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生意要做强 众多事项细考量

时间:2022-07-28 09:40:21

很多生意一个人做不了,不是缺少资金就是经验不足,那要想把事情做起来就得找合伙人,但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兄弟哥们儿的一起做点什么口头说说就行了,还兴师动众地签什么合同?特别是有多年交情的好朋友更抹不开脸面立个字据写个合同。可真正把生意做起来后,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慢慢地双方才发现对方怎么有这么多和自己不合拍的地方呢?光有抱怨的还是好的,有的甚至反目成仇。

签订合同很重要

细枝末节一样不能少

江西的陈婉和一个好友合开了一家服装饰品店,朋友出的钱是她的两倍,店里的电脑是陈婉的,而且联系货物和采购都是陈婉一手来负责,店内的装饰和摆设也都是陈婉来设计,宣传也是靠她来做,而好友只是和她整理一下货物,卖卖货什么的。因为两个人是好朋友,加之当初陈婉着急兑店,所以两人没有任何协议,更别说签合同了,只是口头说了所得利润一人一半……”没想到事后,小店的生意在陈婉的打点下越来越好,利润十分可观,不久还将旁边的门市兑了下来,这时,陈婉有了个想法:朋友只是出了钱,什么都不做,现在我有资金了,不如我自己把店兑下来,可让陈婉万没想到的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姐妹这时却怒气冲冲地说:“你这不是卸磨杀驴吗?我当初拿出了所有钱来支持你,现在我有权利分我应该得的那一份!”

到这时,陈婉才傻了眼,不但为朋友的决裂而伤心,更重要的是自己辛苦打拼的成果却让别人轻易地分得了一杯羹!如果当初要是签个协议,在协议中约定一下朋友只是出资方,占有一定股份,到后来等生意做好时也可以按协议将朋友的股份买下……

去年5月,陈先生与李先生口头约定合伙经营塑料生意,因双方当初关系很好,所以没有签订书面合伙协议。双方口头约定,陈先生出资3万元作为合伙款项,李先生出具了收条一份。同年7月双方因经营上的问题,关系恶化,陈先生要求退出合伙,李先生以合伙的内部事务未明,拒绝其退出合伙。

12月,陈先生了李先生。庭审中,因双方只有口头约定,事实无法认定,后在法官的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李先生返还了陈先生1.8万元。

合伙现象大多存在于亲朋好友之间,出于情面其中不少没有签订书面协议,合伙的内部事务如收入或支出也多是流水账,一旦关系恶化,权利义务的分担就成了问题,如要散伙,合伙事务的清算难以入手。所以为了更好地保障自身权利,合伙人在合伙之初应签订书面协议,避免纠纷发生。

特别提示:从广义上讲,合伙包括个人合伙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伙。我国《民法通则》对合伙规定了两种形式:一种是个人合伙,即两个以上的公民(自然人)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组成的合伙;另一种是法人间的合伙,即是指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一种联营形式。合伙人应当对出资数额、盈余分配、债务承担、入伙、退伙、合伙终止等事项,订立书面协议。

分工不清管理乱

有闲有忙难公平

太原市的万松林曾经历过一次惨痛的合伙失败的教训。从2005年11月初到2005年12月份圣诞前夕,万松林和两位朋友合伙开的饭店营业不到一个月就关门了,在常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

2005年11月初,万松林和两位朋友合伙在位于太原市上兰村的中北大学附近开了一家饭店,饭店以晋菜和川菜为主。饭店占地100多平方米,万松林和两位朋友从装修到饭店原材料的购买,再到大堂经理聘请,投入不少资金。

由于饭店距离学生宿舍远,再加上校内有两家开了好久口碑也好的晋菜川菜馆早已立住了脚,所以营业初期,万松林饭店的生意就十分冷清,放下“天时”和“地利”先不说,人和才是这次合伙生意失败至关重要的原因。万松林的饭店是和朋友三人合伙开的,在前期,大家并没有商议好三个人各自应该负有的责任,只是其他两人投入了一些资金,致使最后真正经营主管的只有万松林一个人。在这期间,因为家里有事,万松林请假回家十几天,由于事先没有一定的章程说明谁来负责饭店的经营,十几天里饭店无人经管,等到他回来之后,饭店经营已经相当惨淡了,由于万松林家人一致反对,又得不到另外两个同伴的支持,万松林的店在短时间内就停业了。

山西大同的林先生早在2003年就看好广州海鲜生意,但因为加盟费用高达30几万元,开始林先生还试着想办法筹措资金,是多年的同学兼好友崔源的一句话提醒了他:“咱们这么多哥们儿,一人帮你一点这事就成了!”对啊,林先生顿时茅塞顿开。就这样,林先生、崔源和陈智鹏三个人决定合伙。

人多就是力量大,一个月后,当坐在装潢十分敞亮的店内时,林先生还在为当初选择和朋友合伙而欢喜不已:这要是我一个人三个月后店也开不起来,现在这资金多宽裕,而且风险也小啊!

因为项目选择得适合,店面生意十分火爆,第一月下来,就赚得了净利润7.5万元。看到有这么好的收益,哥们儿几个特地摆了一桌庆功宴。按当初的口头协议三人平分了利润。可是接下来的事让林先生大为头疼。到了第二个月,林先生渐渐感觉心里不是滋味,因为为了这个店,自己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上面,不但辞了专职的工作,而且店内的大小事务大多都由自己来做,这让他感到身心疲惫。可又不好意思开口向崔源和陈智鹏提出要求,因为大家都是多年的好友,如果说出来好像自己太小气了。所以,林先生一直忍着,他们两人开始时还在店里生意忙时过来照看一下,可到后来,都借口自己的事情忙,来店内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几乎到了只有月底分利润时才来。林先生心里憋闷了很久……

合作伙伴要选好

人品能力是关键

转眼到了夏季,林先生正为生意的良好势头而沾沾自喜,没想到这个时候陈智鹏找上门来说自己有个朋友是做海鲜生意的,可以为店里提供海鲜,林先生原本要否认陈智鹏的想法,可陈智鹏一再说朋友的海鲜物美价廉,林先生一想也是,那就试试吧。结果刚开始还好,供应的海鲜又新鲜价格又低,送货还及时,可到后来,林先生经常面对客人反应海鲜不新鲜而出现退货的情况,这让林先生郁闷不已。林先生找到原来的海鲜店再要货,可原来海鲜店的不少海鲜又被提了价……更可气的是,事后林先生查明陈智鹏在他推荐的那家海鲜店拿回扣。

终于,三个合伙人坐到一起开了个会,因为生意越来越不好了,到了夏季,来店内的人只有平时的三分之二,为了提高营业额,林先生等几人先后想办法该如何做,崔源认为赠个菜品就行了,而较懂餐饮业的林先生认为得把菜品做个调整,适应夏季到来的需求。商量了好几天,崔源和陈智鹏都是外行,这时,林先生越发地认清这两个朋友的能力有多差了,他们本来就不懂行,可却都很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先前吃回扣的陈智鹏还一再坚持打折……最后几个人争得面红耳赤,勉强地商定好了。

结果一个夏季的生意越发惨淡,不久,林先生的海鲜馆旁边又开了一家广式的海鲜店,这下几个人可慌了,面临着新的竞争对手,林先生的海鲜店盲目让利,开始打9折,后来是8.5折,可是新店新面及开业大酬宾的噱头抢走了林先生海鲜馆的大批客源,由于生意惨淡所以几个人的抱怨多了起来,最先提议兑店的是陈智鹏,他的观点是大家已经赚到一些了,现在时局不利,最好及时收手,而海鲜店是林先生的心血,林先生坚决不兑店。最后,崔源也同意兑店,这让林先生出乎意料,几个人甚至还谈到了亏损怎么办?气氛顿时充满了火药味,对于平均分担损失的说法另外两个合伙人都不认同,这时,他们再也不顾忌朋友情谊,也忘记了当初林先生加倍的付出而利润平分的时候。

林先生的店没过三个月就关门了,虽然没赔,但却弄得林先生筋疲力尽,而且还损失了两个多年的朋友。

合作前没有明确分工,只看中对方的某一优势而盲目合作,顾忌感情而没有做书面上的责权益分工让林先生好好的一份事业一败涂地,覆水难收。

特别提示:合作前要整合合作伙伴的优势与能力,各司其职,在这次合作当中,只是开店前期三人达成了有利合作,可懂经营之道的林先生事前却没有分析崔源和陈智鹏应该扮演的角色,导致孤军奋战,他人坐收渔翁之利。而且要在几方当中形成牵制,比如,崔源可以监督陈智鹏约定的海鲜采购部的信誉及产品如何,崔源和陈智鹏可以监督林先生管理中的错失并及时纠正;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将最终的决策权交到一个人的手上,避免到关键时候一窝蜂,各持己见,贻误商机。

不能为了说了算就找弱势伙伴

扩大规模时无人替你投钱

为了在合作项目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享受说了算的痛快,两年前,苏北某知名造纸厂放弃了与许多大企业及颇具补血的投资机构的合作机会,而决定与一家小型企业合作,共同投资一个新项目。谁料在合作项目执行接近尾声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意外情况――该工程的排污项目验收不合格,需要再投入一笔资金进行改造。这家造纸厂向合作方提出共同承担排污项目的改造资金,但对方却向他们道歉,表示自己做这一项目已经是勉为其难,再拿出更多的资金已是力不从心。该造纸厂只好转而向银行寻求贷款,但所贷到的资金离项目所需仍有相当距离,该造纸厂于是寻求其他的合作伙伴解决资金难题。新捞到的合作伙伴希望该厂原来的合作伙伴退出项目,而后者坚决不肯退出,三方僵持不下,最后该造纸厂只好忍痛放弃了这一项目。

注:谁都想说了算,谁都想当主人,但主人不是谁都能当的,不是谁都能当好的,当家做主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和更大的责任。创业者在寻求合作伙伴时一心追求话语权,但软弱的合作者却可能在你需要时,不能给予你及时和有力的帮助,反而有可能使一些更强大的潜在合作伙伴望而却步,丧失更多的机会。

特别提示:对搭档的选择和看法:第一,是个好人,品质不错的人,这个就不需要太多的解释,这是相互信任的基础。刚开始创业,没那么多经验或精力去规范及约束,更多的是激情和自发。如果是成天防着对方,那样负担太重。第二,互补性很强的人:人有所长,必有所短。选择的时候要看清其长,以后也要学会包容对方的短。这里说的是性格,不是价值观。所谓取长补短,是取别人的长补自己的短,此为团队的真正价值。第三,能沟通的人,企业是个利益共同体,不是家,是件严肃的事情。双方都有责任主动的去沟通。中国人的个性是相对含蓄谦虚,常常有话说三分,所以沟通的空间相对大。凡事不要见面无声,面后有声。这往往是双方的因素,但肯定有一方是主导。误会的产生往往是:误认为别人应该会理解或明白。解决误会的最佳办法是主动沟通及多沟通。观点和想法就如盲人摸象,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吵架也是必然的,是好事。团队更有价值,也是因为存在不同的观点。第四,能共同承担责任的人,创业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学习改过的过程。不仅是自己犯错,还有团队里头的任何人。要有准备及有责任为自己及团队成员的过错买单。谁让我们想创业呢?!在赔钱和赚钱的时候,中止合作并不是可怕的事情,话说清就行,最怕的是占着毛坑,又不想负责任的。

合伙创业是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努力和互相依靠。以下几句话感触比较深:1.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2.合伙创业就好比结婚做夫妻,成与不成,就看婚后三年。

财务笔笔都要清楚

稍有混乱易出祸端

王先生和两个朋友合开了一家承揽产品外包装袋的小公司,王先生占40%,李先生和张先生各占30%。成立之初,根据个人的特长进行了工作分配,王先生主管采购和财务,李先生主管销售,张先生主管技术和生产。三个人开玩笑地说:我们这是“三权分立”啊!

明确的分工和职责,让三个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公司发展得很快,一切进行得很顺利。三个老板更欣赏“三权分立”的模式了,他们认为这是他们成功的基础。

然而,王先生慢慢地发现了一件让他很震惊的事,李先生利用销售的便利“捞外快”,而且很频繁,数目都不小。王先生怒发冲冠,立即让人找张先生来商议。可就在张先生进来的一瞬间他改变了主意――和张先生商量也找不出什么办法,公司的销售都在李先生身上,能拿他怎么样?说出来就会破坏这样的平衡和体系,对公司、对大家都不利。

为了大家的利益,王先生最终选择了沉默。但他并没有无动于衷,也开始利用自己的那一份权利为自己谋福利了。他在财务上做手脚,日子久了,王先生竟做出了三套账,一套给检查机构看;一套给合伙人看;另一套是留给自己的。这时,只有老实巴交的张先生,依然埋头苦干自己的工作,拿着那份属于自己的薪水。

财务可是企业的命脉,在这弱肉强食的商业战场中,原本十根筷子抱成团、众人划桨才能开大船的合作关系,却因各怀鬼胎的怪事而使好好的事业分崩离析。

转眼又过了一年,公司在几次税务查账中出现了问题,在公司的营业外支出的账目中多次出现支出明细不全或含混的状况,不懂财务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只是觉得账目有问题,却不知所以然,只感觉个人所得的利润正在慢慢缩减。王先生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如鱼得水,可此时,由于公司的账目不清,王先生和李先生又都只顾个人腰包,而导致下面员工的待遇及福利越来越差,大家怨声载道,工作热情不大如从前。不久,行业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王先生的公司设备老化,需要几十万元的资金去重置,而此时的公司,由于王先生的独占与李先生的私吞已经成为空壳了……

不久,张先生提出了撤股,他声称家里出了事,急需大量的钱。王先生和李先生商量后同意了。就这样张先生走了。

半年后,发生了几件事:王先生和李先生公司的员工尤其是技术及好的核心员工开始陆续辞职;第二,冒出来了一家竞争对手,质量、价格、服务等等各方面都比王先生的公司好很多。

王先生和李先生感到了莫名的恐慌和无策,他们这时想到了张先生,要是他在多好啊!一年后,王先生和李先生的公司被挤得已濒临倒闭。而这时他们也终于知道了,那家竞争对手的老板竟然是张先生。

合伙创业的优势多,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可是各打算盘的合伙人永远都无法成就一份真正的事业,王先生作为公司的大股东是缺乏团队精神的,不但对李先生的行为不予指责,自己也淌了混水,财务账目的混乱让原本发展顺畅利润可观的公司患上了资金不灵的病症。最终三人的努力毁于一旦,而做事踏实,老谋深算的张先生在公司走下坡路的时候笼络了人心,另立炉灶。

物竞天择,时不我待,为了能有效地整合资源,人们需要选择合伙创业,合伙创业在某些时候可以绕过障碍,加速成功创业的步伐,但在这其中,也存在着很多隐患和风险,从而选择合作伙伴、签订协议、分工明确、责权利明晰都是决定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每一个环节都得做得妥贴,才会迎来丰厚的回报。

上一篇:关注形象与健康 男士美容成行业新贵 下一篇:剥蒜切蒜机 方便快捷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