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业基础预算和超越预算的预算松弛治理研究

时间:2022-07-27 11:46:59

基于作业基础预算和超越预算的预算松弛治理研究

一、预算松弛的主要原因

(一)信息的对称性

在理论框架下,预算编制过程被看作是一个信息交换过程。依据经济人假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时,委托人与人通常会有具体行为目标不一致的情况。基于此,预算执行者在提供预算信息的时候,将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控制信息的供应量,或对信息加以修饰和虚报私有信息等,进行机会主义行为,出现通常所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最终下层管理者就可能制造预算松弛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预算强调

毫无疑问,在业绩的评价过程中,如果过于强调预算标准就会给预算执行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果预算目标定得很高,预算执行者的个人回报和个人目标的实现就会有一定的困难,为了缓解预算造成的压力,给自己的行为留出余地,他们在预算编制时就倾向于编制松弛。也就是说,在经营业绩不变的情况下,预算目标压得越低,相对地被考核者的业绩就会表现的越好,他们得到的超额奖励也会越高,而不需要支付任何的代价,于是超额奖励的诱惑也会使下级执行者倾向于编制较低的预算指标,从而导致预算松弛。

二、作业基础预算对预算松弛的治理

作业基础预算是在吸收了作业管理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作业管理是基于“企业是一个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这样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思维。引入作业管理,可以将管理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作业基础预算是以作业管理为基础、以企业价值增值为目的的预算管理形式。它是在作业分析和业务流程改进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据此预测的作业量,确定企业在每一个部门的作业所发生的成本,并运用该信息在预算中规定每一项作业所允许的资源耗费量,实施有效的控制、绩效评价和考核。

作业基础预算对预算松弛的治理主要表现在:

(一)作业基础预算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

作业成本法(ABC)的最基本理念是“作业耗用资源,产品耗用作业”。作业成本法从成本对象与资源耗费的关系着手,创建了以作业为中介的全新因果分析方法,“作业”概念被引入到企业管理活动中并取代“部门”而成为企业管理的最基本单元。作业基础预算将预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大大深化了预算管理的内涵,使预算建立在更加真实的基础上。

(二)作业基础预算以业务流程优化为前提

作业基础预算强化了组织和、横向联系和流程观念,打破了部门分割,有助于将预算管理与其他管理手段(如基于因果关系的业绩衡量系统)相结合。由于作业基础预算实际上是将作业管理引入到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通过作业管理优化组织的作业链,自然可以避免无效作业所浪费的资源,这是传统预算技术方法所无法实现的。

(三)作业基础预算能使企业仔细检查预算中心所从事的作业和每项作业所耗费的资源

作业基础预算是企业进行能力平衡的更加有力的工具。企业进行能力平衡除了通过调整需求或改变资源的供应量之外,也可以通过调整作业或资源的消耗率。而且,可以对资源能力进行具体分析和增加资源消耗的可视性,可以比传统预算更早地识别能力问题,并在预算流程中进行调整。与传统预算不同,基于流程或作业的预算管理能使企业仔细检查预算中心所从事的作业和每项作业所耗费的资源。

(四)通过作业成本法和促进员工相互配合,从降低“信息不对称”角度治理预算松弛

由于作业基础预算主要借用作业成本法的技术手段,使预算“全面深化”,这就保证了作业基础预算所揭示的信息,较之以前的预算方法更为全面和细致,从而降低了预算松弛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可能。作业基础预算背后的管理观念实质上“参与观”。在员工相互配合和充分沟通信息的过程中,预算计划会变得更有逻辑,考虑的因素也更全面,预算真实性也更强,预算松弛自然也得到抑制。

三、超越预算对预算松弛的治理

(一)超越预算所遵循的绩效评价原则

1998年,超越预算圆桌小组(BBRT)对那些摒弃、从根本上改变或者严重忽视集中计划与预算程序的领先企业组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超越预算的基本理念。BBRT的负责人霍普和弗雷泽归纳了采用“超越预算”方法的企业所遵循的评价原则:

1、制定致力于业绩相对改善的弹性目标

超越预算理论为避免他们所揭示的年度业绩的陷阱,提出了用事后业绩契约的业绩评价体系来取代现有的以刻板的年度预算为基础的业绩评价方法。其中涉及到标杆法、平衡记分卡、流程优化以及战略理念的应用等若干内容。

超越预算不是应用僵化的指标去评价经理们的业绩,而是采用了一系列其他的标准评价经理的业绩,进而决定对其的奖惩。所用的标准包括:今年与去年同期对比的情况、内部同行、外部标杆对比的情况。总之,这些标准的主要目的就是营造一种敢想敢为的策略气氛,以大幅提高业绩,而不仅限于细微的增量变化。

2、让业绩相对改善契约成为事后业绩考核和奖惩的主要依据

在发挥“业绩决定薪酬”原则在分配工资和红利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还应该综合考虑整个团队(而非个人)所处的环境和一定期间内达到标杆业绩的影响因素,从而制定出更科学的相对业绩改善的契约,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团队所分享的红利。

(二)超越预算的优势

1、超越预算从根本上否定了预算松弛存在的基础

超越预算应用标杆业绩法来设定预算目标,但允许因不可控因素而进行调整,旨在增加业绩评价的客观性与公平性。因为只要标杆群设置得合理,业绩标杆会自然调整到富有挑战性的、但又可以达到的水平。

超越预算不再将预算完成情况作为各考核单位以及各人员的奖惩因素,这样预算执行者也将没有驱动力在预算编制时制造水分,因为此时高预算指标还是低预算指标对执行者的报酬不产生影响,最终从根本上可以减少预算松弛的程度。

2、建立在自我约束基础上的预算指标分解有助于缓解预算松弛

超越预算强调:总预算指标的分解、落实,必须充分尊重下级预算执行者的独立自主精神。这样做的结果,就会使预算的执行者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从而把所制定的有关分预算的执行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借以充分调动他们完成预定目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显然有助于缓解预算松弛。

在实践中应注意作业基础预算的应用条件以及有关作业、流程和资源信息的可获得性。超越预算模式意味着放弃传统的业绩管理框架,意味着对诸多管理控制方法的有效整合,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转化或整合成本,这是运用“相对业绩评价”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刘雅青,1966年生,河北景县人,河北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会计学、 财务管理。刘盛,保定供电公司财务部)

上一篇:中小城市体育营销策略分析与对策 下一篇:秦皇岛市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