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析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

时间:2022-07-28 07:05:26

研究分析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

【摘 要】  产后抑郁会对产妇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给予其及时合理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展开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对产后进行预防以及使发生率得以减少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以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展开阐述,为临床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产后抑郁;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对于育龄妇女而言妊娠分娩为一种正常且自然的生理现象,在经历过怀孕、分娩、产后恢复以及哺乳等一系列生理过程后,孕产妇会出现诸多生理以及心理的上的变化, 若是一些方面的改变的程度以及性质超过了正常变异的限度,很容易导致病理性的改变的发生。一般将产后视为第四妊娠期,为妇女心理相对较为特殊的一个时期,在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产后抑郁为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该症状是指既往不存在明显的精神病史,但是在分娩后却发现情绪障碍[1]。本文出于对引起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的目的,对产后抑郁的概念、分类、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等进行了具体阐述,详见下文。

1 产后抑郁的概念与分类

1.1 概念

临床上产后抑郁综合征为产褥期精神障碍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一般情况下在产后1 周内发病, 主要的临床症状同一般的抑郁症基本一致,在初期会出现一过性抑郁的症状,一般会表现为健忘、头痛、食欲不振、情绪低落、失眠、悲伤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时会出现反应迟钝,对生活失去兴趣和快乐,甚至是会使社会能力丧失,产生自杀的倾向[2]。

1.2 分类

一般情况下将产后抑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 有时会将其称作是产后心绪不良,女性在产后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委屈感,并且会出现暗自哭泣的现象,在一段时间过后能够自己恢复,据调查,约有50% 的育龄妇女在产后会发生以上情况。② 产后抑郁症,该病症的发病时间存在长短不等的情况,有在产后一两年间发生的情况,也有在产后几周就发生的现象, 据调查,其发病率约为10%。该病症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情恶劣或者是疲倦,会合并有头痛或者是全身疼痛的症状。在生活中一些十分平常的小事也会导致其悲伤落泪,心情不佳,食欲不好,严重时连孩子都不愿照顾。③ 产后精神病,该症状最严重且最典型的临床症状为妄想,会想象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孩子会遭到陷害,并且会存在自杀的倾向,据调查,该现象的发生几率不足1%[3]。

2 引起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

2.1 生理因素

2.1.1  激素因素

据相关研究证实,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原因为在妇女妊娠以及生产后这段时间内,体内内分泌水平出现明显的变化,引起不协调而引起的。曾有学者经研究后得知,在孕妇怀孕期间其血孕激素水平会发生明显升高,以为会达到孕前的10~8倍之多,而雌激素也会升高至孕前的1000倍左右,同时皮质醇以及甲状腺素也会发生相应的增加,但是在产后的极短时间内雌与孕激素水平会发生迅速降低,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机制为雌激素的变化导致脑内内分泌组织的儿茶酚胺发生明显减少, 对神经递质的变化产生影响, 对抑郁情绪发作进行促进[4]。

2.1.2 遗传因素

曾有学者经研究证实,存在抑郁家族史者的发病率较高,约为50%。

2.1.3 年龄因素

相关调查研究结果得出,孕妇年龄不到24 岁生活经历浅,还不适应承担母亲这一角色, 心理适应能力相对较差,但是对于年龄大于30 岁年龄段的产妇而言,又因会对自己年龄偏大产生过分担心, 对难产存在严重的恐惧,在分娩前以及分娩时均会出现精神高度紧张的状况,在分娩后又会对母乳不足以及育儿困难等产生担心致使其心理压力过大, 使得以产后抑郁的易感性显著增加[5]。

2.2 心理因素

2.2.1 个性因素

存在敏感、内向、焦虑等人格特征以及易感素质这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曾有相关研究证实强迫性、忧虑性、胆怯性、不稳定性、敏感性以及应付性这6项人格维度同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6]。

2.2.2 角色转换

产妇经历了从少女到,又从到母亲这一历程,生活角色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多数人很难对这一变化予以轻松把握。不受产妇自己还存在孩子的性格,在现实生活中却要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会使其生活压力得以显著增加,若是在产前没有做好从分的准备,产后很容易出现慌乱不知所措的现象,从而导致沮丧心理的发生[7]。

2.2.3 产后压力增加

生产过程中产妇的元气耗损大,对婴儿的哺乳存在一定的困难,在照顾婴儿的过程中很容易由于疲惫焦虑而导致失眠现象的发生,致使产妇的心理承受巨大的压力。

2.2.4 身体形象的变化

产后,产妇的身体会变得臃肿走行,如果不经过一定的心理调理很容易导致忧郁情绪的出现。

2.3 社会因素

2.3.1  社会支持匮乏

产妇在产后存在的诸多苦难得以有效克服的主要支持为社会给予的各项有力支持。曾有相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产后抑郁的产妇所能得到的社会支持十分的匮乏,尤其是指信息支持与评价支持这两项。在我国,由于几乎生育的影响,绝大多数的产妇为初产妇,对育儿相关经验与知识十分的匮乏,由于医疗技术的发展,产妇在分娩后住院的时间得到了有效的缩短,在一定的时间内护理人员所提供的育儿信心十分的有限,同时现阶段我国的产后家庭护理以及社区护理工作还没有得到完善,所以,初产妇对育儿经验知识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

2.3.2 新生儿性别

据调查,新生儿的性别会对产后抑郁的发生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一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受我国重男轻女传统思想的影响。

2.3.4 产妇的生活条件与文化程度

产妇的生活条件诸如夫妻分离、住房拥挤、亲人逝去以及经济困难等都会对产妇产后心理状况产生明显的影响。产妇的文化程度也对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产生影响,诸如,产妇的知识面越广、文化程度越高、情绪越复杂、考虑问题越多,就会导致抑郁心理的发生越容易[8]。

上一篇:替比夫定在常规免疫基础上治疗乙肝病毒母婴传... 下一篇:后进生潜能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