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家庄市东南环水系设计理念

时间:2022-07-27 12:30:14

浅谈石家庄市东南环水系设计理念

【摘要】石家庄市东南环水系工程本项目包括水体、绿化两大主体工程。水体工程包括开挖明渠、新建橡胶坝、钢坝、船闸、桥梁等附属设施建设。绿化工程包括公园、绿地、水面等沿河景观。

【关键词】东南环水系工程 减渗设计 景观绿化

1 项目缘由

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华北地区重要商阜,全国医药工业基地之一,我国新兴的工业城市和全国重要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基于石家庄城市空间结构北进、建设滹沱新区概念的提出以及人与水和谐共生,构建独具特色城市水环境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梳理现有水网,制定水系总体框架,做足“水文章”。

根据《石家庄市水系概念规划及环境综合设计》总体规划,综合考虑补水来源、承担功能等基础要素的影响,石家庄市形成了“一河二环”的规划体系。一河,即滹沱河,承担着区域防洪、水源涵养的功能。两环,即内环、外环水系工程。内环:民心河、南茵河。承担市区排涝功能。外环:东南环、西北部及石津北干渠水系。承担着城市防洪、中水利用、改善环境的功能。

2方案设计理念

根据石家庄市总体规划及“一河两环”的城市水系规划,通过扩河挖湖、中水利用、筑堤蓄水、建绿造景、恢复湿地、整治生态为主要内容,进行水系工程建设,形成一条集城市生态、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水绿交融、彰显特色的环城休闲长廊。

东南环水系工程----以中水和雨水的综合利用为本,突出生态和环保意识。通过雨水收集利用、中水的自然净化过程示范。带动整个东部新区的中水和雨水综合利用,进而打造全国一流、在北方城市具有示范意义的节水新区。

3水系路线

东南环水系由南线和东线组成。规划路线自五支渠,沿南石环路北侧,穿京广铁路、107国道、体育大街、308国道,利用西羊市村东路穿京珠高速公路后,向东北方向经东仰陵、南豆村,沿槐安路北侧向东,穿过东石环路,再沿东石环路东侧一直向北,穿铁路地道沟通石津北干渠。总长度25km。规划水面面积272hm2,绿化面积587hm2。新建桥梁56座,新建1座橡胶坝,3座船闸,2座钢坝,暗涵2处,涵洞(穿石太铁路和石黄高速)2处。

4典型设计

河道水体工程设计在满足防洪排涝的基础上,服从于生态、景观设计要求。本项目的水系不搞硬质人工渠,少采用规则形式、硬质驳岸构筑;水面形态采用自然式,打破单一线性结构,利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层次多变的水景,同时满足通航要求。达到玉带溪流、花语廊桥、城水相映、叠水斑驳、碧水长天、绿篱车道、移舟轻渡等 “动”水景观效果。

4.1地形设计

外环水系工程利用河道挖方结合水面和景观的需要在适当位置营造局部区域内的微地形、中地形和必要的大地形,各公园节点局部将水系引入园内,利用挖河起土造地形以丰富地形变化,增加景观层次。

4.2空间处理与竖向设计

作为石家庄市区的生态景观绿廊,水系两岸绿化及节点公园景观区多为开放性空间。为了取得多层次的立体观景效果,在纵向上,本设计沿水岸设置带状空间,串连各主题公园及景观节点,构成纵向景观序列。

竖向设计考虑带状景观序列的高低起伏变化,利用地形堆叠和植被配置的变化,在景观上构成优美多变的林冠线和天际线,形成纵向的节奏与韵律;横向上,在不同的高程安排临水、亲水空间,滨水空间的断面处理综合考虑水位、水流、交通、景观和生态等多方面要求,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竖向联系,形成立体的空间系统。

4.3纵断面设计

东南环水系南段渠首至京广铁路设计纵坡为0.56‰;京广铁路至总退水渠设计纵坡0.3‰;总退水渠至石栾公路设计纵坡0.79‰;其余河段设计纵坡为0。东段设计纵坡为0。

4.4减渗设计

普通壤土的渗透系数一般为1.8×10-4cm/s,平均渗漏量为10~17cm/d,据相近资料分析,本段渗透系数一般为3.8×10-4cm/s,平均渗漏量为32.8cm/d,1.5m的蓄水量4.5天就将渗完。

因此有必要对河道断面进行减渗设计。减渗设计方案包括4中类型,分别为粘土、粘土加防水毯、防水毯加胶结砂、原土压实等。

①粘土减渗

对于地基土质较好部位,采用粘土减渗,设计要求,先对基础进行平整,压实原土,粘性土基压实度0.96,非粘性土要求相对密实度为0.65。在压实土基上铺100cm厚粘土进行减渗,粘土要求粘粒含量为20%~30%,压实度为0.96。

②粘性土加防水毯减渗

对于地基土质渗漏较严重部位及难处理部位,采用粘性土加防水毯减渗,设计要求先对基础进行平整,压实原土后(压实要求同上),自下而上结构分别为原土夯实、20cm粘性土、钠基膨润土防水毯、50cm粘土,加铺减渗粘性土要求粘粒含量为15%~30%,压实度为0.96。

③防水毯胶结砂减渗

地基为沙土时,为就地取材,采用防水毯加胶结沙减渗,设计剖面自下而上结构分别为原土夯实、钠基膨润土防水毯、35cm胶结砂。主要应用于减渗同时起到抗冲的作用。

④原土减渗

对于河道土基粘粒含量较高时,渗透系数小于10-5cm/s,地基土布置均匀,厚度达2m以上,设计采取夯实地基土,将土基压实系数提高至0.96。主要用于公园内部清浅溪流位置,渠底相对较高,当渠道来水较多时,可从该位置向地下补水。

通过对本地区地质分析,原土减渗条件不足,且施工不宜控制,可小面积试用。粘土减渗需要有确定的土料场,且施工难以控制,需要做相应工作后制定。为达到对有限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东南环水系主要采用粘性土加防水毯的减渗断面形式。

4.5公园段设计

公园湖底采用粘土、防水毯复合减渗型式。并选择合适位置铺设原土减渗断面,促进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体交换。

驳岸采用缓坡入水型式,亲水广场位置采用台阶入水、沙滩入水、草坡入水的形式。台阶入水采用坡度大于1:3,沙滩入水,草坡入水采用坡度1:4。

草坡入水岸坡与湖底采用相同减渗断面形式,在减渗断面上方,平整坡面,铺设三维植被网并锚固,在三维植被网上侧铺设种植土15cm,然后进行喷播植草。或者在坡面上固定生态植生袋。植物建议选择耐盐碱、耐寒抗逆性较强的湿生草本。

4.6景观设计

①一河:自然流动的生态河流

充分利用市内桥东、桥西、东开发区3处再生水厂补水,及沿线设置10处初期雨水收集系统的充足水源,采用自然土碾压或粘土防渗,渠底坡度0.3‰,形成一条自然流动的河流。

②一林:繁茂野趣的城市森林

结合用地和码头情况分别在107国道、体育大街、建华大街、京珠高速公路两侧、天山大街、环山湖形成6处湿地公园。沿线种植杨树、柏树、柳树、国槐、五角枫、黄栌、碧桃、丁香等适合华北地区生长的乡土植物,形成自然野趣的城市森林景观,与自行车道构成连续的绿色长廊。

③一路:贯通连续的自行车道路

规划东南线沿线自行车道总长度30km,其中环湖自行车道两处,分别位于东羊市、环山湖。自行车道路南线沿渠道北侧,置于远离城市主要道路的另一侧。扩大绿地处环境较好,空间较大,自行车道为环湖布置,方便游憩。东线沿河自由布置在绿地较宽的一侧,尽量靠近居住用地,便于衔接,同时考虑利用村庄道路桥梁跨越河流。

④一带:临水宜人的新农村示范带

结合东南水系工程建设,依托临水空间的景观优势,规划整合沿线村庄,形成东南水系的新民居建设示范带。

5 结论

东南环水系的规划,充分贯彻 “水通、路通、船通、景通、林带通”的五通原则,切实体现生态、低碳、环保、集约、自然的特色,最终实现“自然流动的生态河流、繁茂野趣的城市森林、贯通连续的自行车路、临水宜人的新民居带”的城市东南的特色景观。

上一篇:论关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探讨 下一篇:浅析工程水利转向资源水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