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职生的内心世界

时间:2022-07-27 07:33:05

走进中职生的内心世界

中职教育的“入口”不是研究“怎么教”“怎么管”,而是探寻“是什么”。

了解孩子的深度不同,看孩子的角度就不同,对待孩子的态度也会截然不同。

一切教育皆有线索,用心去悟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人们习惯于把不听话的孩子比作“牛”,也常把教师这一职业比作“放牛娃”。事实上,放牛这一职业有两大基本任务:一是“养”,二是“管”。所谓“养”就是“养膘”,即把牛牵到野外放风,让牛边活动筋骨边补给养分;所谓“管”,是指要看住牛、约束牛,不让它有机会与别人家的牛打斗或偷吃农作物等。

中职教育也是如此,“养”有养的技巧,“管”有管的门道。只要明白何为“放牛”,如何“放牛”,就能真正走“进”中职生,彻底根除教育中遇到的那些难题。

找准入口,走对门

在走访了全国200多所中职学校、调研了数以千计的一线班主任之后,我发现很多教师常常“想要”却总是“要不到”,正是因为没有找到“入口”,就急于去“作为”。当一个教育者的心思完全偏向于“一定要有所作为”时,就会搜肠刮肚地去寻思“该咋办”(即在如何提高教育技术上耗尽心血),往往最后只有一个结果:看到孩子的每一个不良症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像割肿瘤一样把它割掉,而一旦这个“肿瘤”再次复发时,却又束手无策了。

其实,中职教育的“入口”不是研究“怎么教”“怎么管”,而是探寻“是什么”,即了解孩子的习性、天性和悟性,从生命的发展规律出发,顺其自然地激发他们生命中本来的潜能。这才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若绕过它而追寻“怎么办”,则很可能永远没答案。

生长在农村的人都知道,一个以砍柴为生的樵夫,只有在弄清楚了要砍的是柴棍子还是茅草的前提下,才知道要带什么刀、用何种技术。现实中,老师们碰到的那些不爱学习、不听话的孩子,可能只是“茅草”,只需带把镰刀并耐着性子慢慢割就可以了,可一些老师却准备了一把勾刀并将其视作“柴棍子”而拼了命地砍,怎能不累?又何来效率?

更何况,柴棍子和茅草是看表面就可分辨出来的,而我们的学生虽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实际上他们的成长背景及不爱学或调皮捣蛋的原因是千差万别的。因而更要先识别他“是什么”。99%的问题,当知道“是什么”时,“为什么”“怎么办”也就有答案了。所以,中职教育者的正确出发点,应该是用心去感受我们的工作对象究竟“是什么”,因为这才是一扇“正门”,一扇“初始”之门,一扇“必经”之门。

用心聆听,把准脉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孩子常常会心无所属:被“关”在学校时,他们讨厌我们的“规则”教育;而到了周末或节假日,他们又不知该到哪里去,该做些什么。以至于没放假时盼放假,放假时又盼着上学。问其原因,他会无精打采地说:“老师,在家待着实在没劲儿……”

对此,我常想,他们为何不快乐?是有说不出的苦衷,还是患了什么疾病?我们又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其实只要用心聆听,仔细分析,就能明白孩子的内心活动:在学校“没劲”,是因为学习基础差——缺信心;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动力;教育形式太枯燥——缺兴趣。而在家里“没劲”,则是因为缺少“亲情”。

“中职学生厌学与流失课题组”在部分地区调研发现,在中职学校学生中,农民的子女或低收入的工人家庭子女的数量不仅远远超过普高,且父母双方或一方长年在外打工的孩子占了一半以上,经济欠发达地区有可能还要超过这个数。

从表面上看,这群孩子大多也是独生子女,衣食无缺,“吃吃嬉嬉,国家救济”(人人都有国家资助)。而实际上,由于他们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他们连听唠叨的机会都很少有,更谈不上拥有严格的管带和亲情的呵护。因而这些孩子的心灵极为空虚,生活没规律,许多时候他们既不知该爱谁,又不知该恨谁。家对于他们而言,“不是家不好,而是家里大人都不在,实在没意思……”对于读职校而言,“不是我要来,而是我无奈”“不是我不想学好,而是我反正都这样了呀……”这才是孩子总说“没劲”的根源。

既然中职学生会得“没劲症”有因可循,那么男孩子为什么总爱捣蛋的原因也能分析得知。学过心理学的老师应该知道,大部分男生淘气是出于本能。正如美国著名的男孩教育专家杜布森博士所说:“男性身上的素、血清素和扁桃体等三种生物激素,决定了男性的气质为什么与女性生来不同。素是男孩好动,好与人争强,敢冒险,渴望成为最强壮、最勇敢、最坚强的男子汉的重要原因。青春期以后,男性身上的素是女性的15倍。”

当懂得这些道理后,老师就不会惧怕男生瞎闹腾了,就会认为“这样的男孩才像男孩”,会在如何教会他们驾驭自己的攻击性上大做文章,而不是竭力去消灭男孩的攻击性。所以,只有对学生的特点、特质进行深度研究,找到“为什么”,并将他们这些看似令人闹心的缺点,往正确的方向引导,才能帮助学生走出“迷途”。换句话说,懂孩子的深度不同,看孩子的角度就不同,对待孩子的态度也会截然不同。

对症下药,显成效

尽管就普遍现象而言,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行为习惯也多有偏差,但是“差秧也能长出好谷子”, 一切教育皆有线索,关键是老师如何对症下药。

其一,不要给正在成长的孩子“盖棺定论”,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品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散发出来的味道。就招生而言,时下的普高好比闹市区的“热面馆”,而职校却形同一家荒郊野外的“冷馍店”。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明白“剩”与“差”是两码事。“剩”下的这批孩子,他们并非因为有什么缺陷,也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商有什么问题,或是在体能上差人一截,更不是因为品行没达标,而是现今“升学战”的规则对这批孩子并不利——只拼学习成绩,其他忽略不计。况且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只有老师一视同仁,学生才会自发地尊敬老师。

其二,面对学生的“反常期”,要忘却自己的教师身份,“闭上唠叨的嘴”。我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大约在每年的9月至11月,很多新同学的言行举止都会比较反常,有些人成天心神不宁、怨气连连;有些人看啥都不顺眼,总是没事找事瞎闹腾;还有一些同学像个愣头青,总要与老师对着来。这种现象好似瘟疫,蔓延的速度之快、对班风学风的影响之恶劣,往往会令许多年轻老师感到难以招架,甚至连一些经验老到的老教师也大呼“头疼”。面对这群“反常”学生,教育的“绝招”有两个:

忘了“我是教育者”。孟子曾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这句话可谓金科玉律。如果教育者真的能忘了“我是教育者”,那就会忘了“我必须立威”,而一旦放下了“立威”的念头,就不会疾言厉色,孩子们也就不会觉得你高高在上、不可亲近了;也只有当他们不厌烦你并亲近你时,对立的情绪才会渐渐淡化。若能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对他的“不乐意”和“不满意”表示理解,或者对他的牢骚满腹先采取跟进的方法,站在他的立场上也大发牢骚,然后再因势利导,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因此,与这类孩子交流沟通时,好比两个齿轮在啮合,常用“我们”,就等于往两个齿轮间滴液,而常用“你们”,就等于往两个齿轮中添沙子。

闭上“唠叨”的嘴。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教育之所以效率低下就会发现,我们只知道用话语和所谓的道理来教育学生,却忘了一切教育的基础是“心”的感应和感悟。当孩子的心能感应到你对他很在乎时,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当他觉得我们与他接触过的其他教育者不同,不仅没架子、好相处,还处处为他着想时,他对现实的不满就会慢慢平复;当我们还能设身处地地为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他也就会更加佩服你。而一旦他认可了你之后,你再与他讲道理,这个理就能真正说到他的心坎里。

其三,遵循“等待”的教育规律。孩子的成长与植物一样,是有其自身的生长周期、生长规律的,是一个缓慢的、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特别是对那些精神力较弱、自信心缺失的孩子的教育过程,更是一个在等待中“期待”,同时又在期待中“等待”的过程。

必须明确的是,所谓“等待”,并非指让老师们抱着“天不下雨,人力何为?”的消极思想去等待,也不是像某些懒农“人在家里打麻将,任凭麦子自生长”那般的不作为,而是希望教师向懂得科学种田的农民学习,遵循“三分伺候七分等”的自然生长规律。

作者以为,“等待”无疑是一招妙棋。那些常被我们认定为“特难教”的孩子,可能暂时还没懂事,或者是他们的成长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有时还需要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生活,甚至去碰碰“钉子”。也许老师越刻意去教就越无效,而在某个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变故或被“钉子”碰得血淋淋时,却能使他骤然醒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此,教师要换个角度,摆正位置,不浮躁、不懈怠、不盲目地对待这些孩子。在愁眉不展时,多等等,多看看,不要刻意地去“教”;也不要不顾及孩子是否愿意接受而“硬教”;更不能明知他“反抗”了,还要把他绑起来,强迫他接受“教”!

总而言之,如果看到孩子们精神状态不佳、行为不良或无心向学时,先别急着去“治”,而是应该“停”下来思考这些现象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然后在适当的场合,用合适的语言点拨或提醒。当他们有些许变化时,更要及时地肯定、赞扬,为他们注入正能量。如此,让“教”与“被教”者都感觉不到这是“教育”时,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就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了。

作者简介:

余国良,曾任衢州市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管学生教育工作。现为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副校级协理员,兼任中国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中职师资培训讲师,浙江省技工院校德育讲师团成员。由他牵头实施的“五声教育”与“五自管理”研究成果,获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二等奖。2010年被评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现在全国各地讲学达270余场次,反响强烈。他所撰写的《爱与智慧——中职学生教育密码》《看着你飞向幸福树——与中职学生的心灵对话》等已成为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学用书。

上一篇:感恩要从当下做起 下一篇:激发学生内在动力,教会学生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