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也来炒股了

时间:2022-07-28 01:13:05

大学生也来炒股了

如火如荼的股市牛风刮动着亿万中国股民的心,就连象牙塔里的学子也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心奔向股市,当这批新生的股市生力军杀向股市的时候,引来的更多的是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的质疑……

“厉害啊,你的股票又涨了,我的跌得太厉害了。”这是当下在校大学生最喜欢谈论的话题。面对五月份上证指数冲上4000点,随后又暴跌的大牛市,火红的股市早已不再只是吸引老股民了。大学校园里也涌现出一批为数不少的股民,尤其是经济金融专业的同学,已经不满足于模拟炒股,开始了实盘操作。大学BBS上的股票版展开了新一轮的热烈讨论,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争先恐后地加入到“股民”大军中。炒股的同学主要是看网上的股评收集信息,不懂的地方就去百度一下,或者到学校BBS的股市版去请教明白的同学。

在一所著名学府论坛的股票版上,一位中文系的学子怯怯地请教:“请问一下,新手入市投入多少比较好?除去必须的生活费外,我现在所能调动的资金在1万元左右,第一次投入多少在股市上算明智的选择?”马上,众多好心“前辈”纷纷回复:“5k(千),留点余地”;“一半基金一半股市吧,过了年情形会很差,基本就看RP(人品)了”;“不建议这个时候入市,尤其不建议这个时候买基金。大调整中股票还有的赚,基金只有赔。”

校园中年轻“高知”股民的加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人说中国正在产生新一代的投资者,他们年轻,而且有知识,了解股市行情。他们利用因特网研究上市公司业绩,他们比老一代股民更自信。而“炒股可以加深对市场、对金融证券业的认识”这一学界的共识,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对金融行业发生兴趣的校园千元小散户们入市。

客观地说,越来越多象牙塔中的学子们进入股市,将使股民的整体文化层次得以提升、使股民的队伍更加理性,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学生炒股对于“大学生究竟能不能炒股”这一问题,目前我国法律上还没有明确规定。很多家长担忧孩子炒股分散学习精力时,许多学校却开设了炒股课。学生缺乏约束力,如果因为觉得赚钱容易而沉迷股市,荒废学业,那就得不偿失了。

炒股精英――小林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大四学生

今年,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一名普通大四学生小林一下成了大名人,因为他炒股一年,资金从7万元炒到了36万元。

现在,好多同学都把我当做榜样,以为我本来就很有钱。其实,当初起始资金只有3000元钱,还是父母和家人给我的压岁钱。也就是这3000元的起始资金,让我挖到了“第一桶金”――7012.8元。加上之前的3000元,我就变成了学生中的“万元户”。后来我觉得拥有10000元自己还可以继续炒,毕竟第一次赚钱后对炒股有了信心。2005年底,我跟父母写了借条,借了6万元投进了股市。2006年1月份,我以6.70元/股的价格全仓吃进了中金岭南(000060),到了2月份,这只股票已经涨到了10块多钱,一下子,我就赚到了3万多元。后来,我开始关注起具有股改概念的股票,紧紧盯住了另一只股票――江苏阳光(600220)。2006年5月8日,我在2.55元/股的价位上全仓吃进江苏阳光,仅仅过了9个交易日,股价就翻番了,涨到了5.8元,我果断离场,资产从10万多元涨到了20多万元。后来又碰上了2006年下半年的大牛行情,我的资产增加到了36万多元。

股民――大军

经济类专业:自发“实习”

目前一些重点院校经济类专业的学生中,“股民”大军蔚为壮观。一位经济类院校的学生表示:现在的本科生接受新东西较快,入市人数已占学生总数的二成以上;研究生则更多,达到三成以上;至于金融专业的,基本已经整班入市了。

“我们班已经整班炒股了!两年前我们上本科的时候,只有几个人在炒,现在不一样了。大牛市是一方面,最主要是我们将来要投身于这个行业,当然需要实践啦!”一位财经学院研究生说,“上了研就要开始规划未来的职业,我们班不少人将来想去证券公司,在校期间的炒股‘实践’对他们来说相当重要。”经济类的“科班”学子们有着很理性的思考,一位已有5年“股龄”的金融专业研究生讲起了他最新一笔的投资:“去年10月,我通过综合分析买了一支叫做长江高科的工业地产股票。一共买了2000股,买入时是5.3元左右,如今持有4个月后,已涨到9.19元,收益超过80%。正准备近期抛掉,再找新股。”他说:“我比较幸运,碰上了大牛市,但仅凭我爸妈支持的这两万块本钱是不可能发财的。赚钱不重要,主要是学习知识。炒股可以了解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上市公司是行业中的佼佼者,它们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情况的代表,了解它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我国宏观经济的整体走向。”

炒股理财补习生――

非经济类专业:“补习”经济知识

现在许多在校大学生基本上是“月光族”,部分大学生关注并参与投资理财,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肯定的,可以培养“财商”,学会理财,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理解?

“别人在股市挣钱,我们是交学费。”“两三千块钱换一整套经济和证券方面的知识,还是挺划算的”。“别人是在股市挣钱,我们是在股市交学费。”在非经济类专业的学子看来,文科生炒股,基本上属于“补习经济知识”,“中国人寿一上市就冲上30多元,后来甚至一度冲上49.5元。在我对中国的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了解后,觉得它还是有前途的,就买入了100股。没想到随后它就一路狂泻。目前我准备先在手里攥着,慢慢等它涨起来。”这位同学很平静地表示:“进入股市虽然有赚钱的想法,但并不强烈,主要还是感受一下股市的气氛,借机让自己学习一下金融相关方面的知识。我们都是小本,两三千块钱换一整套经济和证券方面的知识,还是挺划算的,学外语不是花得更多吗?但提高了外语你将来在工作生活中不见得用得上,学习金融证券知识可是终生受用的!”

当代大学生能否在学业期间涉足商海尤其是高风险投资领域,他们的成败得失和人生体验,构不构成大学生的精神价值体系,成了有识之士以及学生们自己热议的话题。

一盆冷水:大学生炒股还是悠着点儿!

就是在像小林这样的大学生炒股赚钱的示范效应的带动和影响下,更多的大学生开始加入到炒股大军中来,特别是在经济相对开放、发达地区的高校和财经类高校,这一现象更为普遍,其实,小林的出现是偶然中的必然,就像买一样,每期都有中大奖的,尽管炒股和不尽相同,但道理都是相通的,只不过这个人恰是小林――一个在校大学生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果从概率上讲,我们似乎可以不用关注小林同学,因为从知识水平上来说,比小林学历低的炒股赚大钱的也大有人在,比他学历高的也有许多人赔了血本,这说明炒股不仅仅取决于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在里面。

所以,他能炒股赚到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这种概率对大学生来说有多大,我们不敢预测,也无从预测。如果说我们的在校大学生从小林身上看到的只是他的成功,而进一步认为自己也具备了股市拼杀的能力的话,我想这也许有点盲目。暂且不说小林炒股的前前后后是否只是如他说的那么简单,即使是这样的,我们也不能就此判断炒股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如果这是简单的,市场早已将具有该能力的人吸引过去了,而之所以长时间没有如此,不是因为市场失灵了,而是有潜在的东西在里面,所以想以小林事件来树立炒股信心的同学,应该审视一下自己,你准备好了吗?

几点质疑:

首先,大学生炒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父母,也有一部分是来自自己打工赚得的钱。有的怕父母不同意,就把自己的生活费全部拿去炒股。一旦亏钱,将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炒股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业。我身边的一位大学生股民说,虽然现在上网或者利用手机短信炒股很方便,但由于网速等因素的限制,他还是常常跑到武林门的证券交易大厅去炒。

第三,现在的大学生炒股还缺乏正确全面的引导。经济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薄弱。一旦赚了,容易滋生不顾后果、人生的心态,忘记踏踏实实做事的道理。一旦亏了,巨大的压力也可能对他们的心理造成阴影。

几种态度:

家长:不太赞成。

曲先生的女儿正在读大学,谈起学生炒股,曲先生明确表示:“绝对不支持。”曲先生认为,学生还是以学习为主,经济上有困难,父母绝对可以解决。“我认为炒股就如同,要想增加社会经验,可以利用假期去做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何必要去炒股。”在采访过程中,几乎没有一个家长赞同孩子去炒股,他们都表示,学生应当以学习为重。但是对此交易所也感到很无奈。

证券交易所:没有哪条法律规定学生就不能炒股。

他们无法判断是否有学生来炒股。即使知道开户人是学生又怎么样?又没有哪条法律规定学生就不能炒股。

学校:正确指导学生炒股。

与家长反对孩子炒股相反的是,许多大学都将炒股定为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有的学校还定期举办“炒股大赛”。一般学校举办的炒股大赛,都要学生准备一些本金,这些本金有的是真正的钱,而有的却是虚拟钱币。“我们投入的本金都不是很多,即使输了也得到了锻炼。”

专家:关键在于正确引导、趋利避害。

同一行为发生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其结果也可能完全不同,对大学生炒股现象是与非的任何简单判断都是不可取的,关键在于正确引导、趋利避害。

学生看炒股:

小吴:现在是商业社会,炒股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财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投资能力、学会理财,否则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平时大家都说书本知识是死的,只有在实践中运用才能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许西西:我认为炒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学习相关课程的兴趣,我们中的许多人主动选修财经证券类课程并取得好成绩就是明证。我对这些现象一向就认为应该开明,亏点钱也许对孩子更好,年轻人嘛,心态不免浮躁,人生第一笔钱赚得太顺未必是好事,股市如人生,有起也有落,这也是对我们的额外历练。

芊芊:大学生炒股需要占用大量时间,必然会影响到学习,荒废学业,智商不高,何来财商可言?另外大学生炒股可能会养成他们不顾后果、人生的心态,忘记踏踏实实做事的道理,这样的后果甚至比赔钱更严重。并且,假如炒股赔钱,大学生难免心态失衡,甚至影响他们的基本生活,还容易引发诸多心理及社会问题。

小强:对于“炒股会耽误学业”一说,我认为这是以偏概全。大学里面炒股的很少有短线炒作型的――这是大学校园和社会上最不一样的地方。事实上,一些岁数很大的老股民那种一天到晚盯着看、频繁买卖的做法,在我们看来太‘不入门’了!我们主要以整个行业的走势分析为基础,再看各主要公司的财报,然后选择个股,之后就基本是长期持有。每天不上课的时候在宿舍看一看股市情况,了解一下而已,根本不会耽误主业。

爱生活,爱拉风:虽然同学们的炒股本金的出处五花八门,但基本以零花钱为主,很少有人把生活费搭进去的。我是大三时入市的,入市的钱是做项目积攒下来的。班里大概有1/4的人在炒股,大多数人的钱是做项目攒的,另外一部分是家里支持、专门给的。总之,钱多多炒、钱少少炒。反正都是零花钱,放在银行利息那么少,不如入市搏一搏。

编后语:

对于确需将真金白银投资于股市的大学生,首先必须明确此举的目的是锻炼能力而非赚钱;其次不应巨额投资,尤其不应负债透资炒股,更不可孤注一掷到将基本生活费都用于炒股;三是要善于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做一个理性高明的投资者;四是要有风险意识,从来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不要被一时的小有胜获而冲昏头脑。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投资与学业的关系,以学为主,来日方长。无论是学生还是其他人,以平常心对待股市,不激进,也不恐惧,才是最重要的。学生的主业是学习,我们不希望学生因为炒股而影响到学业。对于炒股的学生,我们的建议是,不要影响学习,多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不要动用太多资金,以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责编/犁

上一篇:你不写博,就是落伍 下一篇:一个25岁的董事长给大学生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