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及其法律地位研究

时间:2022-07-27 01:48:35

试议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及其法律地位研究

摘 要:近年来,火灾物证技术鉴定作为一个不断发展与丰富的技术领域, 其结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正在引发人们从不同角度的关注。本文在详细介绍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的同时结合了现实消防案例, 并对其在法律上的地位也进行了研究。对火灾调查人员正确认识并应用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火灾; 物证; 技术鉴定; 法律地位

中图分类号:X9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 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 火灾物证技术鉴定作为查明起火原因的一种重要科学技术, 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鉴定结论的论述使人们认识到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发展, 也为完善法律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1 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的概念及特点

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是指公安消防机构为了解决专门性问题,委托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 包括专家) 对现场勘查中发现并收集的各种痕迹物证进行技术鉴定而得出的结论。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具有鉴定结论的一般特点:

1) 鉴定结论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稳定性。鉴定结论是鉴定机构运用科学技术方法, 对火灾现场提起的痕迹物证进行技术鉴定, 对火灾这一特定法律事实的产生原因进行的客观事实评价的活动, 是通过鉴定人对有关物品的属性进行检测、分析、鉴别后得出的判断性意见作为表现形式, 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客观描述。鉴定结论的证明价值是经过科学检验所确认的, 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稳定性。

2) 鉴定结论的事实针对性。鉴定结论是在对鉴定对象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对发现的现象及其所能说明的事实做出的判断。鉴定结论只能是对鉴定对象的有关事实发表检测与判断意见, 而不是就案件中的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意见。鉴定结论以鉴定对象为基础, 只要案件涉及到专门问题, 并且是与待证事实有关的材料, 如证据材料, 都可成为鉴定对象。鉴定人的职责仅仅在于对鉴定所涉及的全部或部分案件事实提供结论性意见, 超越此鉴定范围和权限, 发表关于法律问题的意见, 等于自卸鉴定人的责任, 当然这部分内容应属无效。

3) 鉴定结论的书面性。鉴定结论是鉴定人本人书写的书面结论, 鉴定结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而不能只是口头的陈述, 因为鉴定结论中往往涉及许多专门性问题、专业术语、技术符号和相关数字, 很难口头表达清楚。书面鉴定结论应当详细记载有关鉴定的事项, 已备存查。

2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的作用及意义

1) 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是认定起火原因的一种依据查明火灾原因是消防人员的任务之一。当火调人员无法解决火灾中某些专门性问题时就要借助科学技术设备和科学的方法, 如化学分析鉴定、物理分析鉴定、模拟试验、直观鉴定、法医鉴定等, 对火灾现场上的遗留物证, 加以分析鉴定, 为认定火灾原因提供了科学依据。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的结论具有专项性, 含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在追查火灾原因的过程中, 火灾物证技术鉴定发挥了其客观性、稳定性、科学性等特点, 迅速准确地做出鉴定结论, 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 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与其他种类的证据相互印证。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是鉴定人运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对火灾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鉴别后作出的, 具有科学性、确定性的特点, 因此, 往往可作为审查、核实其他种类证据的重要手段。例如,某县百货公司门市部发生重大火灾, 造成损失折款 289000 余元。在现场勘查中, 根据缝纫工作台周围的可燃物比其他部位的可燃物燃烧的更充分, 其上空的抬梁比其他任何地方的抬梁燃烧得厉害, 抬梁烧后, 残迹是上宽下窄, 称“V”形状及最先发现火情的群众提供的“火最先由门市部内缝纫工作台燃起来”的情况, 火调人员对缝纫工作台周围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勘查清理, 在距墙 20 厘米, 距门 310 厘米的缝纫加工处烧焦的炭灰中, 清理出上海制造的 500 瓦电熨斗一支, 其上盖呈乌黑色, 底盘镀铬已大部分脱落, 表面有炭化附着物。据调查, 发生火灾的当天下午, 百货公司一门市部缝纫处临时工黄某某在烫熨被单时, 曾使用过 500 瓦的电熨斗, 下午、二时半停电,三时五十分, 将电熨斗至于熨斗台上, 未关掉电源就关门去看四时的电影, 晚上六点半来电后, 也没人去过缝纫加工处。由此可见, 电熨斗处于通电状态, 温度逐渐升高, 由于热传导和热辐射的结果, 导致烫熨台上电熨斗周围的垫布、棉毯首先炭化燃烧, 酿成重大火灾。为证实电熨斗在通电时间较长的情况下, 能否酿成火灾, 火灾调查人员利用现场的电熨斗, 模拟现场的工作台作了三次试验, 试验结果证明, 将电熨斗直接置于烫台上通电, 只需两个多小时即可起火, 若将电熨斗垫下罐头盒置于烫熨台上通电, 五个小时就可将垫在工作台上的包装布、棉毯等炭化烧穿。根据大量的调查材料和模拟试验的情况初步判断:这次火灾的发生是电熨斗长期通电加热引起的。但被告家属、亲友不服, 并提出上诉, 法院也认为需要进行技术鉴定。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对现场提取的电熨斗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电熨斗上盖的内表面镀铬已变成黑灰色, 底盘的侧面已变成黄黑色,内表面氧化成蓝色。从氧化颜色来判断, 电熨斗的内面温度比外面温度 高 , 上 盖 温 度 可 接 近 900 度 , 底 盘 温 度 可 达 700 度 , 内 部 温 度 可 达800 度以上。金相分析表明: 电熨斗上的紧固螺丝和螺母的晶体已变粗大, 这是由于电熨斗经受连续几小时的加热后。本身温度达 600 度左右, 使与它接触或邻近的可燃物引燃起火, 形成外温反射作用, 电熨斗在内、外温度的夹击下, 内部温升达 800 以上, 使黄铜和中碳钢零件的晶粒组织粗化。如果电熨斗处于冷却状态, 单纯受外温的作用, 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出现内温高于外温的情况。除非外火源的温度达 1000度以上, 而电熨斗内部的温度高达 930 度, 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 使紧固螺丝和黄铜螺母的晶粒粗大起来, 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 因黄铜螺母的表面完好, 这证明外火源的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熔点, 从而证实了此次火灾是由于黄某某离开烫熨台时, 未关掉电源, 电熨斗长期通电加热所致。从本案中可以看出: 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协调一致, 共同证明火灾案件事实。但需要认清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只是证据之一, 必须与其他种类的证据相互印证才能得到正确的、权威的案情结论。单纯的依赖火灾物证技术鉴定而忽略了其他种类的证据会延误案情的断定, 给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带来巨大的损失。

3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在法律上的地位

1) 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是一种证据种类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以及《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中都把鉴定结论规定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它是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的扩展和延伸, 是从其他证据中派生出来的 证据, 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揭示其所蕴含的信息特征来证明其与案件事实的联系。

2) 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的审查与判断《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鉴定结论作为一种诉讼证据, 必须经过查证属实, 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公安机关行政程序规定》第四章第二十五条也提出鉴定结论必须经过审查判断才能作为定案根据。这是因为鉴定结论有真实和失真的双重性。

3) 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的运用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经过查证属实, 即当其真实性、客观性、合法性被充分证实, 并能与其它证据之间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证据链时, 才能被火灾调查人员采信, 成为定案的依据。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在火灾原因认定中具有重要作用, 其能对一些引起争议性的问题进行科学性的分析, 对火灾原因的认定起关键性作用。但是火灾案件中火灾物证技术鉴定只是针对需要技术性分析的物证进行鉴定, 其结论只能证明火灾原因调查中的一小部分事实而不是全部事实, 因此, 鉴定结论应结合其他火灾调查程序的调查结果对起火原因进行综合分析, 否则会使最后判定的火灾原因失去权威性。

4结束语

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结论作为一种重要的证据种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们必须不断增强技术鉴定方法的合理性, 提高鉴定结论的科学性, 才能够应对复杂的现代火灾事故, 才能使火灾调查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包建明.论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及其制度之完善.法律出版社,2004 .

[2] 徐景和.深化司法鉴定改革实现几个转变确保司法公正.法律出版社,2004 .

上一篇:泵站安全运行管理 下一篇:城市照明工程浅析与建设节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