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衔接,把握情趣,教学双赢

时间:2022-07-28 03:34:06

关注衔接,把握情趣,教学双赢

[摘 要] 《古代汉语》是大学中文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学习古代典籍的一门工具课。大学生普遍感到难学、没什么兴趣。问卷调查后,我们以为大学古代汉语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中学文言学习结果与大学古汉语教学的衔接,知著力处。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激趣,促使学生理性求知。教师应科学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注重传统文化的观照,教者教有所进,学者学有所得,使教师与学生互动共赢,有效地提高古汉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 《古代汉语》 调查 衔接 情趣 双赢

《古代汉语》是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学习古代典籍的一门工具课。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普遍感到难学、没什么兴趣。如何将大学古代汉语学习与中学文言文教学相结合,是大学古汉语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时首先应该了解学生古汉语基础怎样,存在哪些薄弱点,他们的难点是什么,尚有哪些未曾涉及,对古汉语学习持何心态。

为了积极主动解决此类问题,探究问题所在,分析研寻对策,衔接好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与大学《古代汉语》教学,处理好古汉语教学中各部分内容的主次轻重,交叉呼应,恰当设置教学环节,使实际教学更贴近学生、更适合学生,让学生生趣,我们特地就中学所学与大学所教、自己的心得与评价、对教学内容建议等方面,在重点与一般大学本科院校中文系学生中进行抽样调研。从随机问卷调查的58名学生(正在学习《古代汉语》的大二学生28名,已经学过的大三学生30名)反映的情况看,我们以为大学古代汉语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中学文言学习的结果与大学古汉语教学内容的衔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激趣,科学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使教师与学生互动共赢,有效地提高古汉语教学质量。

一、关注衔接,知著力处

大二学生刚开始进行《古代汉语》学习时,为了免炒剩饭,拓宽学生视野,有针对性加强教学难度,教师首先应与学生交流,摸清学生的现状。从被调查者情况看,在经历中学六年紧张的学习之后,大多数自我感觉“较好”者占58.6%,多数擅长于词义的解释;对音韵、文字、训诂、古代文化常识较生疏,自我感觉很好的微乎其微。当问及大三学生:“你在学完《古代汉语》课后,是否觉得自己已经系统掌握了古代汉语知识?”41.4%的学生仍感觉“一般”,感觉良好者仅27.6%。可见,真正掌握古汉语知识、具有很好的古文阅读能力,确非易事。这一现象是值得教师关注深思的。

调查还发现,不论大二学生还是大三学生,他们对于古汉语教学内容中的文化常识普遍感兴趣,占被调查者的65.5%,对文选作品感兴趣的占60.3%。字词的音形义、语法却不受他们欢迎。然而当问及他们最擅长的项目时,67.2%的被调查者却觉得“词义的解释”更有把握些,从中又可见大三学生在学过该课程后,对语法部分的掌握已有一定的信心,把握语法结构、翻译的能力比较强。

如今的大学生,虽然是在中学语文教学新大纲颁布后培育出来的,较以往的学生有较多的文言文知识面,但是尚未大量阅读古代典籍、视野不够开阔、文言语感普遍不是很好。对古汉语知识多处于背诵和感性认识阶段。而《古代汉语》教材语言材料纷繁,理论深而有体系,多从时间相距遥远、时代差别很大的作品中选取文选,学生常有眩目之感。那么,《古代汉语》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应重点把握哪些问题呢?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刚开始学习和已经学过此课的学生,基本意见一致,即以为教师应注重考虑的问题依次是“学生原有知识中的薄弱点”、“学生自学难明白的地方”、“教材的重点”,分别占被调查者的79.3%、50%、34.5%。

既然要注重学生原有知识的薄弱点,那么教师解释汉语通论知识时,就应重点考虑怎样发挥学生已有的优势,从他们的已知去求未知,层层深入引导教学。所以,宋代大儒程颢曰:“凡人才学,便须知著力处”。中文系的大学生中学阶段已经学习了上百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语法知识,也能阅读浅近的文言文。而大学古代汉语的教学,是为了使他们已有的、零碎的、浅近的古汉语知识系统化、深刻化,明白尚须充实完善的学习内容。

调查也显示出学生感到“易”与“难”的问题。正在进行《古代汉语》学习者,自我感觉最薄弱的是句法结构(占46.6%)、词义的准确理解(44.8%)、汉字理论(37.9%)。即使已学过该课的大三学生也有同感。古代汉语通论中感觉易学的,被调查者中60.3%选择“文化知识”,56.9%选择“词的本义和引申义”,41.4%选择“词类活用”。他们感觉难学的有:诗词格律(占72.4%)、虚词(占51.7%)。

大学古代汉语的教学,不只是教学生明白“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明白“为什么”,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吕叔湘先生曾说:“咱们既然要学习语文,就免不了要咬文嚼字。”古汉语教学,就应该要求学生真正理解吃透每个词在句中的确切含义以及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对词句的理解不是“差不多”,不能模糊地意会,而是能够知其所以然。如“姜氏何厌之有”一句,除了弄懂整句话的意思外,还要搞清“何……之有”是什么意思,“之”是什么词,起什么作用,“厌”是什么意思,它与“餍”是什么关系。同时让学生回顾中学所学类似的句式,如“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唤醒激活旧有的知识。

因此,古汉语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突出该课程的重点和个性。例如汉字理论部分的教学,教师在讲授时应适当补充实例,给学生更多感性的认识,从而加深对汉字结构、特点的体认。对“六书”的讲授,可增加六书的起源、六书的分类、六书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等内容。并在课堂内外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汉字本义、六书分类、古书中各种用字现象的练习,以巩固和扩大学习成果。

教师还可以调整通论各部分的教学比例,教学设计科学化。就词义来说,中学文言教学通常是在语境中解释词义,而大学古汉语教学专业性强,需要学生在本学科领域知晓其源流、博大。在常用的重要的实词、虚词教学时,可适当渗透汉语史的内容,让学生明白一些问题的探索过程,增进认识,激发兴趣,加强理解的广度、深度。

在当前《古代汉语》课时紧张的情况下,教师还要调整处理好本课程教学与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等的关系。这些相关的知识课在大三、大四还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在刚开始进行古汉语教学时,不必将它们都搀和在《古代汉语》这一门课里,而当注意教学的轻重、缓急、详略。

试想,大学古汉语教师在对教学对象调查摸底后,若能处理好中学与大学文言教学的诸多衔接问题,科学调整、合理设置教学内容,那么就能很好地把握教学脉膊,提高教学质量。

二、把握情趣,理性求知

古代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语言文字,诱发学生对古代文献典籍的认知兴趣,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古汉语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必须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即在教学中大胆地施展才智,去驾驭教材,做教材的主宰者,而不是亦步亦趋,云人所云,做教材的传声筒,成为教材的附庸。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重视学习的主体――学生。问卷调查后我们感到,古汉语教学,一要教师充分调动情感因素,使教学能生趣,二要把握好学生这一学习上帝的情趣,让他们快乐轻松地学。教师若对知识讲解只是条条框框、机械地罗列,学生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没有半点余暇去驰骋自己的思维,那么教学的主体者也会变成教材的附庸。教者教得呆板无激情,学的也学得枯燥乏味,发挥不出学习的主动性。即便学生原有较强的求知欲、能动性,可是因为教师的机械传授,学生的兴趣又得不到教师的共鸣,那么一段时日之后,学习的情趣就很难再激发出来。

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握好教与学的情趣,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从被调查者的建议看,72.4%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讲读文选时,多讲有关人物轶事;60.3%的学生要求教师“在讲解字词时穿插小故事”。这里明显地向教师传达了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学生确实有较强的求知欲,也期盼趣味教学,教师如何将知识趣味化,对他们感兴趣的知识、中学文言未涉及的知识以更多的注意呢?

例如,对于汉字结构理论学生感到难学。讲解汉字理论时,教师可以从先民造字时的思维方式、汉字的形态、社会属性和功能的角度进行解析,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带着学生回到造字之初去理解把握汉字这一符号体系的特点。教师可以将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大篆、小篆等古文字形象地展示。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将汉字形体的演变以动态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真实、生动地看到了一些汉字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代表形体及其演变过程,认清了它们造字取象理据,为进一步学习“六书”以及据形求义积聚情趣。如此,教师既能深入教材,又可跳出教材,找准切入点,得心应手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阀门,引导学生自掘潜能,释放出新的学习激情。

“兴趣是成功之母”。当学生有了学习古汉语的兴趣就会去追求更高目标,在困难与障碍面前会产生超越常规的力量。古汉语教学应把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作为教学重要环节来抓,调整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教授古汉语句式时,可用形象法的教学,让学生能较容易地记住某些典型句式,如“见……于”的被动句式,教学时通过讲述朱买臣的故事,使学生牢记“买臣见弃于其妻”例句。句式部分教学,也可利用现代日常用语,引发学生兴趣,如惯用句式“时不我待”、“夜以继日”等。又如讲授诗词格律时,可结合诗词欣赏进行,做到理趣并举。

本次调查时,当我们问及文选部分的教学建议时,学生认为教师应该重点讲授的是虚词、句式结构、重要的实词、作品内容,分别占被访者的53.4%、51.7%、50%、37.9%。古汉语教学,在讲解作品内容之际,应正确处理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的关系,找准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其实质正如王力先生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我们不能离开文章的思想内容专从所谓语言的角度去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1](P5)古汉语知识与古文鉴赏,字词串讲与作品思想、艺术分析并非截然分开的两物。引导学生阅读、领悟,使其明白如果连作品中的字词句都过不了关,哪里还谈得上欣赏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华美篇章。这样便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变学习的被动为主动,理性看待古汉语学习。

在古汉语的文选教学时,教师也应指导学生多朗读文选以培养语感。南宋教育家朱熹曾告诉我们:“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道,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2](P221)若加强学生文言朗读的能力训练,那么学生难以克服的语言障碍就可以逐渐解决。为此,教师要范读,指导学生课堂内外多吟诵,让原本感觉陌生且枯燥的古文变得亲切有趣,进而培养学生语感以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善假于物”,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功效。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时,考虑图片、书影、声色的配合,竭力给学生具体、形象、生地的感知,使教学内容直观有趣。如甲骨片、竹简、战车、古装电影画面等皆可剪切用于教学。在语法教学中所涉及到大量的文言例句,诗词格律教学中要用的大量诗词例文,都可以用多媒体来展现。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减少了教师繁复板书的情况下,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始终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相互促进的。教师讲的有滋味、有情趣,学生也会生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同时而且又是对应地存在于同一教学时空和过程,才能主动自觉地调动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出智慧潜力,投身于教与学中。所以,古汉语教学对双方情趣的把握很有必要,益于促进学生理性求知。

三、在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寻求教与学的双赢

中学文言文教学,重在经典文献的阅读理解,同时涉及一些重要字词的解释、常见语法等。大学阶段,一般是用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古汉语专门教材,教师如何对该教材进行艺术的加工整合,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调查发现,93.1%的学生趋向于将“通论与文选交叉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希望教师在文选讲解中能穿插介绍文化常识。教师如何让通论教学与文选阅读相辅相成呢?我们以为在文选教学时,应该选择典型性、示范性、指导性的文选作品进行讲解,并且有意指导学生联系近期教授的通论内容,印证相关知识,加深理解。讲述语言现象的同时,有意进行一些文化观照,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其兴趣。由于古代汉语承载、传播着文化,学习语言离不开对文化的阐释,讲解某些文选时自然可以结合古代文化知识讲解古汉语,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鞍之战》的教学,教师对普通战车、帅车、服饰等古代文化信息的穿插讲解,既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再由此去讲解词汇、语法,学生就容易理解接受了。实际操作时,教师应善于从古代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文选中的人物、事件、思想,历代古汉语学者的感人事迹等方面去开掘智能、性情、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并恰当运用,则裨益于教学。

罗常培先生曾经说过,“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语词现在通行的涵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如果不明了它们过去的文化背景,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可是,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那就不但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语义演变,而且对于文化进展的阶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很清晰的片影来。”[3](P3)古汉语的教学虽然离不开字词解释及语言分析,但绝非仅从语言到语言,而应将语言教学置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背景下来进行,因为语言并不是孤立的。语言中变化最显著、最迅速的是词汇,词汇中很大一部分词语有着很丰富的文化含义,教师在讲授文选时有必要结合古代礼制、风俗甚至宗教、巫术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知识来进行教学,融古今民俗于字词分析之中。例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名句。“青衫”一词便关系到唐代官员的官服颜色。《鸿门宴》中写人物坐向,“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在这里,坐向与人们的等级尊卑观念紧紧地联系起来了。所以,文选部分的教学,应当在扫除字词理解上的障碍之后,让学生进而体会到文中的古代文化内蕴,不断拓展知识视野,增加学习的兴趣。

大学古汉语的教学,教师还应注重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针对古汉语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组织教学,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在古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当随时捕捉学生的反应,观察分析学生思维的方法或形式,及时修正自己的教学设想,在课堂上充溢饱满的激情,调动多种手段,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由此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学得欢欣,以致其情趣因教师的鼓励而增强,思维活跃,探索大胆,促成不断求知的冲动,进而激发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产生探求新的发现的欲望,释放出新的学习激情。如此,教者教有所进,学者学有所得,即便《古代汉语》是一块化石,也能使之与师生贴近,变得生动诱人。

总之,《古代汉语》是培养中文系学生古文阅读能力的重要课程,教学并无定法,只要教师不懈探求最佳教学途径和方法,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一定能使教者的“教”、学者的“学”形成双赢。

参考文献:

[1]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5月第3版.

[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2版.

[3]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1版.

注释:

选取华东师范大学2010级本科生28人,温州大学2009级本科生30人进行问卷调查。

作者简介:

程水龙,男,安徽郎溪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献学研究。

上一篇:Error Correction 下一篇:关于推进高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