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记:零售业冲向管理制高点

时间:2022-07-26 11:24:59

第十八记:零售业冲向管理制高点

我国零售行业的信息化正面临新的拐点,未来的2到3年将是零售业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的高潮期。2006年中国零售软件成功占领管理“制高点”,成为了这种趋势的一个重要标志。

形象地说,流通领域类似一个国家,大型生产商和零售商是“城市”,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就是“主干线供应链”。中国规模零售业的现状一直是大型零售商的规模一流、管理二流。很长时间以来,由于缺乏大型零售管理技术,“主干线供应链”基本没有,依赖简单“集市贸易”模式,效率很低,而这两方面的切实进步必须基于大型零售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站在即将过去的2006年岁末,我们不但看到这一局面有了改观,我们甚至可以认为2006年是中国零售软件成功占领了管理“制高点”的一年。

标志事件

北京富基旋风登陆华尔街 美国东部时间10月31日10:30(北京时间10月31日23时30分),富基旋风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这是走入华尔街的第一个来自中国企业管理软件公司。标志着资本市场对中国的行业软件市场基本面的正式认可,是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富有成长性的商业领域。

苏宁ERP项目成功上线 2006年4月12日,中国民用电器的知名零售商苏宁电器集团牵手国际IT两大巨头――IBM及德国SAP公司实现ERP系统成功上线,这个项目创下全球零售业SAP实施规模最大、实施周期最短两项纪录。这个项目帮助苏宁电器在基础业务管理层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规模电器零售企业的盈利空间和核心竞争力主要由以顾客为中心的客户服务管理系统和高度协调的主干线供应链(前100名供应商的B2B管理系统)支撑,其基础是先进的ERP和营运管理系统,这是“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路修好了,百流俱畅。苏宁电器的ERP成功上线可以看作是在修路,因此,这个项目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零售管理系统进步的“地标”。

武商量贩管理系统的成功应用 2006年武商量贩公司的营运实践表明了一种全新技术架构的规模超市零售管理系统的成功――基于SaaS的技术架构。在沃马特公司为代表的传统大型超市管理系统架构中,门店系统是部署在门店的,这样,每个门店都需要有2~4台服务器,系统管理、维护、服务的成本十分巨大。

SaaS的核心概念是服务,即软件可以像水和电一样的租用,而在架构上需要将每家企业的发电机(管理信息系统)集中到发电厂去。目前,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是系统的“旧城改造”,也就是如何将稳定运行的、具有成千上万行代码和天文数字投资的现有管理系统移植到SaaS的技术架构。现在的大型超市门店管理系统是十分复杂的,可能超过千万行的代码,推倒重来不可能。如何有效地复用现有的系统功能模块,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手段,移植到软件服务的架构上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武商量贩零售管理系统第一次将完整的全功能门店管理系统集中部署到了总部,真正实现了架上了POS机就能开大店,基本实现了软件即服务的目标。同时,在POS机、数据与同步、网络安全和现有软件模块的SaaS移植改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建造流通主干线成共识

如果将流通领域视为一个国家的交通,那么,规模制造商和规模零售商就是大城市,联接规模制造商和规模零售商的供应链网络就是流通领域的“主干线”(相当于高速公路)。中国流通领域的整体进步,在于“主干线带动支线”。关键的支撑技术群是基于服务器对服务器的B2B系统服务网络、高级文件交换和处理协议的实现,例如EDI或者RosettaNet协议。

2006年度是中国“流通主干线”建设的觉醒年,规模供应链管理和效益的提高成为大型零售企业和制造企业的董事长们的关注焦点: 主干供应链才能突破绩效瓶颈逐渐成为企业最高管理层的共识,一些商业模式和试点项目正在启动,将在2007年度为我们提供许多富有价值的案例。

另一方面,我们将看到一个更细分的市场――全面繁荣的零售管理管理系统。2006年度零售管理软件市场展现出的是一个全面的进步、市场的细分,例如大型Mall、特许连锁、服装专卖、药品连锁、图书连锁、餐饮业连锁、体育服饰和加油站等,其规模营运程度的急剧提高带动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深化和专业化。以图书零售管理系统为例,国内软件系统的成交金额(纯软件)已经达到300~400万元人民币,这个价格甚至超过了主流零售管理系统的成交价格。这标志着细分特定行业对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价值的全面认可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成熟。

当然,问题和挑战也是客观存在的,其中一个关键是标准。

“请把托盘的尺寸标准化!”这是宝洁公司副总裁聂凯文先生在中国ECR大会上谈到企业供应链的协调时说的。他认为,有效的管理是建立在标准之上的,托盘和运输车辆的无标准使供应链管理的协同无法开展,计算物流成本和车载内容计划都形同空谈。就像一条高速公路上的桥,有的高2米,有的高3米。开个大货车走一路、停一路。

另外,在信息化层次上我们与跨国公司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比如,国外企业已经开始普遍运用商业智能技术来分析POS机及相关设备每天产生的大量数据,以帮助企业制定各种促销策略,而我国通过数据挖掘零售企业真正应用的却还不到30%。方方面面的差距使得我们的零售企业的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例如,沃尔玛的管理费仅占营业额的2%,而国内一些零售企业的管理费高达零售额的7%。因此,从大的方面来说,我国的零售业信息化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但差距仍然明显。面对2007年,零售信息化的脚步还需要加快,这是市场竞争对我们的要求,犹豫意味着可能的竞争优势的丢失。(作者系富基旋风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

本报观点

种种迹象显示,我国零售行业的信息化正面临新的拐点。一方面我们看到有北京富基旋风登陆华尔街以及苏宁ERP项目上线成功这些切切实实的好消息,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听到很多机构的预测: 未来的2到3年将是零售业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的高潮期,高级应用软件系统将在连锁零售行业中持续高速增长; 大型连锁零售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将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在中小企业中信息技术也将有广泛的应用。同时,零售行业对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以及商业智能解决方案的需求在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因此,对于从事零售行业信息化的相关企业而言,外在环境正在改善,未来将是机会多于挑战。不过,挑战仍然存在,正如不少零售业信息化的专家所提醒的,一定要警惕“盲目崇拜系统的力量、上系统,为技术而技术”,这是在外在条件比较好时很多企业容易犯的错误。

上一篇:业务层复用:软件复用的必然趋势 下一篇:第十六记:教育信息化攻坚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