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通风与空调技术专业毕业生调查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2-07-27 03:06:46

供热通风与空调技术专业毕业生调查分析与思考

摘 要:供热通风与空调技术专业被建设部列为建筑行业紧缺专业之一,其就业前景非常广阔,通过对我院本专业毕业生做了跟踪调查,发现企业需要较强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及创新思维的毕业生。通过加强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等几方面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暖通专业 职业能力 毕业生 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1.引言

供热通风与空调技术专业被建设部列为建筑行业紧缺专业之一,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尤其随着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中国建筑使用能耗已约占全社会能耗的28%,建筑节能越来越受到国家各部门的重视。为了保证我院供热通风与空调技术专业方面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显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等特色,缩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从了解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入手,及时跟踪人才市场需求及岗位要求的变化,来研究分析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能力与素质结构,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来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毕业生调查分析

通过对我院07~09级958名本专业毕业生做了跟踪调查,可以看出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的建筑企业的施工岗位。本专业学生就业单位主要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供热单位、设计单位等,如图1所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的建筑企业的施工岗位,工作单位主要分布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等,如图2所示。同时我们共发出调查表100份,

图1毕业生就业单位分析图 图2毕业生就业单位分布图

回收70份,其中单位综合评价情况如下:从反馈回来的质量跟踪调查反馈表中不难看出,暖通专业学生大多在建筑公司做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有一部分在小型设计单位从事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工程预算,另有一部分从事建筑弱电工程工作。从毕业生的就业取向看,毕业生大多数从事本专业工作,这说明我们所开设的专业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专业定位准确。用人单位对我们的学生综合评价也不错,学生参加工作基本能较快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技术岗位,在吃苦耐劳、自我提高、主动性、团队精神、适应能力、为人处事、知识的运用等方面都是比较好的。

3.毕业生的评价

(1)毕业生所在单位对我院学生的评价,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及吃苦耐劳精神等予以充分肯定,特别是对毕业学生在基层工作岗位上能安心工作,具备较强的职业素质给予较高的评价。从座谈会和非正式交谈的情况看,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政治素质高,业务过硬,纪律好,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一般都是基层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业务能力,在单位中有良好的口碑,树立了我们学院良好的形象。毕业生所在单位也对调查组提了一些建议,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职业道德方面还需加强,二是要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加大力度,使他们能尽快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要求。三是要培养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要有团队精神。

(2)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在对毕业生的调查中毕业生对学校的总体教学工作评价较好,绝大部分毕业生认为本专业教师的教书育人、学生的学习秩序和自我管理比较好,大部分的毕业生认为本专业师资队伍素质高、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较合理、教学管理较严格。也有部分毕业生认为本专业的教学设施比较陈旧,与施工现场比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及时更新与增加数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还有待加强,教材还有待更新。

4.调查结果的思考

通过本次毕业生质量反馈调查,要培养较强的职业能力、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加强素质教育,学生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学校坚持和加强素质教育,要通过书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等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如本次调查的结果一样,毕业生很少反映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用,而过多地反映自己的能力低、素质差,说明在人才培养上,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

(2)加大力度进行教学改革,素质教育是一项以知识传授、方法训练、能力培养和精神陶冶为实践内容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素质教育观念必须贯穿于专业教育。首先,要继续进行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的改革。课程设置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基础课的教育,为学生的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素质教育要从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要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注意知识的更新,要改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职业能力培养的做法,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放在首位,注重传授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及探索和检验知识的方法,并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有关创造知识主体的高尚精神境界。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则要改变过去的被动灌输方法,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能,要努力改变学生忽视专业基础学习的倾向,提高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兴趣。

(3)要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对于检验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接触、了解社会实际、培养职业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精心组织多种学生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素质教育是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既有赖于其自身对知识的探求,更有赖于其自身精神和行为的磨练和修养。事实表明,学生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

(5)加强师资力量培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在毕业生调查过程中,我们常听到学生对某些上课上得好、对学生认真负责的老师的称赞和感激,还有不少毕业生说,学生想不想学,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师教得好不好,这些都说明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极其重要性。因此,学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和工作积极性。

(6)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建议以后加强与毕业生和校友的联系,通过毕业生多渠道了解和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努力创造条件,通过进行产学研合作等活动,拓宽办学渠道,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形成良性循环,使学院有更大的发展。

5.结论

本次人才需求状况调查表明,工程型人才占50.3%,技术型人才占32.8%,学术型人才仅占5.6%。可以认为,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程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数量将增加,人才需求结构比例将呈现橄榄型。生产一线急需补充大批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做为高等职业教育,它是以培养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恰好满足这方面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俞仲文,高职院校应高举技术教育大旗——关于我国高职教育未来走向的重新思考和定位[N] . 中国青年报,2011-4-18(11)

[2] 丁国宏、宋永军,安装企业人才需求的探索与研究,赤子, 2009.8

[3]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

作者简介:吕君,男,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热能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从事供热通风与空调教学及管理工作,哈尔滨市150025。

上一篇:气流烘丝机异物剔除装置的改进 下一篇:浅析我国煤层气开采问题及国外新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