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信息分享角度关注网络道德建设

时间:2022-07-27 03:20:25

从网络信息分享角度关注网络道德建设

摘 要: 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在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种种弊端,尤其是关于网络道德失范及网络犯罪的报道,更让人们越来越关注网络道德问题。已有的研究主要探讨网络道德的负面影响,关注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形成原因。本文作者拟以网络信息分享的积极行为为切入点,从正面角度探讨网络道德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对网络道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网络信息分享 网络道德 建设

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人们开启了崭新的数字化时代,目前网络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2009年1月1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宽带网民数达到2.7亿,国家CN域名数达1357.2万,三项指标继续稳居世界排名第一。同时,随着3G时代的到来,无线互联网将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趋势。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自身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我们必须科学地对待网络的正反两方面作用,客观看待不足。我拟从信息分享的帮助行为中探索网络道德的积极内容,期望从正面的角度对德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网络道德的内涵、特点及基本原则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具有引导性、约束性、普遍性等特点,是人们理性表现自我行为的内在信念和行为习惯。网络道德,即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和现实道德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一方面代表了现实道德调节和规范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又具有许多个性化的特点。如多元性、开放性、自主性、自律性,等等。

网络道德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可能有不同的界定,但总的基本原则是具有一致性和共通性的,美国计算机伦理学会指定的十条戒律,加以总结可得到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无害于他人,要避免自己的网络行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带来危害,这是最基本的自我约束要求。其次,遵守法律规定,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肖像权、隐私权等合法权利。最后,保持理性态度,理性的对待网络信息,理性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理性对待网络情感,避免冲动下产生过失。

二、网络中信息分享的表现和主要特点

网络环境中存在大量信息分享的帮助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对于积极有利于他人而对自己不能带来收益的行为都界定为帮助行为。帮助行为是个体道德高尚的表现,体现了无私和奉献的价值取向。

在网络环境中主要的帮助行为表现为信息的分享和支持。主要有以下几种信息分享的方式。

专业资料共享的互助平台,主要包括各种考研论坛,资格证考试论坛,科学松鼠会,等等。这些平台上具有共同目标的网民会交流经验和共享资料,体现了一种分享的道德性认同。这种行为体现了互惠的价值取向,即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希望共同达到目标的积极愿望。在专业资料的共享中,一般采用无代价下载的方式,也有部分网站选择扣除一定积分下载的方式,总之对于非经营者而言的普通参与者来说,上传资料为他人学习交流提供方便就是帮助行为的体现。这种分享可以不断地丰富网站资源,进入资源不断扩展的良性循环。

资源支持下载的平台,无论是个人娱乐还是学习资料的下载,网络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和下载工具,影响比较广泛的有迅雷、电驴、快车,等等,这些下载方式的运作主要通过不断地下载与上传的交互,来完成个人资源和他人资源的整合。当然也会有人积极上传资料,不进行下载,或下载完成后依然作为种子文件进行上传。这些行为也是帮助行为的范畴,是积极的网络道德的表现。

知识互动平台,例如百度知道、新浪爱问、腾讯搜搜,等等,都是给网民提出自己的问题,等待他人给予信息帮助的窗口。在这些平台中,回答问题是不能得到经济收益的,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问题都会得到积极响应,甚至有非常专业和精英的个体参与到问题回答中。这也充分体现了网络道德积极方面的表现。

总之,网络信息的极大丰富一方面是网络本身的特点和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正是每个参与其中的个体积极奉献和共享信息的结果,也正是这种助人行为所代表的网络道德的发展,促成网络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

三、信息分享的原因与网络道德的关系

对于信息分享这种高尚道德的表现,我们认为可从以下角度分析原因、考察和网络道德内容的关系。

首先,信息分享的帮助行为表现了经济决策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即帮助成本比较低时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帮助行为中。网络信息分享,一方面是虚拟资本的呈现,具有可复制性和无损耗的特点,即这种信息的分享和贡献不会直接减少信息持有者本身的资本价值。所以在网络上传资料等行为对于实施者来说帮助成本比较低,这种低成本鼓励了帮助行为的广泛发生。因此网络道德可以促使个体的帮助意向和帮助行为之间的转化,减少对帮助成本的关注。比现实道德更容易发挥出道德调节对行为的导向作用。

其次,网络上的信息分享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网络匿名性对网络道德的影响。正如之前提到网络上我们看到、听到的形象、图像、文字和声音都是数字的终端显现,人也只是某种符号代表的身份,网络上没有真实的个人概念,只有数字符号堆砌下的虚拟代表。虚拟的符号降低了个体的自我概念感,使道德责任感松懈从而容易滋生非道德行为。而网络上的信息分享平台大多数都采用了注册的方式,很多重要的科学论坛、校园论坛更是要求实名注册并进行审核。这种注册能强化个人的身份概念,注重个人评价和群体内他人评价,因而产生积极的制约效果。

再次,信息分享体现的互惠道德价值观念,在帮助行为的理论中互惠期待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内容之一,互惠强调了帮助的动机是现实得到或未来得到他人帮助的可能性。在网络中我们可以看到百度知道或很多论坛都会设置,当你进行帮助和分享时会增加积分,当你求助和下载会扣除积分,这就是互惠的一个量化的表现形式。互惠价值观也能够推动网络道德的发展,即以期待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他人。

最后,班杜拉的学习理论在网络积极行为中也有重要的地位,个体会把他人的行为作为榜样进行模仿,并在适当的时候转化为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信息分享可能也是在观察到他人积极行为后自己的学习模仿过程。从网络道德的角度讲,就是需要我们积极地宣扬正面的网络行为,形成良好的网络环境。

另外对网络积极行为还可从很多角度进行解释,网络个体不仅可以充当受益者,而且可以充当奉献者的身份。正是双重身份特点才促使网络繁荣发展,促进网络道德发挥作用。

四、对德育教育的思考和价值

综合信息分享这种网络道德积极行为表现的原因特点,并扩展到对整个网络环境和网络道德的领域,我们提出以下思考。

首先,网络内容的积极引导可改善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发挥网络道德的作用。负性信息总是引发更多的关注,但实际上正面信息更能给个体行为提供方向和榜样。我们目前的教育总是强调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禁止的。对网络内容的讨论更是一直围绕着负性的信息对个体,尤其青少年的毒害,总是要求网民禁止上,少玩网络游戏,少上网聊天。新闻媒体更是喜欢关注网络的负性信息造成的现实危害,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充斥眼球。那么对于应该选择怎样的网络行为,应该获取那些网络信息却很少有讨论。榜样的价值是无穷的。我们应该考虑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否定和肯定相结合,给上网者提供好的上网习惯、网络行为的参考,网络本身更是应该自我净化,加强管理,把更多积极正面的内容呈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网络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关注网络使用者实名制的推进,加强网络管理的完善。正如众多心理学研究结果呈现实名制是可以提高个人道德责任感,减少无意识下的放纵和过激行为。网络管理中可以考虑增加上网者的自我身份感受,这样有益于减少网络活动的负面影响。同时可以推进网络的分级管理,即针对不同群体设置不同的网络行为权限。网络分级对于青少年等自制力水平有限的上网者来说尤其重要,可以通过外在控制帮助青少年屏蔽不良的内容,减少不良网站对青少年的毒害。

再次,网络之外的全方位监督。国家需要制定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对网络内容进行规范和控制,使网络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社会要建立客观全面的评价系统,尤其新闻舆论应该对网络本身的正面和负面进行客观分析,以人为本,根据实际情况对网络发展进行引导监督,为民众提供真实全面的可参考信息。对于上网的青少年群体来说,家庭、学校的引导也非常重要,教师、家长应该真诚尊重和孩子交流网络信息的使用和网络道德的内容,承认网络带来的便利与积极作用,循序渐进地引导青少年自主自律的网络道德行为,趋利避害的发展网络价值。

最后,要注意提高上网者自身的自律能力和道德水平。网络中的行为与现实中不同,不会受到他人、社会的现实监督,是主要靠上网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自律行为。因此强调外部因素的同时,尤其要重视对个人修养的培养和自我“慎独”能力的提高。要让上网者真切理解网络道德的内容、价值、要求,把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信念。从个人做起,发挥网络道德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网络环境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周晏.新时期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探析.新视界,2010,(10).

[2]左同宇,王玉萍.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心理分析.青年心理,2011,(1).

[3]刘加艳,徐海玲,郑全金.大学生使用因特网心理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7).

[4]Morahan-martin J,Schumacher P.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0,16:13-29.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版.2004.3.

[6]廖传景,青少年网络道德新视角:网络道德心理教育.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4).

[7]胡霞,邱莉.从品德心理角度剖析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及其对策.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上一篇:校园网络P2P流量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高压带电作业机器人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