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拳发展的历史流变

时间:2022-07-27 07:58:49

浅谈长拳发展的历史流变

长拳一词对于武术界人士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但令人可悲的是,有些习武之人对长拳的理解存在很大的误区。纵观长拳的发展历史,长拳有着自身复杂的体系,因此会出现当今很多人不知自己所演练的拳种属于哪一类,或出现张冠李戴的用词错误。了解历史,认识现在,展望未来,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任何时候都不应忽视的,对于长拳而言更应如此。了解长拳的历史及其不同时期下长拳的发展现状,可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长拳的变革,把握长拳演变的规律,利于长拳的常规发展,使其今后发展不偏离正常轨道;还可根据长拳发展规律更好地指导我们演练、创编长拳套路,制定武术竞赛规则。

长拳一词最早出现于明清时期,即明代抗倭将军戚继光曾在所撰的《纪效新书》第十四卷《拳经捷要篇》中指出,古今拳家,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等,至此以后长拳便流行于世。另外据说戚继光为人正直、勤奋好学、虔诚谦虚,广拜为师,吸收了各家武术拳派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创编了长拳。其长拳表述为:“学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腿可飞腾,而其妙也;颠翻倒插,而其猛也。知当斜闪。故择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势,势势相承。”可见,当时长拳已具有身法轻灵、步法稳固、腾空挪转的技术特点,也隐含了其动作舒展大方的技术趋势。这也吻合所谓的长拳相对短打而命名的,长拳的长是相对于短打的短而言的。

现代武术中常用的长拳是沿用明清时期所谓的长拳风格,但这时长拳已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有形象明确的对象,即将查、华、炮、红等具有动作舒展大方、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等共同特点的拳术统称为长拳。由此可见,现代武术中的长拳从技术内容、运动形式到名称选用都是借鉴明清时期的长拳。现代长拳是在借鉴查、华、炮、红等拳术的基础上根据长拳自身技术特点构编而成的。因此我们在构思套路内容时,可借鉴查、华、炮等拳术的技术风格,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套路“艺术化”趋势的延伸,在此想说的是,长拳的演变规律已初见端倪。

到了20世纪50年代,根据武术自身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原国家及其组织机构或有关部门统一编制了规定套路,分为甲、乙组和初级套路,在此基础上青年长拳问世,致使长拳技术的特点进人了规定套路的体系中,从侧面可反映出长拳在一定程度上其运动形式、动作规划指标等具有了可比性,也为长拳纳入正式比赛,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时期的长拳虽没过于论述到其技术特征,但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期的长拳是沿着明清时期长拳固有的技术特点而发展的,没有脱离长拳技术发展的本质性。

1959年,第一本武术竞赛规则诞生,起初起草主要以长拳、太极拳、南拳为主要比赛内容,为了使其具有可比性、观赏性,对长拳、太极拳、南拳等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其逐渐形成了以竞技为主的自选类项目。长拳借助比赛的平台,使其更有影响性、权威性。这时人们常使用的名词是自选长拳,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长拳,因此自选长拳一词风靡起来。武术竞赛规则对自选长拳的规定动作数量、组别、规格和完成时间做了统一要求与严格规定。如自选长拳至少包括拳、掌、勾三种手型,弓、马、虚、仆、歇五种步型等,使其长拳在动作结构、布局、编排等上有了很大突破与创新。1973年第三个武术竞赛规则明确提出了武术套路运动应向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1996年的竞赛规则对指定难度动作与难度创新动作的规定及其2003年第八本(试行)武术竞赛规则对难度分级等化的细化规定,使其长拳套路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但全面观察长拳的套路,反映出长拳并没有脱离自身技术的发展规律。

以上简谈了长拳发展的历史演变,纵观长拳的发展史,可归结出长拳运动的发展规律,即舒展大方、灵活多变、起伏转折、蹿蹦跳跃、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等。因此长拳在今后无论怎样变革,都会必定沿着自身的规律发展,因此在编排长拳、制定今后长拳竞赛规则时,应以长拳自身具有的规律作为指导。

上一篇:建立武术博物馆的意义等 下一篇:公立医院改革涉入核心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