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时间:2022-07-26 06:59:43

创新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关键词〕 校园文化;装饰;活动;

理念;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9—0017—01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生动地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传递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凸显学校广大师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品位、弘扬校园主旋律、提高办学质量的一条必经之路。

如今的学校已不单单是传授学生知识的场所,更是陪伴学生成长,促进其人格生成和精神塑造的乐园。因此,学校应本着“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整体优化、提高素质”的办学理念,以课改为载体,以“乐教、乐学、乐管”为策略,以师生的发展为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营造“文化育人”的校园氛围,让校园时时处处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使学科建设、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方面形成优先发展的趋势。学校校园文化的创建与创新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为学生提供温馨舒适健康的成长环境。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我们在这一方面所作的尝试。

一、以灵活的装饰点亮校园的景象

学校的装饰要隐含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现“事事是教育,时时是教育,处处是教育”的理念。我学区的学校装饰不仅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也体现着学校的个性,如果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就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将中国经典故事(如“二十四孝”、“名人立志故事”等)以彩绘的方式挂于四周围墙,名人格言挂于教室内墙,山水字画挂于走廊,以节约和节俭为主题的宣传画挂于食堂等等,以这些方式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而在教室内饰和宿舍装扮上让学生自主设计和实施,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各种能力,更体现了他们的主人情怀。走入这样的校园,总使人产生爱恋之意,处处精美的装饰展现着师生对校园的热爱,也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以多样的活动丰富师生的生活

学校集体活动的开展,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成长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一次次样式纷繁的活动就像是一场场专题晚会,学生们尽情参与,全情投入,完全释放。同时,这些活动的开展也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影片展播,是为了丰富住宿学生的生活,学校每周固定一天晚上为学生播放影片的活动,大大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书画、摄影、手工比赛,这是每学期定期举行的全校师生参加的比赛,参加面广,类型多样,一方面是对第二课堂成果的一次检验,另一方面又是展示个人才艺的一次良机。

像这样在课堂之外,由学校组织发起,旨在丰富师生课外生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动还有很多,这些都为师生的校园生活平添了诸多色彩。

三、以核心的理念确立学校的宗旨

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学校发展的方向,也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我学区的学校,一校一旨,如水阜中学的办学宗旨是“上善若水”,水阜小学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等等。这些宗旨的选取不但透露着教师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期望,而且使校园文化建设不会缘木求鱼,也更有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四、以务实的校本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学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编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设置应当以本土知识为基石,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更多地了解本土文化,产生对家乡的浓浓乡情和自豪之情。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设置校本课程时,重点组编了两套人文地方教材《水阜面面观》和《水阜人文地理》,主要向学生介绍本乡的人文知识。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学生们对家乡有了详实的了解,同时也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校园文化的创建与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又要有多样形式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又以完善的理论再来指导实践,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样的创新与发展,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校园生活,更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培养,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加强语言修养 打造魅力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