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名词短语结构和DP分析法的研究

时间:2022-07-27 08:35:32

汉语名词短语结构和DP分析法的研究

摘 要:本文试图以Chomsky提出的普遍语法为理论指导,运用X标杆理论中的DP假设,分析汉语名词短语结构的句法特征。通过综合与比较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分析过程中作者除了探讨汉语名词性短语的分类与研究方法之外,还指出了DP分析法的局限性。

关键词:汉语名词短语结构 DP分析法 数量词短语(NumP)

一、引言

根据Radford(1997)的观点,名词性短语原则上是指包含一个名词的短语。然而在限定词短语(DP)假说中,所有的名词性短语都是以限定词(D)为中心词的最大投射。在DP分析法中的名词性的短语的内涵有所扩大。它不仅包括以名词为核心的名词短语,即传统的NP,还包括不以名词为核心但句法上表达相当于名词的结构,如汉语中的“的”字结构,还可以包括单个名词或名词性代词构成的单位,如“我们学校”、“学生们”等。

本文是从DP分析法的角度,运用X-标杆理论对比汉语与英语名词性结构的异同,以及DP分析法在汉语中的应用。

二、有关名词性短语的分类

就目前关于名词性短语的研究成果来看,名词性短语的内涵不断扩大。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1)限定词+名词。如:一篇文章,a book等;

(2)光杆名词。如:同学们, elephants,milk等;

(3)指称代词+名词。如:这本书,我的,this student,this等;

(4)量化代词。如:三个学生,all students等;

(5)名物化的词组。如:非常的痛快,the+形容词等。

关于(1)中的名词性词组,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它是以名词为中心的词投射而成的。A book的结构层次应该分析为[NP[D a [N book]]]。其中,D是NP的一部分。

关于(2)中的光杆名词,何元建(2000)曾对汉语中的零限定词短语进行过深入探讨。该文指出,有指光杆名词在结构上是一个零限定词短语DP,而无指光杆名词在结构上是个名词短语。Radford(2000)从空限定词的句法特征等方面论证了DP假说。他认为,光杆名词中的这个空限定词是中心词,投射出DP。

关于(3)中,生成语法中,限定词语类中的指称代词分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两类。熊仲儒(2005)对这类名词性短语进行了探讨,并认为人称代词可以充当DP中的核心D。

关于(4)中的量化代词+名词,有的学者将它与(3)合并为代名词的名词性短语。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英语只有数词少有量词,而汉语则通常是数量词同时出现),使得汉语名词性短语的结构分析更为复杂。

关于(5)中的名物化词组,程工(1999)认为,英语中the+ 形容词类似于汉语的形名词结构;夸克(1989)在讨论短语的形式与功能时,也认为the+形容词结构也属于名词性短语。他指出:名词短语的中心词也可以是一个代词或者一个形容词:the poor,the unemployed等。

以上通过综合与比较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明确了名词性短语的研究范围,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目前,国内学者们对(3)、(4)、(5)类名词性短语结构越来越关注。

(一)有关名词性短语的研究方法

上一部分分析了不同种类的名词性短语,这一部分将探讨这一语法结构的研究方法。目前国内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NP分析,DP分析和QP分析。其中,NP分析是最传统的分析方法。它将名词看成是以名词为中心的短语。其模型为(a)。

DP分析是由Abney(1980)提出的,在DP分析法中,名词短语被看成是以限定词为中心成分的限定词短语。它的模型为(b)。

当名词短语中有数词时,名词短语的中心结构是由数词充当。这就是QP分析。其模型为(c)。

用NP分析只能解决(1)类名词性短语,即限定词+名词。在图(a)中,XP对应的是D限定词,N对应的是名词。而在对(2)、(3)类名词短语进行结构层次划分时,DP分析法则凸显了自己的优势。将短语中的限定词作为中心词则能解决此问题。DP假说是在NP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短语结构。例如:

在英语中除了代词能做限定词之外,量词同样也可以。若名词性短语中出现量词,则需要对DP假设继续进行更新。但是数量词+名词的结构是在DP假说的前提下进行修改的。例如: 这三个学生。

(二)DP分析法存在的问题

DP分析法在分析名词短语的同时也反映了限定词的内在功能。由于英语中的名词性短语结构的确定性(definiteness)和不确定性(indefiniteness)都是由短语中的限定词决定,以限定词为中心语的DP分析法直观地表达了短语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DP分析法被认为是目前分析英语名词短语结构的最佳模型。但是它在汉语中的应用却遇到不少问题。

1.人称代词+名词的歧义现象

郑霞娟(2007)在文中提到,英汉语中的这类结构在语义关系上并不完全对应。英语中的这类机构要么表示领属关系(如our students),要么表示同位关系(如we students),但是该类结构在汉语中则可表示双重关系(如“我们学生”,既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学生”表示领属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学生”表示同位关系)。

2.“的”字结构的歧义

对“的”字结构的句法分析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汉语语法家包括英语语言学家在内的学者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却始终为得到圆满的答案。

Carnie(2008)在Syntax :A generative introduction 一书中介绍DP假说时用所有格’s来验证DP理论的合理性。英语中的’s是限定词,是DP短语的中心词。若将此理论应用于汉语,对应的汉语模式则为“NP的NP”。“的”字是短语的中心词。程工(1999)把动名词和形名词中的“的”视为格标记,就如Carnie所举的例子一样。陆俭明(2003)认为,“NP+的+VP”中的“的”是构成“的”字结构的中心词,是一个结构助词。司富珍(2004)认为,“的”字具有三种语类特征:“的1”具有副词性语类特征,“的2”具有形容词性语类特征,“的3”具有名词性语类特征。

上述的研究集中于“的”字的机构,而忽略了它的句法功能。我们的观点是:汉语“的”字的功能是双重性的。即可以作为标句词,相当于英语中的that,也可以充当格标记,相当于英语里的’s。

由此可见,将英语中的DP分析法应用于汉语中的“的”字结构时,汉语的结构情况呈现出复杂的局面。

三、结语

本文首先介绍了名词性短语的概念,并在第二部分对汉语名词性短语分为五大类,明确了名词性短语结构的研究范围。在Chomsky 的普遍语法指导下,将英语的X标杆理论中的DP假说应用于汉语的名词性短语中进行分析。再次,作者归纳了名词性短语结构的三种研究方法。从最初的NP分析,到后来的DP分析法,最后通过QP完善了DP分析法。通过举例和树形图,比较并阐明三种研究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作者就DP分析法在汉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汉语中的“的”字结构和人称代词+名词的结构式比一般的DP分析要复杂得多。

参考文献

[1] Abney,S. P.The English Noun Phrase in Its Sentential Aspect[D].MT,1987.

[2] Andrew Carnie.Syntax:A Generative Introduction[M].Blackwell,2007.

[3] Radford,A.Syntax: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 Quirk,R,et al.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苏州大学《英语语法大全》翻译组,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 程工.语言共性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 陆俭明.对“NP+的+VP”结构的重新认识[J].中国语文,2003(5).

[7] 司富珍.中心语理论和汉语DeP[J].当代语言学,2004(1).

[8] 熊仲儒.以“的”为核心的DP结构[J].当代语言学,2005(2).

[9] 杜慧颖.汉语名词短语结构的NumP和DP分析[J].福建外语,2000(4).

[10] 郑霞娟.基于X-阶标理论的DP分析法与汉语名词性短语结构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上一篇:民俗对城市旅游产业的影响 下一篇:“调度”在舞蹈创作中的合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