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例手足口病患儿年龄构成\辅助检查结果分析及预后评估

时间:2022-07-28 02:00:52

102例手足口病患儿年龄构成\辅助检查结果分析及预后评估

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患儿年龄构成、重症型患儿入院时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及对预后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0年3月~10月间本院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共102例,分为普通型及重症型,分析其年龄段构成、重症型患儿入院时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及重症患儿的区域分布。 结果:各个年龄段手足口病普通型和重症型发病构成无显著差异;重症型患儿均有体温升高、精神差(嗜睡)和肢体抖动,白细胞升高及有基础病的比例较高;患儿以农村散居儿童为主。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除白细胞不同程度升高外,其余辅助检查无特异性改变,神经系统损伤是重症患儿最早期的表现,及早进行干预可阻止死亡及降低致残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型;年龄构成;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418-01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埃可病毒和其他一些肠道病毒亦可致病。有研究证实,在历次HFMD 流行中,EV71 与Cox-A16 交替或共同出现,成为HFMD 的主要病原体。HFMD在临床上表现复杂多样,从患儿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至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的病例均可发生。

在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救治过程中,一直在关注一个问题,我们能否根据患儿的年龄、自身体质、起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患儿的病情进行预测和评估,同时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早期干预,不仅提高救治成功率,而且阻止死亡病例的发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资料来源于2010年3月~10月间本院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共102例,均符合卫生部印发《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的手足口病诊断标准;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2]:有手、足、口等部位的典型皮疹,同时有下列症状者:①持续高热不退; ②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肢体无力、抽搐; ③呼吸、心率增快; ④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⑤高血压或低血压; 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⑦高血糖。

1.2 分组:住院男性患儿62例,女性患儿40 例,年龄在6个月至8岁,以1到3岁为多。分为两组,其中普通型77 例,重症型25 例。

1.3 治疗:普通型给予常规治疗,重症型视病情给予降颅压、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同时联用热毒宁注射液[3];积极控制体温,维持内环境平衡,及血管活性药物等。其中仅一例给予呼吸机支持。

2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1. 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各个年龄段手足口病患儿普通型和重症型发病构成无显著差异,也就是说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年龄不相关。

3.2 手足口病重症型患儿入院时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提示重症型患儿均有体温升高、精神差(嗜睡)和肢体抖动。另外发现重症型患儿白细胞升高及诊断为贫血的比例较高,值得临床重视。重症患儿除早期少数血糖升高外,还发现部分血糖低于正常的,可能与发热及口腔疱疹引发疼痛影响患儿进食有关。

3.3 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基础病,凡合并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的患儿手足口病重症发生比例均大于正常同龄儿,特别是既往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的患儿不容忽视。

3.4 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区域分布,城市6例占24%;农村19例占76%。结果显示以农村散居儿童为主。

4 讨论

近几年,HFMD极大的威胁着流行地区的婴幼儿的生命安全,已经引起政府和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卫生部在几版诊疗指南中都指出要加强对重症HFMD患儿的早期筛查,增强救治意识,及早进行干预。结合本次调查,在参与诊疗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4.1 重症HFMD患儿都有发热的症状,低热或是持续性发热,是重症HFMD患儿最不容忽视的一个早期表现。辅助检查除白细胞升高外,包括心肌酶谱、血糖等早期均无特异性改变。

4.2 重症患儿治疗一定要做到“关口前移”,即在早期出现神经系统损伤的时候进行有效干预,静脉应用免疫球蛋白及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神经系统损伤包括患儿易惊恐、哭闹不安、肢体无力、震颤、肢体抖动、恶心呕吐。

4.3 与其他出疹性疾病不同,皮疹的消减与疾病的进展程度不成正比。即皮疹消减后,病情并不排除有加重的可能。

4.4 分析本调查中HFMD的高发年龄段,以一到两岁患儿为多,其中重症型<3岁者占84%。发病患儿大多来自农村,以散居儿童为主,提示除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防治措施,控制疾病扩散外,还应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农村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不洁食物,不喝生水,是降低发病的重要措施。

本调查发现重症患儿起病时均有发热、精神差(嗜睡)和肢体抖动, 多合并有基础疾病及辅助检查发现白细胞升高的患儿较易发展至重症,所以临床上应该多关注有这些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的患儿。

参考文献

[1] 陆一涵,蒋庆五. 人肠道病毒71 型与手足口病[J]. 疾病控制杂志,2008,12 (3) :183-18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

[3] 赵建文,孙宝霞.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6):1002-100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

[5] 李兰娟,等.手足口病.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1

上一篇: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影响注射剂澄明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