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莎士比亚

时间:2022-07-28 05:11:48

中国特色莎士比亚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是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经典台词,只是在这句话里,“毁灭”一词前面的被动句式并未翻译。

莎士比亚,在中国也被称为“莎翁”,他的作品在中国风靡多年后将获得进一步的推广。2013年,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宣布,将要把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翻译成简体中文发行,其中包括37部莎翁剧作以及154首十四行诗。

不可否认,从阿拉伯语到祖鲁语,莎士比亚被认为是近几个世纪以来被翻译最广的世俗作家。在现代东亚,莎士比亚甚至是时髦的象征。台词的普遍性与他对人性的刻画是其受到喜爱的原因,不过全球化以及英语的普及也功不可没。

正如一名学者所说,莎翁已经不仅仅是莎翁,他已经成为“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你可以将很多东西放进去”。在中国大陆,莎翁已经成为一个鲜明的民族传统,他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标志,但西方大部分国家却对此一无所知。

莎翁的作品进入中国与西方以及英国在亚洲的扩张密不可分。莎翁的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1839年林则徐翻译的书中。莎翁的名声在中国越来越响亮,则要感谢一些传播者――欧洲传教士、译者以及中国的改革派。

20世纪10年代―20年代,随着中国开始新文化运动并开始提倡民主、科学,莎翁在中国知识分子中超然的地位开始确立,梁启超、鲁迅可能从未看过莎翁的戏剧,但是他们对莎翁感到好奇。正如一名学者指出,莎翁的作品在中国受到关注,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反衬“中国传统戏剧在描绘人性上的失败”。

1922年,中国剧作家田汉发表《哈孟雷特》(即《哈姆雷特》)的译作,这不仅标志中国第一次有了完成戏剧形式的作品,还推动了莎翁作品在中国舞台上长达20年的统治地位。1927年《威尼斯商人》以电影的形式在上海上映,并最终收入中国中学生课本,但是西方所关注的犹太人和基督教之间的关系对中国人来说意义不大,他们更关注儒家伦理、利益(钱财)与义气(忠于朋友)之间的冲突。

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常自由援引莎翁的台词,左翼分子也很容易在莎翁的作品中找到有关阶级、腐败与社会不公的主题。

到了“”时期,样板戏统治中国,但是很快莎翁的戏剧就卷土重来,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现在。

如今,莎翁已经重新作为中国向西方开放的象征。但中文版的莎翁作品与原著有不少差异,这让西方感到很惊诧。正如学者Murray Levith所抱怨的:“比起任何国家,中国更擅长用莎翁的作品来传递意识形态,而不是站在作者的立场表达他的观点。”

上一篇:亚洲太空新战 下一篇:官员自杀削弱中国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