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对话的前提

时间:2022-07-28 09:42:21

浅谈课堂对话的前提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既是一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也体现了一种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既是激活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是一种师生心理交融的通道;既是师生之间通过语言进行的交流、讨论,也是师生之间一种心灵的沟通和资源的共享。

如何实现教学中真正的对话,我认为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生命的感知和理解,以及课堂上对学生真正的关注和倾听。

一、教师应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所教授的学科认知程度必须是深入的,其二是对从事教育教学所必需的《教育学》《心理学》应当是熟悉的。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专业素养,才能够游刃有余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有句古老永恒的教育箴言“亲其师信其道”,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个问题。教师的博学,必然能唤起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欲望,同时也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仰慕之情,效法之意。有这样的基础,再加上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对症下药,就会解决课堂教学中以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师生之间的距离就能大大缩短。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教师仅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技巧,还不能算是专业素养完备的教师,其对学科认知程度的深入、对《教育学》《心理学》的熟悉,还应当包含一定的研究成分,因为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我们教学倡导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是这方面的表率。

教师具备了这样的专业素养,课堂对话才能有效展开,这样的对话才能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掌握检索知识的手段,增长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是一个专业素养差的教师只会照本宣科、让学生背诵一些现成的结论所无法达到的程度。诚然,不容置疑现在有一部分教师专业素养很差,仅凭借亲近学生获取好感,虽可一时有效,但也只是一时而已。这样的教师,即使开展对话,也只能是形式上的对话,不会有实质性的意义。有个老师曾这样感慨:“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比医生还危险。庸医害的是一个人,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算得上精辟之论!以己之昏昏,很难使人昭昭。

二、教师对所教学科要有浓厚兴趣

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是否有兴趣,能够直接通过课堂表现出来,必然影响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在新课程理念中,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教师都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这种关系决定了教师必须扮演多种角色。尤其关键的是,新课程理念还要求教师应当是一名专家型的学习者,能示范好的学习策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策略。目前,总体而言,所谓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都还没有得到严格意义上的实施,问题的根源恐怕还在我们教师身上。现在不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从事教育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线教师,绝大多数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工作后又继续在应试的泥沼中挣扎,对教育对所任教学科,很少谈得上有多少兴趣,更遑论有多么深入地研究了。虽然造成这个原因的关键不在教师,但问题却集中在教师身上。正是因为缺乏真正的专家型、学习型教师,新课程有很大的成分是穿新鞋走老路。

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课堂对话,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专家型的学习者。要达到这一步,我们或许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也许是非常艰难的路,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只要我们想继续从事这个工作,这一关迟早是要过的,早过胜过晚过。所以,我们也存在一个对职业的认识问题,这是前提,解决了这个问题,对学科的兴趣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如果我们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所教的知识,就完全可以找时间想办法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专家型的教师,就能够影响学生成为热爱学习的人。著名教育家于漪、魏书生、钱梦龙等等,他们都是起点低,条件差,但凭着对所任学科的强烈兴趣,不断探索,最终成为一代教育大家。

三、教师必须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者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人类的智慧,是独立思考的精神。”信息时代,独立思考的精神尤显重要。我们知道,随着人类知识的爆炸,知识更新的速度明显加快,几年时间就是一个周期。据研究表明,一个大学生从他踏入大学大门到毕业走出学校大门,他所学的大部分知识都已经过时。因此,在今天知识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要借助知识的学习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理念需要我们教师承担这一任务,但我们是否具备这个能力呢?毋庸讳言,显然不具备。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以及我们的教育活动,基本是停留在简单地感知、记忆、复述或应用,只能算是低层次的思维活动。

作为一个思考者,自己进行的,抑或引导学生进行的,必须是更高层次的思考,即有意识地,围绕特定的目标,付出持续心理努力的,需要发散、研究判断和反思等认知活动的复杂思维,它包括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自我反思等思维活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强调:“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的最活生生榜样。他希望引导别人走正确的道路,激发别人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别人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好的发展,因此他应当首先发展他本身的这些优秀品质。”只有具备了这样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我们与学生的对话才能是开放式的,并尽可能发散,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启发,从而使思维活动达到更高层次。

另外,要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对话,还应包括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教师还必须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做的必须自己能够做到做好:要让学生会读书写作,自己应该是读书写作的行家;让学生英语发音准确,教师自身必须无误;让学生有参加奥赛的能力,自己也要努力达到。二是要善于营造民主的氛围,教师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宽容、仁慈、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意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告诉我们:“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上一篇:电子实习课的教学与思考 下一篇: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