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联合使用无创呼吸机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27 12:02:4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联合使用无创呼吸机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抗感染、平喘祛痰、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并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呼吸功能的锻炼。结果:治疗前、治疗后2 h,两组患者同时段血气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研究组患者pH、PaO2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功能锻炼;无创呼吸机;联合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7(c)-045-02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combined with efficacy

LI Yuanhang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Shekou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6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respiratory exercises combined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n patient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ethods: The patients of two groups were routinely treated by antibiotics, asthma expectorant, oxygen, correcting water and electrolyte disturbance, and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The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espiratory exercises together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changes in blood gas values had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between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2 h (P>0.05). After treatment 7 days, pH, PaO2 of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and PaCO2 of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spiratory exercises; Non-invasive ventilator; Joint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因气流阻塞、气道不畅引起的严重呼吸道系统疾病,严重者可能合并呼吸衰竭导致死亡[1]。目前较多医院临床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COPD的一线治疗工具,疗效可靠。呼吸机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也在积极的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改善与锻炼,为了提高这种改善能力,笔者选取本院2008年8月~2009年8月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联合使用呼吸功能锻炼,来通过实践检验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患者共56例,均为重度2型呼吸衰竭患者,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83岁,平均(69.2±5.3)岁;患者病程在12~46年。临床表现为发热、畏寒、气促、咳嗽、咳痰等。其中,9例出现双下肢水肿,7例电解质紊乱,1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分会制订的相关诊治办法[2]:①患者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加重,并出现发热、浓性痰等;②出现湿性音或肺实变体征;③中性粒细胞率超过80%;④X线或CT查胸片有斑状或片状浸润阴影;⑤患者未吸氧时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动脉血CO2分压高于50mmHg。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抗感染、平喘祛痰、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2~5 d患者情况无好转或加重后,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面罩由上海中山医疗科技发展公司生产)。上机前先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调整无创呼吸机参数,呼气压力8~20 cm H2O,吸气压力4~8 cm H2O,频率为每分钟10~16次,浓度40%~55%,辅助压力先从低水平切入,再逐渐调节到患者可以耐受的最佳水平。随时根据患者血气检测结果进行参数的调整。无创呼吸机使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约2 h,7 d为1个疗程。

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呼吸功能的锻炼。护理人员教会患者自行完成呼吸操,并在日常非呼吸机治疗期间经常进行锻炼。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式呼吸,呼吸体操,控制性深呼吸等。同时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常识及注意事项向患者宣教,引导其咨询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烟酒,坚持身体锻炼。

1.4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上呼吸机后2 h、上呼吸机后7 d的血气变化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资料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t检验,当P

2 结果

具体见表1。

如表1,治疗前、治疗后2 h,两组患者同时段血气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研究组患者pH、PaO2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COPD使患者的呼吸动力学机制发生了改变,造成气道通气的阻力加大,氧耗量增加,呼吸力加大,因这种过度的充气,患者肋间肌和膈肌出现动力不足,从而引起疾病。此种情况下,患者机体内的死腔不断增多,进而导致无法保持正常的通气量和呼吸频率,产生呼吸衰竭[3-4]。为减轻呼吸道的阻塞,同时尽可能改善患者膈肌及呼吸功能,临床常采用经鼻或面罩进行无创正压通气的方法,来提高氧通量,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在本组研究中,治疗后2 h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pH、PaO2值均有所上升,PaCO2值有所下降,说明无创呼吸机的介入起到了一定治疗作用。这与以往的文献报道也具有一致性[5-6]。

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界对COPD的不断深入研究,单纯使用无创呼吸机来提高患者呼吸能力和改善临床症状已经不能够满足于患者对恢复健康的迫切需求,急待一种或多种能够更快提高疗效的方法出现并付之应用,这也是本文中笔者选取呼吸功能锻炼与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的初衷。呼吸功能锻炼主要指通过护理人员的有效教学使患者学会如何通过自己的呼吸调节和训练来辅改善呼吸的不畅及呼吸能力下降等问题,配合呼吸机使用,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研究中发现,治疗7 d后,研究组患者pH、PaO2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呼吸功能锻炼的介入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气血良性值,为患者的康复加快了速度。

呼吸功能锻炼主要是在使患者充分了解COPD的基本情况及注意事项后,通过对腹式呼吸,缩唇式呼吸,呼吸体操[7-8],控制性深呼吸等的学习来自我完成各项动作的操作。通过这些动作,使患者的心肺功能获得主观及生理上的改善,减少了患者单纯性的对呼吸机的依赖,也能使患者对自身的呼吸功能情况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并不断的通过效果改善激励自己继续锻炼。

总而言之,呼吸功能锻炼联合使用无创呼吸机对于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具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更大限度的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速度,适合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黎毅敏,罗群.无创正压通气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0):726-72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3]张波,高和.实用机械通气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16-319.

[4]邹正秀.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呼吸衰竭30例疗效观察[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30(2):143-145.

[5]Levy M,Tanios MA,Nelson D,et al.Q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do not intubate orders treated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ion[J].Crit care med,2004,32(10):2002-2007.

[6]刘和平,瘳志恒.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20(6):82-85.

[7]苏温兰.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42例患者的护理[J].重庆医学,2010,39(11):1468-1470.

[8]邱海波,反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不宜常规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J].中国危重急救医学,200,19(2):125.

(收稿日期:2011-03-2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重组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 下一篇:血液透析间期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