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感悟与训练

时间:2022-07-26 02:11:19

例谈感悟与训练

“感悟”与“训练”,曾因对讲析式教学的批判,把“训练”重点纳入到语文教学的视野而显示出其重要性;目前,又鉴于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和机械训练的弊端,开始强调“感悟”,于是,“训练”又在逐渐地淡出。

到底该怎样对待“感悟”与“训练”呢?

一、存在的误区

1.重“训练”而弃“感悟”。

九十年代末,大小语文杂志、会议都在强调“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于是有人片面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往往出现一种急功近利的偏向,简单孤立、刻板机械地进行纯技术性的训练,忽视了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舍弃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体验、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的过程。教学仅仅定位于“训练”这一狭窄的点上。

(1)案例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初步学习了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井》。请大家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井有什么特点?

生:(自读后交流井的特点。)

师:你们抓得很准。大家再看看,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写的?

生:……

生:先总后分的方法。

师:说得真对,作者是用总分结构来写的。你能用这种方法选择一项来说一说吗?(出示:

①校园的早晨很静很静。

②东方明珠塔很高很高。

③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很累。

生:(思考了一会儿后,有几个学生说了。)

师:大家说得很不错,来,从抽屉里拿出练习纸,选择一项内容写一个片段。

(2)分析

课文是苏教版四年级的《井》,课文文字优美,语言清新,透过文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家乡那口井的细腻眷恋之情,是一篇借以学习语言、陶冶学生性情的好教材。可是,这位教师为了抓住井的特点,只是让学生粗略地读了一遍课文,就马上引着学生构段方法来训练,这主要是缺乏过程意识,没有对课文语言的充分感受、体会和感悟,就把语言形式从课文中生硬剥离出来,理性介入太快。而题2的教学,主要是缺乏整体意识,只见树木不见林,把完整的课文“大卸八块”,然后各自为政,进行机械的模仿运用训练。

(3)原因

一是忽视了情感在语言学习中的巨大作用。“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一旦被课文表达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所打动,情有所感,理有所悟,那么这种情感就能成为内化语言的催化剂,这种充满灵性的感悟使学习不再是冷漠无趣的。当抽象的理性认识过早取代生动具体的感悟时,当完整的、情文并茂的课文只剩下支离破碎的“零部件”时,“训练”就成了游离于人文精神之外的文字游戏。这种淡化了形象、冷却了感情的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失落了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是漠视了文本阅读中的个性化学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阅读中都是独立的阅读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训练”的内容和形式上的高度统一性,剥夺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生的所得往往是缺乏鲜活生命力的东西。因此,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引导学生个性学习,从语文学习中培养独特见解,受到人文思想的熏陶和感染,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2.重“感悟”而忘“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毋庸置疑。但有些教师并没有准确把握阅读教学中的个性理解、情感体验的要义,片面地认为“感悟”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点,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而忽略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应用,致使教学又仅仅定位到了“感悟”这一个点上。

(1)案例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二段,边读边想,埃及的金字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自由读文。)

师:谁来说说?

生:太伟大了。

生:气势宏伟。

生:结构精巧。

师:是的。那么,你们又是从哪些词句感受金字塔的气势宏伟、结构精巧的?

生:(纷纷交流。说了很长时间。)

师:(播放课件)同学们,此时此刻,此情此景,面对这群金字塔,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2)分析

这个案例,优点显而易见:非常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到的是什么呢?学生深刻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伟精巧,接受了一次形象的思想教育,情有所感,理有所悟了。然而,这就是阅读教学的全部目的吗?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语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得到足够的训练了吗?没有。

(3)原因

一是对教材的作用缺乏理性的认识。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是例子”,就是要求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不仅仅是体味情感,更重要的是凭借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训练语文能力,培养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阅读教学的课堂,也是听说读写的训练场。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前提的。知识要在训练中获得,情感要在训练中体验,理念要在训练中感悟,方法要在训练中掌握。那种认为学生有所感悟就大功告成了的观点,是对语文教学的误解。

二是过于强调学生的“个性学习”、“情感体验”。“感悟”的个性化、随意性太强,学生由于社会生活背景、所受的教育不同以及个性体验的差异,对阅读材料的吸收理解和心理感受也会产生差异,导致感悟的水平高低不同,所获也参差不齐,容易造成教学的浮躁空虚、华而不实。学生并不能全部感悟到课文语言形式的精妙所在,并且“感悟”是需要灵性的,所以绝不能只守住感悟。涉及个性化或情感方面的问题,要重视个人感悟,但遇到共性的或技能方面的问题要多考虑加强训练。

二、寻找“感悟”与“训练”的最佳结合点

这次的基础教育改革,在课程目标的取向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打破了沿袭几十年的“双基”的二维格局,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课程目标和内容。知识与技能不再处于独霸天下的地位,尤其是曾经特别强调的基本技能,也不再居于显赫的位置。从三维目标来看,应该是在“过程和方法”中训练“知识和能力”、感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训练”,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它侧重于部分理解,是共性的、可测的、程序化的、技术性的;“感悟”,强调的是语文的人文性,注重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多元反应和独特体验,它侧重于整体、感知,是个性的、模糊的、意象化的、情感化的。两者不是完全割裂的,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相得益彰的。寻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才能改变阅读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益。

三、策略

其实,《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述中虽然尽可能地回避了“训练”的字眼,以弱化对学生带有强制性的训练,但是细细研究,其中还是能找到“训练”的。在“教学建议”第四条中写道:“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杜绝的是与文本隔绝的纯知识技能的训练,需要的是与“感悟”融为一体的巧妙的“训练”。

下面,我们对“感悟”中体现“训练”、“训练”中包容“感悟”进行了一些探索、思考:

1.关于读书。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感悟是传统阅读教学经验的精华,它追求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还要在读中悟法,也就是说,应当在引导学生领悟品味课文的思想情感的同时,注重对课文语言的学习、语言现象和规律的感悟,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

(1)在轻读想象中了解课文内容

在学生轻声读课文的同时,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借自身的经验帮助了解课文内容,达到初步感知课文、为继续深入理解打下基础的目的。

(2)在朗读体味中领悟语言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仔细体味文中的语言情感,包括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等。

(3)在默读思考中理解文章中心

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作者的写作目的,即文章的中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默读思考中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其读书有所收获。

(4)在品读剖析中感悟写作技巧

教材所选的课文,大多出自名人之手,写作技巧各有千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细细品读的基础上,认真剖析课文的写作技巧,为自己所用。

(5)在勤读中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良好的悟性。包括多读、广泛读、勤动手摘录好词佳句、勤动口背诵精彩片断,不断“厚积”,在活动中运用,读读、记记、用用,促进语言的顺畅表达,促进感悟力的提高。

2.关于演练。

演练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一些技能,也是为了能感悟一些东西。“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向前发展。”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切不可就语言学语言进行单纯的语言技巧的演练,而应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线,以语言训练为纬线,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在训练中把握课文情感的纽带,引导学生入情悟情,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促进自读自悟能力的提高,使得“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互为融通,和谐共进。

(1)表演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从本质上讲,儿童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抓住课文的表演点,结合语言文字训练,组织学生通过表演,使语言文字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同时,学生在表演中融入自己对教材内涵的理解和再创造,这无疑会促进学生对教材的感悟。如学了《石榴》一课后,可以组织几个学生,以拟人化的方法组织一个“我是石榴”的表演,学话剧《负荆请罪》时排演话剧,这种通过动口、动手、动身、动脑的表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教材。

(2)练笔

以课文为“例子”,组织一些改写、补白、续写等形式的小练笔,也可以通过画图,使学生借助想象将语言文字还原成形象,从而使文字与形象配合,课文与画面互补,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服务于语言训练。如教学《最大的麦穗》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课文练笔:如果你就是苏格拉底的一名弟子,听了苏格拉底的话,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么来摘麦穗?在实践中用语言、明含义、展想象、促感悟。

(3)实验

有的课文通过实验,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实验中解决难点,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感悟语言描述的情节。如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时,一些同学对雪松先弯曲再反弹的本领一时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只要组织学生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实验一下,就能解决问题。

(4)交流

小学生限于认知能力水平,他们在学习探究中必须更多地借助于群体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在合作交流中加深感悟的平台。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有结构、有层次的交流活动,及时组织学生展开灵活多样的交流;要指导交流方法,以“交流”促自主学习,以“交流”促自我感悟。

(5)操练

有的课文在学习之后,让学生按照课文的介绍动手绘制图形或制作模型,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和内化,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有的课文,如说明文、应用文,学了以后,不妨让学生实践操练一下,看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是否有自己的创新因素。

在教学设计中,这些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诸方面得到训练,而且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动,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主动参与阅读活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作者用词表达之精妙,促进了对语言的消化和吸收。这样就把语言的学习置于浓郁的情感氛围之中,与悟意、入情熔为一炉。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促进了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又深化了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领悟。“训练”和“感悟”并重,形式与内容兼顾,一举两得,相得益彰,从而大大增强教学效益。

这些,还只是我们粗浅的思考与实践,肯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指正。不管怎样,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让“感悟”与“训练”并重,悟出语文学习的灵性和情趣,练出学习语文的能力。

上一篇:试析拉丁美洲养老金制度改革 下一篇:追寻和谐灵动的课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