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促进学校品牌建设的五大策略

时间:2022-07-27 02:45:07

ESD促进学校品牌建设的五大策略

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的首批示范学校,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自2005年参加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esd)以来,经过十年的研究实践和执着坚守,经历了从“初识ESD―走近ESD―走进ESD―ESD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形成”这样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可持续发展教育充满了理论自信和实践自信。

我校研究与实践体现“一题统领”的思想;通过“科研统管”的途径,落实“分项深入”的原则;思考“资源整合”的措施,达到“整体推进”的目的。其中,“一题统领”指的是我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总课题《以尊重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研究》。以此项课题为统领,使各部门思想统一,目标同向。“教科统管”指学校专门成立了教科室,负责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推动课题研究深入。“分项深入”指学校的各处室要围绕总课题,结合本部门的实际确定子课题。“资源整合”指由于我们各子课题与学校的总课题理念思想一致,在具体工作中,能够相互整合。“整体推进”指各部门虽然工作的内容不同,但大家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品牌特色的形成。

具体而言,我们采取了五大策略

将可持续发展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将可持续发展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效策略。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1.建立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006年,学校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校级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室。我们以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室为平台,建立特色学习型组织,成立了以学科骨干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研究共同体,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十年来,我们定期组织相关的理论学习,如“数学沙龙”“语文单元合作备课”等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把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过程看成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工作室理论学习、交流研讨、信息收集三项职能作用。使工作室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习中心、研讨中心、交流中心、信息中心,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进程。

2.编制与试行《学科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大纲》。学校教科室王主任组织课题核心组成员,从国家课程入手,挖掘教材中体现“四个尊重”(尊重所有人、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自然、尊重科学)的相关内容,找到渗透点,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渗透的时机和方法,组织课题交流研讨会,利用假期集中研讨梳理。自2005年下半年开始,在以史根东博士为首的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下,经过三年的“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这样一个反复学习修改的过程,编写成功了指导教师常规教育教学的语文、数学《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大纲》,《大纲》对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能力目标都做了明确解读,对课前的探究,课中的合作,课后的应用也做了明确说明,《大纲》成为教师学科落实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本工具书。

3.改变教学方式,开展可持续教学模式研究。我校在可持续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总体思路如下。牢记一个要求:尊重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明确两个目的:一是渗透核心价值观――尊重;二是强化基础―可持续学习能力培养。遵循四条教学常规:其一,引导学生课堂学习过程前移;其二,指导学生做好预习探究作业报告;其三,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评价与合作讨论;其四,鼓励学生关心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落实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前预习探究,明新知,巧质疑。第二阶段:课中合作探究,明方法,会合作。第三阶段:课后实践探究,重应用,提能力。

4.改变学习方式,编写与试行《学习探究作业本》。《学习探究作业本》是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在研制《学习探究作业本》的过程中,我们首先确定学习目标,这里分为三个目标,其一是知识目标,里面贯穿了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培养和基本知识技能获得。其次是能力目标,我们突出了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最后是价值观方面,我们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价值观培养。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2015年2月,研制编辑的《学习探究作业本》发到了师生的手中,为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

整体构建学校三级课程体系

我校为了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植根于师生内心,并逐渐的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围绕“四个尊重”,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引领,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科学规范的评价为手段,整体构建了学校的三级课程体系,全力打造尊重教育的品牌特色。

在国家课程中,努力寻找新课程改革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结合点,在学科教学中依据《大纲》和《学习探究作业本》,有效开展渗透式尊重教育。

在地方课程中,利用地方课程的专题性,通过专题教育活动进行体验式尊重教育。借助地方教材,挖掘、利用区域教育资源,在德育少先队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系列实践体验活动,在体验中丰富地方课程的内容,培养学生责任感及可持续的行为方式。

在校本教材方面,紧紧围绕“尊重传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深化尊重的教育。尊重学生的兴趣,寻找挖掘家长和社会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先后开设了书法、武术、陶笛、编织、剪纸、沙盘制作、象棋、十字绣等三大类20余门校本课程,构成本校的特色课程体系。每周四下午两节课后,学生们背着书包,兴致勃勃地去自己喜欢的兴趣社团参加活动。

实施以“四个尊重”为核心的系列教育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学生对尊重的理解和认识,主要来源于亲身体验。因此,我们按照“主体探究、关注社会、合作体验、创新发展”16字教育活动实验原则,组织学生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理解感悟。

1.以观察实践为主的“系列走进――”活动。“系列走进――”活动,是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探索,我们将该活动与综合素质提升工程相结合。走进社区、超市、高校、高科技园区企业、博物馆、科技馆、世界文化遗产等,通过“系列走进――”活动,激发起学生对社区、对家乡、对科技的关注与热爱。学生们走进社区宣传绿色出行;走进石油大学图书馆、实验室,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探究的渴望和创新的激情;走进十三陵,了解十三陵这个我们身边的伟大的世界文化遗产,等等。

2.围绕一年四个节,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我校根据四季变化制定了四个主题活动,比如三到四月是读书节、五到六月是艺术节、九到十月体育节,十一到十二月是科技节。在这不同的节中,组织学生开展不同系列的实践与展示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读书之乐,在欣赏中体会艺术之美,在锻炼中体会强健之爽,这创造中体会创新之趣。

3.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活动。升旗仪式是一个体现班集体、学校整体集体凝聚力的最好阵地,每周的升旗仪式让学生“每周一得”,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行为取向,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每周一升旗时间,每学期一个大主题,每次一个小主题,分别由班级承担,以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尊重教育为核心价值观的宣讲活动。

4.借助“仪式课程”,开展教育活动。学校的固定仪式很多,把仪式发展成课程,就赋予了仪式更深的文化内涵。所以,我校举行一年级新生的“入学仪式”、小黄帽“戴帽仪式”、少先队员的“入队仪式”,六年级毕业班的“毕业仪式”、清明节的“祭扫仪式”等,在不同的仪式中,使学生受到不同的教育和体验,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知识得以丰富,价值观得以提升,在活动中还学会尊重、学会感恩。

整体构建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思想的外在表现。它像无声的语言,无时无刻不在熏陶教育着学生。因此,对校园文化的设计,我们采取了“师生参与、专业设计、整体构思、分步实施”的策略,整体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我们采用立体设计,学习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学校的流动文化。设计分静态与动态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学习与交流结合的方式,通过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设计思路,让学生学习与实践结合,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目的是让学生不但在课堂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更要在环境中学习,通过环境的熏陶感染,让学生受到更多的教育,学到更广泛的知识,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形成立体的教育范式。

教学楼共四层,每个楼层一个主题。比如一层的主题是“尊重所有人”,主题色是橘色。橘色象征着初升的太阳颜色,象征着希望,成长。二层的主题是“尊重文化多样性”,主题色是黄色。黄色是中华民族最高贵的颜色,也是最辉煌、最明亮的色彩,是所有色相中最能发光的色彩,象征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和永久。三层的主题是“尊重自然”,主题色是绿色。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象征着健康,绿色,环保。暗示保护地球就是保护生命。四层的主题是“尊重科学”,主题色是蓝色。蓝色象征着向往与梦想。

我们本着“育人文本、彰显特色、节能环保”的原则,整体设计校园文化。比如楼顶的光伏发电已完成;雨水收集系统已完成;我们在此基础上还建了一个笔架山,坐落在翰墨飘香的喷水池中,形成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校门改造已完成、校史馆建设等正在完善中。

围绕三维目标抓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活动最终获得实效性的关键因素,也是学校教育持续改进最深刻的变革力量。教师本身的发展,不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我校主要通过育师德、强师能、健师心这三项措施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育师德――为人之师的根本。经学校教代会通论通过了《昌盛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昌盛园小学教师评价办法》《昌盛园小学奖惩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通过正面的引导、奖励,逐渐形成一种以尊重为核心的制度文化。每年的“六最”评选,即,最尽职的干部、最负责的组长、最出色的班主任、最优秀的学科教师、最佳师德模范、最满意的服务人员,以及每年的教师节表彰、宣讲,都会激励教师努力成为育人的楷模。

2.强师能――为人之师的关键。学校通过规划定向、专家引领、课题研讨、任务驱动、平台展示、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给想干事的教师以机会,给能干事的教师搭平台,给干成事的教师以奖励,促使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3.健师心――为人之师的保证。学校建立领导干部年级负责制、领导干部访谈慰问制、学校工会多彩活动制等,通过这种心灵的按摩、真情的问候、丰富的活动,使教工感受同事的真情、家的温馨。

通过十年的课题研究,我校着力培育的“尊重教育”办学特色日益凸显。我们提出并积极营造的“尊重―合作”的学校文化,我们所倡导的“合作育人、和谐发展,立足六年,着眼一生”办学理念和育人思想,伴随着科研实践的深入逐渐内化于全体师生的心中,外化于全体师生的行为中。

十年来,学校先后承办了“北京市可持续发展教育现场会”,北京市落实《北京市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纲要》区域推进策略现场会,昌平区书法教育现场会、昌平区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实验区启动大会,“为你而歌”昌盛园小学学生书画作品展等交流研讨活动。2008年,我校分别荣获首批“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校”和“节能减排示范学校”荣誉称号。2013年,我校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实验学校。

【王,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教科研主任】

上一篇:莫让因材施教变了味儿 下一篇:让学生享受阅读,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