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影响语词翻译的重要因素

时间:2022-07-28 09:18:31

文化语境――影响语词翻译的重要因素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词则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语词的产生、变异和发展都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文化信息。如自然环境、民族文化传统、、价值观与审美意识和习俗人情等。所以,文化语境是语词翻译中的重要因素。语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广泛、准确地了解他国的文化背景,在翻译的过程中注意语词词义提取时意义与语境的结合,忠实地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和灵魂,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关键词:语言;文化语境;语词;翻译

一、引 言

美国学者亨廷顿这样认为,在当今时代,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原因。不同民族文化造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状况,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在语词的翻译过程中,语境是影响词汇提取的重要因素,忽略了语词词义提取时意义与语境的结合,就不能对语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正确翻译。

二、何为语词、语境

所谓语词就是指词和词组,词组的范围包括各种固定说法、习惯用语和习俗语,在语言的各组成部分中语词载蓄文化的功能最强。虽然每门语言的大部分语词只用于某些特定的语体,有些只用于书面语,有些只用于口语,并且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在遣词上要合情合理。

语境最早始于伦敦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基对语境的定义,他认为语境可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是指语言行为发出时周围状况,事情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地点、方式等。文化语境是指任何一个语言使用所属某个特定的言语社团,以及每个言语社团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等。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和文化环境不同,各民族的人们对外部世界反映产生的印象和概念也会产生差异,所以,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使人们对事物产生不同的认知概念,因而产生了不同文化意义的语词。随着语言的发展,社会文化因素不断渗透到语词选择和定型的各个环节,语词的特定音义是一个民族文化因素的折素和呈现,能够细致、全面地体现民族文化的特性。因此,语词的翻译依赖着他本身所在的语言文化环境,文化语境包含的诸多因素,如自然环境,民族文化传统,、价值观与审美意识和习俗人情等。

三、文化语境与语词的翻译

翻译学的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研究的范畴,人类的交际受语言环境的制约,而且语言环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因此翻译必然受到译出文化和译入文化的影响。

1.自然环境差异与语词翻译。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空间不同,因而自然环境各方面的差异影响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或事件的看法。特定的自然环境赋予了语词特定的意义。例如,albatross(信天翁)这个词,在西方国家被视为沉重的负担;无法摆脱的烦恼、障碍等,水手认为射杀信天翁会招致厄运,而在中国信天翁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鸟。

2.民族文化传统不同。民族文化传统是特定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各自都含有特定的人物和事件的语词来体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色彩。因此,这类语词的翻译需要了解各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才能使译文更具有文化个性。

3.的差异。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定的产生了语词的特定含义。中西方的不同,也影响着英汉语词的翻译。在西方,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基督教产生时,欧洲大陆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世俗的王权只有超越一切世俗力量的上帝才能征服人们的“野性”,于是基督教应运而生,人们的语言也深深地打上了民族宗教色彩的烙印。

4.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的差异。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的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的不同,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法。在价值观念方面体现在个体与集体的观念不同,个人价值至上是西方文化的特点,英语中有不少语词表现个人进取,个人力量、个人意志。英汉民族存在的文化差异决定了语词表达形式和词义的选择,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充分考虑原语词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和语言个性,充分理解语词所蕴含的独特文化意味,尽可能结合原文的文化背景,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语言形式及艺术特色。

5.习俗人情的差异。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习俗与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表达系统。例如,数词“八”在汉语中是现今人们喜爱的数字――因为其发音与“发”谐音,迎合人们发财致富的心理,而英语中的“eight”则没有这种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影响着语词的翻译。因此,在语词的翻译中,译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语词所包含的文化语义,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如果原译文的文化因素与译文基本一致时,可采用对等直译法,形象套用法,借用类似法;如果原译文的语言文化因素与译文不对等时,可采用求同存异法,意译法,添加注释法。当然将一种语言译为不同文化的另一种语言并非容易的事,我们要尽量在翻译的过程中尊重原作,尊重差异,使各自的文化在对话过程中保留个性,让这个多元化的世界充满理解,充满和平,充满爱!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罗进德.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上一篇:打破初中语文课堂学生沉默局面的思考 下一篇:谈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