,严格全面的检查维护是必不可少的。在大量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变电站运行系统中,通过数据采集、分析等功能,能够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监视,当发生运行异常时,能够及时的记录、报警、故障定位、给出初步分析结果,帮助运行人员进行故障处理及事故分析。通过对系统内软硬件健康状况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能够更好的保证系统运行质量,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

3.2 完善维护规章制度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变配电枢纽,其运行质量非常重要,尤其是随着用户对于电能数量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运行自动化的价值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为了使系统能够更好的稳定运行,就必须在现有基础上结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1)针对不同设备制定不同的检查维护规范,并由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维护,及时发现存在隐患并进行相应处理;(2)完善工作责任制,责任明确到人,并同时结合严格的赏罚制度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心;(3)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实现对无人值守站自动化设备的远程维护。如针对现场远动装置发生死机这一现象,可通过远程发送重启指令使其及时恢复正常,保证“四遥”功能的快速恢复,进而缩短故障时间,降低相关运维人员的工作量[3]。

3.3 加强自动化设备的升级改造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的设备也在不断的升级换代,通过对现有设备的改造升级,能够有效的提高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水平。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系统的升级重视不足,相关的建设资金往往落实不到位,严重的制约了变电站自动化运行水平的提高。为此,在以后的工作中,相关的电力公司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严格的考察,加大投资力度,强化自动化设备的管理,同时还应学习借鉴国外完善、先进的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全面创新,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

3.4 强化运行人员整体素质

在对设备进行维护过程中,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影响检修维护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着人员技能素质不能满足系统维护要求,且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制约运行维护水平的同时也极易造成安全隐患,为此应针对性的对相关运行人员进行培训教育。首先是加强人员的工作技能素质,由于设备运行自动化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更新,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运行中对于人员的技能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系统的运行维护需求,管理部门应持续的加强技能培训,使员工能够发现并处理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对于相关运行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也应严格考察并进行强化,使其能够意识到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应强化其责任意识,通过培训,结合赏罚制度,提高其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运行维护工作中。

4 结语

通过上面文章的分析,笔者对于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及其维护工作有了很深的了解,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变电运行,乃至整个电力系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应加以重视,通过对人、物、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治理来强化技术水平,提高维护工作质量,从而更好的保证变电站运行安全稳定,全面推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运行。

参考文献

[1] 李俊.基于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及维护要点[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7):140-141.

[2] 吴丹,吴昊.基于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及维护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5.

[3] 黄波.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与维护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1):9-10.

上一篇:浅析航空维修与航材的保障 下一篇:浅谈《计算机应用课堂》的教师教学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