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风电法兰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其控制效果评价

时间:2022-07-27 07:21:10

某风电法兰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其控制效果评价

随着风电行业的迅猛发展,配套下属企业亦蓬勃发展起来。本项目锻件、法兰生产工艺较为简单。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前应对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1 目的

明确该风电法兰企业年产1万吨锻件、法兰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

2 方法

2.1 检测方法

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方法》GBZ/T160等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2.2 评价依据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2006年7月卫生部令第49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197-200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2007等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3 结果

3.1 项目位置

该项目建设地厂界东侧隔世纪大道为规划工业用地,北侧隔区内道路为某纺织有限公司,南侧隔空地为自然村落。厂区内自然地面标高在2.30m~6.60m,厂区周围地势平坦,附近没有居民集中居住区,和周围其它化工企业无交叉污染,厂址周边500 m范围内无社区居民、无学校、无商业中心等人口密集区域,无医院、影剧院、体育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无生活饮用水源、水厂。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对企业选址的要求。

3.2 建设规模

该企业所占区域基本呈正方形,占地面积22311m2,厂区主要建筑有锻造车间一幢,占地面积6000m2,高度22米,主要布置315OT四柱油压机与液压动力系统及电气系统、5000辗环机与液压动力系统及电气系统、10T操作机、10T装出料机和加热炉二座;金加工车间一幢,占地面积2100m2,高度16米,主要布置数控机床、数控立床等金加工设备,锻造车间、金加工分别布置相应的行车各一座。

3.3 危害因素

根据生产工艺分析,采用锻压和金加工,生产锻件和法兰,可知该项目在试运行期间,本装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生产性物理因素: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根据企业现场与检测机构的实际情况,本次所检测项目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噪声。

3.4 工艺流程

由于本项目生产装置较为专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较为明显,本评价拟按功能划分单元进行评价分析。单元划分为:单元一-锻件单元,单元二-法兰生产单元;单元三-生产辅助区。

3.5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3.5.1 噪声 经对锻压、金加工生产作业场所7个作业点的检测,噪声强度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规定的限值。

3.5.2 生产性毒物 经对生产场所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项目的检测,所有检测点PC-TWA和PC-STEL值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

4 讨论

通过对该风电法兰企业年产1万吨锻件、法兰建设项目生产工艺、生产原辅材料、生产设备等相关资料分析和现场调查,并对项目试运行过程中的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识别。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检测。检测项目:化学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物理因素(包括噪声、照度)。检测结果表明:化学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各检测点浓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要求;所有照度检测点照度均符合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生产性噪声经对锻压、金加工生产作业场所7个作业点的检测,噪声强度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规定的限值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国家现行有效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在对本项目全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试生产阶段存在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不足,从组织管理、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卫生保健、应急救援等方面,综合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建议。只有健全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采取严格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才能切实保护作业者的健康。

上一篇:应用型大学职业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人工髓核假体植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