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语境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时间:2022-07-27 07:42:06

浅谈文化语境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摘要: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发展较为成熟的人类语言,各自从不同角度,层面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英汉互译也不是单纯的不同语言形式之间的相互转换,而应该建立在了解原语和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基础之上。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重视文化语境对语言的影响对于翻译工作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英汉互译;文化语境;跨语言;跨文化交际

翻译,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者的基本技能之一,其重要作用在当前形势下日益突显。然而,一篇成功的译作绝不仅仅是词句的逐个翻译,而应该是建立在了解原语和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基础之上,对于原作内容及意义的最完整最忠实的表述。正如Juri Lotman 指出,没有一种语言不植根于某种具体文化之中;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因此,为了在语境中实现最佳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我们必须认识到除了有语音,句法,语义,语体和语用的言语特征之外,语言行为还受到其深层的文化,社会背景的影响和制约。鉴于此,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值得翻译者高度重视。

一、关于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也被称为文化背景,是一个民族、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合。它不仅会影响词汇、话语的意义,而且赋予语言更多新的内涵。文化语境囊括了很多要素: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文化语境与语言使用者的个体语言变体相关联,包括年龄、心理、性别、职业、教育背景的变体等等。以性别变体为例,由于社会、历史、生理特征等方面因素,女性的社会地位从属男性,导致了语言的性别变体。这使女性的语言更加间接、委婉,而男性的语言更加直接、强势。媒人去促成一段好姻缘,首先就必须对男方和女方的情况十分熟悉。优秀的翻译人员就如同这位媒人要时时注意到它们各自的语言特点及文化背景。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文化语境包括了地理特征、、历史传统、民族风俗、社会阶层、政治地位等等。文化语境也可通过语言使用群体所生存的环境来加以诠释,这个大环境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构成。物质、精神结合其特定的时间、空间就构成了语言使用者的行为场景,象他们所处时代的地域、社会氛围、历史文化传统等。不同民族的生存“土壤”之间都同时具有共性和个性。对共性特征的理解加速异域文化的移入,是把握个性特征的前提和基础;对个性特征的认知会更加透彻地理解其特有的文化信息,是进一步升华对共性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如果仅限于对民族间共性知识的理解,不能通过对比研究找出个性,那些原语所蕴涵的文化气息是无法体现出来的。这会让译作变的索然无味。当然,如果违反了共性特征,就是在翻译一般性的表述时也会产生错误。

事实上,谈到文化语境的内涵,要将狭义与广义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能割裂来看。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透过语言表层去洞察文化语境所蕴含的抽象概念和深刻意义。

二、文化语境对于翻译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其作用

通过调查发现,翻译中的错误主要是由于不能够准确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而导致的。事实上,在翻译过程中,文化语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意义植根于语境;语境限定了意义,脱离了文化语境就无法准确表达原文的思想和涵义。具体说来,文化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消除歧义

翻译技巧的优化和文化特性的把握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前提条件。对译者而言,文化差异会导致歧义的产生,缺乏文化素养会直接导致偏差和错误。多义词被用在一个不充分的语境当中,就很容易让人误解。在翻译中,如何准确选择对等语言就成了一个不得不深入探究的问题。让我们来看两个英文单词landlord和trade union. landlord汉语解释是“地主”。地主在旧中国指通过租赁土地而谋取钱财的一个剥削群体,这个称谓与剥削联系在一起,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恰恰相反,在西方它是个中性词,仅仅表达了通过租赁房屋获取收入的那些人。同样,在西方国家 trade union是某个行业的劳动者组织,为缩短工作时间、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待遇、组织工人斗争而成立的,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汉语的翻译是“工会”,是在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它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因此,将具体的词汇,语句,语篇放置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中考量是在跨语言交际中寻求准确对等、避免歧义的有效途径。

(二)确定所指

语言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境的影响和制约。以词汇为例,其意义灵活,所指有不确定性,在不同的语境下会被赋于一个新的意义。此时,语境可以帮助确定所指。在不同文化中,由于亲属称谓的不同,产生了语意空缺。例如在中国对于男性旁系年长亲属的称呼,如“叔叔”“姨夫”“舅父”“姑父”“伯父”“表叔”,用一个英语单词“uncle”可以指代上面所有称谓。一个学习英语的中国人遇到uncle,aunt,cousin会苦于无法确定所指,甚至是brother和sister也要通过添加限定词来明确年龄长幼,如elder brother和younger sister。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严格注意文化冲突导致的词汇空缺,探寻一个有效的途径来达到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准确转化。《红楼梦》第三回有这样一句话“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外孙女儿似的……”。在这个历史时代背景下,嫁出的姑娘如泼出去的水,只有儿子的后代才被封建家族视为正统的血脉关系。众所周之,林黛玉是贾敏的女儿,贾敏又是老祖宗的女儿,王熙凤的话语潜意识地强调了家族中男性血缘关系的核心地位。可是“孙女”和“外孙女”在英语的表述均为granddaughter,在字面上并不能够将直接血缘关系和间接血缘关系区分开来。如果仅仅通过借助工具书,刻板地逐字逐句的翻译,就无法找到准确的对等,更谈不上体现原文的文化精髓了。比较而言,杨宪益先生的译文较为准确,“Her whole air is so distinguished! She does no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look a Chia.”

(三)为判断语义提供线索

文化语境在帮助推测判断意义方面的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翻译实践中仅借助工具书找到对等往往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果随着精力的衰退,日见倦怠,就会觉得长眠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And if,with the decay of vitality weariness increases,the thought of death will be not unwelcome)。在汉语中, “长眠”并不仅仅是指通过睡眠、休息来恢复体力的一种行为方式,而是对死亡的委婉表达。这个表述体现了中国人的语言文化心理,认为直接表达“死亡”是一个禁忌,在翻译过程中,要通过上下文线索来理解,提醒和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华夏文化。又如在“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中,当宝玉被父亲打了之后,黛玉去探望,她心中有很多情感要表达确无从说起,最后她含泪说道:“Never do such thing again”(你都改了罢)。在这个特殊的氛围下,这个简短的话语背后揭示出黛玉心中的复杂情感。一方面,是对宝玉怜悯与同情,另一方面表达了对窒息人性的封建礼教斗争失败后的悲伤。没有人物生存的文化时代背景,读者就无法体会宝玉和黛玉间的复杂情感,以及文章背后作者的反对封建专制思想。

三、文化语境中影响翻译的重要因子

(一)色彩含义

色彩的关联意义诠释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环境中的颜色所产生的情绪及象征意义会因文化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应该将“害了红眼病”译为“green-eyed”而不是“red-eyed”,red环境中产生的情绪是热情、愤怒、敌对、充满活力的,它的象征意义是幸福、焦虑、罪恶、积极的。green的情绪是凉快、愉快、控制、从容不迫的,它的象征是安全、和平、冷静、嫉妒的。语言对颜色的分割是复杂的,同一色彩与不同文化相联系又会产生不同的意义。

(二)双关语和委婉语的使用

双关语赋有较强的文化色彩。在口语中,许多人喜欢用双关语为他们的话语添加暗含韵味。在一家餐厅里,服务员和顾客发生了下面的对话:

Waitress: “Sir, why do not you eat the fish? There is so much suffering in your stomach?”

Customer: “Oh! Long time no see (sea)”

在上面的引用里,“see”和 “sea”是同音异义词,说话人恰到好处地使用了双关语,咋听起来顾客彬彬有礼,实际上他不吃鱼的原因并不是胃痛而是对饭店的鱼不新鲜在抱怨,不失幽默。

通常,塔布(taboo)现象的存在促使了委婉语的产生。委婉语来源于希腊语的单词euphemismos,意思为说好话。委婉语更加间接、温和、礼貌、优雅,语言不带有攻击性。当说话人或作者采用委婉的表述来避免使用言辞的直接、尖刻、侵犯性。事实上,世界文化有重叠的部分,因此不同的语言也会有共同的特点。在很多文化中由于害怕死亡,人们避免使用与死亡相关的词语。随之而来,一些对死亡的委婉表达应运而生。英语国家,人们往往不直接用“die”,而是用“pass away”或习语“kick the bucket”在汉语中有大量的词汇,如“升天了”“走了”“睡着了”“逝去”“归西”“驾崩”等等。译者应根据文体的不同恰当地使用委婉语,会起到一个化消极为积极的效果,使言语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三)民族价值观

在历史文化影响下所逐步形成的民族价值观和文化心理决定着语言的行为模式。礼貌用语具有普遍性,但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实现方式与判断标准有所不同。传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隔离机制和自己自足的农业经济模式铸就了重内省的文化心态,个人的价值以群体存在为基础并借此体现。中国人在受到别人的表扬时,会采取自贬的方式来表示礼貌,如“不”、“哪里”、“过奖”。而在英语文化中,与体现个人价值、寻求自由解放、开拓新世界相关的个人英雄主义得到大家的尊重。对于诸如 “You are so beautiful today!”之类的称赞,通常的答复是“Thank you”。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做到翻译等效,符合翻译标准中的“入化”,就必须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比对原语和目的语的各个文化要素。

总之,语言只有植根于本民族文化之中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传递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汉翻译研究中,通过英汉文化的对比,必须强调在文化共性的基础上凸显文化个性,加强目的语文化的移入,是提高翻译水平的重要途径。现今社会不仅要求译者熟练地掌握翻译的基本规律和技巧,同时要求译者具有渊博的文化底蕴,并通过刻苦实践、积极创新,以高度的使命感去构建这座中西方文化交际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周方珠.英汉翻译原理[M].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2]何兆熊,梅德明. 现代语言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张维有.英语词汇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4]庄绎传.英汉翻译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5]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0.

[6]华泉坤 陈正发.外语翻译与研究[M] .安徽大学出版社,1995.

[7]欧阳利锋,徐惠娟.从文化语境角度谈语用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2,(2).

[8]朱跃.英语与社会[M].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李翔(1978-), 男,安徽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

上一篇:让学生大胆地说 下一篇:对于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出现两极分化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