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7-26 01:29:04

高中体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调查分析了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安排不当;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体育教师、资金缺乏。并提出了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能力;充分利用其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问题;对策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使命。搞好高中体育课教学工作,有利于素质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对提高高中生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养成终身体育意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高中体育课教学当中的技能的学习,将有助于促进高中生身体形态和各个器官系统功能的协调发展,有效提高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水平,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然而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的重要性长期被人们所忽视。为此,笔者通过对本县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对策,希望能够对今后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旨在积极促进我县中学素质教育的有力发展。

一、商水县高中体育教学的问题

1.教学内容安排不当

体育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为主要内容。但是,体育教学内容较为陈旧,重复累赘;教学方法缺乏新意;教学实践中强制性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某些内容和考试,从而导致了学生对上体育课没有兴趣,体育教师则很难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身心发育。

2.体育教学形式单一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单一,也使体育教学显得呆板、机械、缺乏生机。学生疲于听讲解,看示范,反复练习,没有时间去感受和体验健身运动的兴趣,使得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无从提高。而且,在体育课堂上片面强求纪律要求,过于强调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遵守纪律、步调一致、行动一体化,这实际上已造成教学目的错位,其结果是将体育教学改成了缺乏实效、按部就班的机械操练,失去了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

3.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对体育价值认识不足是普遍现象,他们没有把健康、意志与体育衔接起来,而认为体育课只是学习外的一种负担,“烦”、“累”、“放松一下”是部分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心理,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明显的参与动机。

4.体育教师、资金缺乏

从师资来看,虽然近几年学校采用引进、培养的途径解决了部分师资,但师资的数量仍然不足,特别是师资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均不合理。加之体育教学经费问题,造成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方面不够健全,使得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均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能力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培养学生强健体魄的一线队伍,因此,只有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水平,才能保障学生上好体育课。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体育课为体育与健康课,它是学校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渗透健康的理念。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体育知识,深入研究教学方法,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使体育课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开展,体育教师应根据自己的优势、特长,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经常采用以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为目标的全套个性化的独特教法。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形成“健康第一”的思想认识。从而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学校体育教学,增强学生健康体魄。

2.充分利用其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

尽管商水县高中体育教学设施严重不足,但一些最基本常规性的体育器材如篮球、铅球、乒乓球等,虽然数量不多但仍然可以使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体育器材,加强对学生的技能、技术训练。如针对学生在排球训练时,出现的垫球时肘分开、手臂弯曲下垂、击球时球在腹前打转、球飞行不稳等错误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一边示范垫球,一边说出口诀:“提肩抬臂夹肘压腕刹车;一插二压三抬臂”,并要求学生牵记口诀。经过反复示范,身传言教,直到学生能基本掌握要领,然后再进行分散训练,并要求学生边垫球边默念口诀,最终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这样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垫球技术要领,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利于记忆,并有较强的针对性,再经过反复示范,学生掌握技巧速度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符合体育教学“精讲多练”的要求,提高教学效率。

3.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学校体育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在教学的改革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灵活运用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强调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让学生自己在思想上得以重视。形成运动终生的体育运动观念。在体育教学中要因材施教,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效果。

总之,通过对高中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对策,可以使体育教学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得学生通过体育教学,不仅增强体质,而且还提高参与意识,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发展个性、体育心理,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上一篇:谈生物实验课程中初中生物的思维拓展 下一篇:教学中三抖“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