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有效性教学方法探究

时间:2022-07-26 11:18:56

初中化学有效性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9-0011-01

摘要:化学课堂的教学不仅仅在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化学的学习方法。通过课堂教学,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要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以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化学教学 有效性 教学效益

随着新课改深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达到“轻负高质”的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一、尊重学生主体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具体落实。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尽量多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强调“发现——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以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学习,教师良好的认知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方式,而学生时时闪耀着思维火花的认知方式,也不时地对教师的认知方式以触动。针对不同的教学时间、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精神状态适当地改变教学方式。

例如,在学习新知识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知识竞赛,如书写化学方程式接龙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书写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学生轮流上台,台下的同学给其他组的同学找毛病,补充完整,然后评选出表现出色的同学。这样的课堂虽然显得有些乱,但个个瞌睡虫都给赶跑了,学生不再昏昏欲睡,不仅激活课堂气氛,复习了旧的知识,而且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真可谓是一举多得。把课堂还给学生,师生真正得到了民主、尊重、友善的心理情感考验,学习活动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活动,课堂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培养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感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一个人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但兴趣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因此,我们每一堂课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落实全面发展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一方面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如在讲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的第一节课时,我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演示一组有趣实验。如“魔棒点灯”、“清水变果汁”、“白纸显字”、“烧不坏的手帕”等,通过使学生感知这些神奇的变化,动脑、动口从而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所教内容指导学生回家到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或进行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氛围,巧妙地创造情景,合理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处于期待、困惑的心理状态,能有效激发并维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例如,在学习铁的性质时,我们将教材中铁钉生锈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回去做,到了上这一节课时,将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的三支试管展示给学生看,并让他们与自己所做的实验结果对照。学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进而再请学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再进一步讨论“你认为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你能有办法防止生锈吗?”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铁生锈的原因并对铁器防锈的方法也有了较深的了解,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生活的能力。很明显,这一课堂改革提高了课堂效率,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合理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目的在于加深理解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因此组织课堂练习要注意下列几点:1、课堂练习应是教材内容的重点,特别是易错,易混淆的知识。例如讲授单质,化合物的知识则一定要利用课堂练习区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以及五个概念的联系;2、练习的题目一般是课本上的练习题,因为这些练习题都属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题目;3、练习必须以课内为主,力争课内解决问题,课外尽量不布置或少布置作业。如“氧气”一节,课文后面有五道练习题,为了做到课内解决问题,可以将这些练习题分别放在讲授与其密切相关的课文内容之后进行练习。

五、进行课后反思

反思是化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它对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起着促进作用,是形成良好教学习惯的催化剂。能激发教师、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使师生在理解与实践之间进行不断对话,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教师的反思

“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表明了一个教师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成长历程。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现今创新和有效教学的趋势,教师对于每一节课的得失都应及时总结、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某一章节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容易接受,某一习题以怎样的思维、方法来解最简便,某一实验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样以反思促教学,长期坚持,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之收获。

2、学生的反思

教师要从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着手,不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和体验自己的思维,反思总结新经验,使学生的学习

活动做到教、学、做合一,轻轻松松学化学。

结语

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应范围,在教学时,只有立足教材,并根据具体情况,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方新沂.探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

[2]何正东.化学课堂教学反思贵在“思之有物”[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

[3]王祥瑞.高中化学课堂中有效设问的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1

上一篇:初中英语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路径 下一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