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学案指导学生的自学

时间:2022-07-27 07:15:27

如何利用学案指导学生的自学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强调“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可见,一个人仅靠学校一次教育已经远远不够,要接受终身教育。而要想终身学习,学会自学是关键。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学,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不被社会所淘汰。每位教师都有责任指导好学生的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如何指导学生的自学?我们学校在两年前开始要求每位教师尝试使用学案指导学生自学,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起步阶段,学案编写得很简单,只有学习目标、重难点、学习过程。比如,我所教的思想品德初一下册第十五课第二框《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的学案如下:

15.2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犯罪。

3.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预防犯罪。

学习重点:目标2

学习过程:

1.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2.为什么说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3.青少年怎样预防犯罪?

这份学案,只是关注了学习的目标、重难点,让学生明确自学任务和方向。

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我发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那么学案如何编写才能更加有助于指导学生的自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都知道: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不仅仅是学习目标明确与否的问题,还有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问题以及教师对他们是否真心的关怀与激励的问题,他们之间都是一连串的条件反射,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会影响学习的质量。我想,利用学案指导学生自学时,是否在让学生明确自学的目标、重难点之余,还要让他们明确采取什么方法、以什么态度自学?要养成什么样的自学习惯?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对他们无时无刻的关怀与激励?也就是说学案中是否还要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指导?是否还要体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与激励?

通过不断的反思实践,在编写学案的过程中,我逐渐注意到了对以上问题的处理。还是拿《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这一课题来举例:

15.2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自学目标:

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犯罪。

3.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预防犯罪。

课前准备:(查一查)阅读有关法规,了解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实施哪8种犯罪会受到刑事制裁,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有犯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自学重点:目标2

自学指导:(自学时间:请用20分钟的时间完成下面问题。)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58页~61页内容,对照学案上的问题,大字部分精读,小字部分速读,自己不会的问题,上课时同桌或学习小组可讨论,找出相关答案,并用铅笔做好标记或记录。

上课前,课代表收齐,交给老师,老师会检查自学情况。

学习过程:

1.阅读教材P57~58材料,思考以下问题:(温馨提示:只要你认真用心去读,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就会有所收获!永远都要坚信自己才是最棒的!)

(1)魏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2)上述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2.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温馨提示:遇到困难想办法克服才是生活中的强者!)

(1)什么是法律?

(2)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3)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自学提示:区别可参考58页相关链接,在阅读此相关链接内容时,还要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

①区别

②联系:

③请你认真思考:为什么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④试一试:请你举例说明,“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3.遵纪守法,防微杜渐(温馨提示:请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相信你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为老师知道你们都是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努力!)

(1)看一看 教材P59漫画材料说一说:

①若遇到漫画中的这些情况,自己会怎么办?

②有人说“偶尔做一次也没有什么”。谈谈自己的看法?

(2)要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阅读教材P60相关链接,了解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哪些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3)(在教材60页做好记录)

想一想:在我们周围同学身上存在着哪些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

议一议: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危害?

做一做:自己打算怎样帮助他(她)?

(4)请你思考:青少年应该怎样预防犯罪?

4.理解记忆带特殊符号

的问题(温馨提示: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得到!加油!)

这份学案和以前的学案一样体现了对学习目标、重难点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以下几各方面的指导:

第一,增加了学习态度的指导。比如,学案中“认真”“努力”“不怕苦难”等词语的运用,都属于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指导,能够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培养仔细认真、勤奋努力、不怕苦难的学习态度;“自学时间:20分钟”,能够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提高效率的态度。中国足球队前教练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切”,聪明学生与普通学生的不同,看似方法的差异,实则是学习态度的不同。学习态度影响着学习效果,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增加了学习习惯的指导。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我给学生编写的学案都是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上课前完成。最初,学案发到学生手里,有的学生也不根据学案自学,甚至个别学生把学案弄丢。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保质完成学案,培养自学的习惯,我在学案中增加了“上课前,课代表收齐,交给老师,老师会检查自学情况”这一要求,来督促他们按时自学。检查学案的完成情况,也能够令我讲课时知道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做到有的放矢。没有自学习惯的同学,我总是每一个都要单独再叮咛,提醒他按时自学,并且叫他把完成的学案亲自交给我。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说过:“习惯是在生活过程中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做事没有常性,缺乏稳定性,所以对他们来说,只有严格要求,反复强化,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才能形成一贯性、稳定性的习惯。我们的学生的才会主动地去自学,在自学过程中按照老师的要求,培养仔细认真、勤奋努力、不怕困难、讲求效率的好习惯。

第四,增加了对学生的激励性语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费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使用激励性语言能够有效地给学生以勇气和自信,从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自身潜能。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当然包括学生的课前预习,在编写学案时,我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学生利用学案自学的每一个阶段我都增加了温馨提示语,也就是对学生的激励性语言。比如:“遇到困难想办法克服才是生活中的强者!”“请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相信你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为老师知道你们都是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努力!”等等。采用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尝试中自学,在尝试中体验成功,由成功的喜悦所引发的激励机制会促使学生具有更强烈的自学动机,产生更大的自学兴趣,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的自学效果。

一年多以来,我一直坚持使用这样的学案让学生坚持自学,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我所教的学生在这一学科都养成了自学的好习惯,学会了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利用学案指导学生的自学,既要有自学目标、重难点的指导,又要有自学态度、习惯和自学方法的指导,也就是要全方位指导,同时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诚挚的关怀与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一个消极的接受者变成一个积极的探索者,自学能力才会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第十二中学

上一篇:浅谈立定跳远的教法技巧 下一篇:如何做好一名小学艺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