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时间:2022-07-27 07:37:51

浅谈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建筑成为城市建筑的主体,人们对高层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高层建筑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高层建筑整个结构较为复杂,施工周期长,因此对于高层建筑的工艺及控制措施也就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必须对于其工程质量的控制加以研究。本文就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一、高层建筑的特点

想要确保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必须首先分析和研究高层建筑的特点。通常情况下,高层的主体规模较为庞大,楼层通常在9层以上,其功能和建筑内部系统都较为复杂,对施工方的建设水平要求较高。高层建筑主要有以下特点:

1、规模大,成本高

高层建筑的质量取决于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和施工周期等因素。因为高层建筑面积较大,需要周密的计算,做好预算,确保施工技术的质量。与此同时,因为施工周期较长,因此需要统筹好各部门的施工进度,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计划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在考虑高层建筑的地基是否坚固的同时还要考虑其综合利用的问题,如考虑地下层的设置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也不能只注重地标建筑的施工还应更多关注地基的施工,因为地基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施工。

2、建筑高、施工技术难度大

高度大是高层建筑最大的特点,随着高度的增高,风速,温度等各种因素都在挑战着工程的极限。除了自然因素,建筑的外形也影响着施工,在保证建筑造型的同时还得考虑各种自然因素,这就更增加了施工的技术难度。其次,高层建筑的功能较为复杂,除了为满足建筑本身的功能外,还需考虑其内部功能设施,如电力系统、排水系统、空调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则更增加了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

二、高层建筑项目施工技术的关键点

1、混凝土筑造高层建筑的施工要点

在筑造高层建筑物的施工中,混凝土技术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技术之一。由于建筑物的楼层众多,项目施工需要经过漫长的周期,而通常在开工之前就会先准备好混制水泥混凝的原料,这些原料需要在仓库中屯放很长一段时间。随着周围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水泥原料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发生变质反应。在筑造高层建筑物时,应该按照建筑物的实际用途来决定配置混凝土的原料比例,按照比例来购买制作混凝土的原料,这样就不会浪费成本预算,同时也可以减少原料过期的情况。要按制定的混凝土原料比例,来筑造建筑物墙体,才能提升混凝土的质量,确保墙面平衡稳固。

此外,在混凝土筑墙施工中,泵送是十分关键的一项技术。通过泵送技术,可以把混合好的混凝土材料经由升降设备传输到高空作业点开展技术施工。在实际制作混凝土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纵使控制好了制作混凝土的原料比例,施工操作也完全符合规范标准,制作出来的混凝土也仍然无法达到项目建筑物建设需要的强度,这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2、建造高层建筑内部钢筋结构的技术要点

建筑物内部的钢筋结构是支撑整个建筑物体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必须控制好钢筋吊装、衔接以及安装等施工步骤。在实际高楼筑造施工中,需要运用大量的钢筋和钢板才能确保建筑物坚固耐用。

进行钢筋结构施工需要控制好以下三点:①开展钢筋结构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熟悉建筑物的设计图纸,了解建筑物整体需要使用的钢筋数量和钢筋的强度,还要全面把握楼房的结构,分析整个结构中哪里是最主要的施工部位。要注意检测钢筋质量,排除品质不达标的钢材,确保建筑物的施工质量。②在绑扎施工时,要严格遵循绑扎的标准操作方法,让钢筋材料黏合得更紧密,确保建筑施工的高效可靠。③将钢筋插入梁柱时,要控制好操作步骤,确保操作与施工标准相符,防止因人为因素出现落低情况,详情见图1。

3、勘测基坑深度的技术要点

楼能盖多高首先要看地基有多深,打好地基是建设高层建筑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精准地勘测出地基的深度。要勘测地基土层的结构,然后按照深度来开展建筑物的桩基施工。当前,运用预制桩方法可以大幅提升承载基桩的承重能力,但运用这种方法来提升基桩的承重能力会浪费大量的钢材,造成预算超支,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巨大的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必须探索出一个既能有效提升项目质量,又能节约成本、减轻噪音的施工技术方法。

如果项目工程选址处的地质结构较为复杂,就需要按照工地实际地质情况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若基桩埋置过深,会加大项目施工的困难。在挖掘地基时,可以选择沉箱或沉井技术方法,详见图2。

二、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做好高层建筑的“三线控制”

首先是要做好高层建筑的垂直度的控制,垂直度控制是高层建筑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保证高层建筑质量的基础。为了控制好建筑大楼的垂直度,必须按照大楼的柱网的分布情况来设计大楼,先确定大楼边角柱的位置,当安装角柱模板时应该沿着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当垂直度达到符合要求时,要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等到四角柱拆模以后,以这四柱为基线,控制正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其次,应用激光铅垂仪对过程中的垂直度进行控制,选择四个合适的位置作控制点,做好平面控制。对于轴线的控制应该注意轴线的传递,我们知道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层和脚手架同步向上,结果就是导致一些的基准点无法引测,所以在对2层以上的楼面进行施工时,以一层楼面的基准,在每一层楼面上都设置好方洞,然后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最后采用钢尺和经纬仪进行轴线的矫正。

2、做好高层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控制

对于混凝土配比的选定,首先应该根据地区市场原材料进行不同配比的实验,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能够及时地进行配比调整。在实验室内进行配比的时候,应该根据含水率和含泥量进行配比调整,目的是为了确保实验室配比的实际通用性,在高层建筑的具体施工中,要加强原材料的控制,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避免出现砂石级配不良。加强高层建筑养护,一般而言,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这种混凝土不仅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而且能够使建筑施工的周期缩短,但是即使在控制非常严格的情况下,也偶尔会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后果,所以应该加强高层建筑的养护。还应该注意加强混凝土强度的评定工作,并不是试块的强度大于设计强度就意味着试块合格,一定要剔除那些试块制作不规范的现象,对混凝土进行严格控制。

3、做好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

首先是做好基坑支护的安全管理,在基坑开挖前,就应该根据土质情况、环境等确定支护方案,避免施工中出现异常情况。其次做好脚手架和防护的安全管理,充分计算后确定高层建筑的脚手架,根据施工工艺编写脚手架施工方案。做好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写,我们知道施工方案包括制作前的设计、制作以及模板的安装和拆模等等,针对混凝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季节性措施,做好支撑系统,严格计算,详细绘图。严格按照方案程序进行模板拆除,先支后拆,首先拆除非承重的部分,对于混凝土成品应该注意成品保护,拆除时设专人监护。

结束语

高层建筑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更加广泛,想要在高层建筑施工质量上进行有效控制,就必须在施工过程中遵循规则,认真执行规范,按照工程的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编制有针对性的方案,从而避免质量事故等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令波.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9).

[2]周建平.浅谈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重点[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10(08).

上一篇: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研究 下一篇:浅谈建筑施工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