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时间:2022-07-26 02:02:30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初中化学新课程, 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新课程教学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这些新的课程理念的落实和实施都离不开化学实验。

1制约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因素

我校的化学实验教学历来重视和强调化学知识和强调化学知识的传授,而且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化学知识是预设的,师生们重视的是实验结论或结果,实验教学的目地在于获得并记住这些结论。对实验教学过程的探索反不太引起注意,至于素质教育中提倡的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态度等很少涉及,实验教学的质量不高。结合我校化学实验课开设的情况分析,我校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现状如下:

1.1教学中药品仪器相对不足的问题:目前,乡镇中学普遍存在大班额教学,而实验室的实验资源配备相对较低,加之乡镇中学经费紧张,虽然国家对农村中学加大了投入力度,配备了必须的一些实验器材和药品,可以满足老师演示实验之用,可学生实验需要的药品数目较大,所以就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实验的需要,但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老师要保证学生实验的正常开出,就不得不想办法,找一些实验替代品来帮组学生完成实验。

1.2没有配备专职实验员:乡镇中学大多数化学老师仍沿用以前的粉笔加黑板代替实验。常此以往,学校和教师就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认为实验教学对于提高成绩效果不明显,是白白耽误时间。造成乡镇中学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上和城市学生相差甚远,无疑阻碍了新课程在乡镇的实施。

1.3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 实验经费严重不足。对于乡镇地区的学校,经济比较落后,学校教育经费都只用于维持学校的正常办公,用于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经费微乎其微。学校平时的实验靠教师讲,只能做的也只有少部分。学生实验无法开展,这种实验教学条件造成学生没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利用实验帮助分析、处理化学问题,因此学生的实验能力远远达不到《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中考学生实验严重丢分的现象。

1.4部分实验因条件不够无法演示或现象不明显的问题:以上几个方面是制约我校化学试验教学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我校化学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

2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对策

2.1提高认识,齐抓共管,着力改善化学实验教学条件。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全国中小学将逐步实施普及实验教学,学校的实验条件将得到根本性改变。乡镇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的领导应切实提高对实验教学的认识,齐心协力,紧紧抓住“普实”的良好机遇,切实加强试验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化学及其它试验教学条件。要建立试验教学的科学考核评估机制,定期对试验教学进行检查、指导与评估。学校应建立实验教学奖惩制度,学校还应在管理上适当考虑实验准备与清洗整理仪器的工作量,关心试验教师的身体状况,定期为他们进行体检,为试验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试验教学环境。

2.2集思广益,拓宽经费来源。政府部门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专门的实验经费保障机制,每年应划拔一定的专项实验经费。除上边划拔的专项实验经费外,学校应想法设法多渠道筹措试验教学资金,同时应加强经费的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尽量挤出资金用于试验教学,以保证试验教学的经费需要。

2.3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应带领学生开发本地资源,拓宽化学实验教学途径,运用生活中化学现实条件进行化学教学。各校应积极调动学校的潜在因素和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带领学生开发本地的实验资源,最大限度地进行实验操作,自制教具,制做实验模型,绘制挂图,开展结合实际的化学实验教学,力求在科学、规范、安全、可行的前提下完成教学任务。

2.4尊师重教,稳定教师队伍。各级领导应爱惜人材,尊重人才。稳定教师队伍,在待遇上应加大投入,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加大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培养他们乐于奉献的思想,组织教师参现、学习、交流、进修,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管理方法,使他们安于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

2.5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要定期对化学教师进行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核,定期对他们进行实验教学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的提高培训,使他们不至于穿新鞋,走老路。

总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扎实实施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希望能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化学教师的重视。

上一篇:提高差生数学成绩的方法 下一篇:浅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