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激趣方法浅说

时间:2022-04-22 08:30:05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激趣方法浅说

【摘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语文学科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变被动为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初中语文课中激趣采取了信心激趣法;导入激趣法;设问激趣法;变化激趣法;课外活动激趣法,语文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激趣方法

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以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兴趣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幽探胜。可见,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语文学科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尽管大多数学生明白这一点,但普遍存在着对语文科不感兴趣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使学生味同嚼蜡,严重制约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禁锢了他们的思维,加上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对语文课产生厌倦情绪。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因此,语文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不少,本文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在初中语文课中激趣的做法。

一、信心激趣法

1.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不能冷落后进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差生和优生都有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第一次考试的试题简单些,让多数同学的成绩都能在及格以上,使他们觉得自己能学好语文。每次考试应有70%左右的基础题。

3.对学生所取得的细微进步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看见自己努力的结果得到老师的肯定,从而看到自己的希望。

二、导入激趣法

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它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因此语文老师要善于设计富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的导语,“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我们可由名言警句、古诗词导入,比如上《隆中对》时,笔者先出示一首小诗:“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由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三顾茅庐”引入课文所记叙的那令人赞叹不已的“画纸之上分天下,谈笑之间定乾坤”的画面。有的也可由故事导入,如学习《生命生命》时,笔者轻微播放音乐《命运》,并动情地讲述了少女默然勇敢地面对死亡、热爱生命的故事,又介绍了课文作者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毫不放弃生命的事迹。“未成曲调先有情”,两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总之,导语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形式,可因“材”设计。

三、设问激趣法

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有疑才能造成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如教《死海不死》这篇说明文时,可以这样提问学生:“同学们都知道,不会游泳的人掉进水里会被淹死,但世界上却有一个即使不会游泳的人跳进去也不会被淹死的湖,在这个湖里,人们还可以舒服地躺在水面上看书,大家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同时在小黑板上出示这几个小问题:1.海怎么会有“死”、“活”之分?2.既然是死海,怎么又“不死”呢?前后两个“死”各指什么?3.“死海真的要死了”的“死”指什么?

这些奇怪的问题使同学们感到非常有趣,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也就急于学习本课文,且认真学习、探索。

四、变化激趣法

“教无定法,因文而异”。语文科应根据其学科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教《理解,应该是双向的》,可以以辩论会的形式开课,把学生分成两组,男同学代表学生,女同学代表家长,教师当“主持”。又如教学《分马》这篇小说,由于篇幅较长、课文出现的人物较多,可让学生分别扮演小说中的老孙头、郭全海等角色来朗读,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课外活动激趣法

学习语文,如果只局限于课堂45分钟和一本教科书,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厌倦和知识面的狭窄。如果能把单调、枯燥的知识传授,转化为有趣灵活的活动课,既可以促进第一课堂教学,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素质。如学习《小桔灯》后,可让同学动手制作小桔灯;教《万紫千红的花》前,可带同学到花园观察五颜六色的花;学习第五册第四单元,可带学生到图书馆参观,了解图书的分类、收藏、编目、借阅登记等,让大家动手布置教室里的“小小图书馆”,还可发动大家向贫困学校捐书。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既增长了知识,又形成了能力。语文课外活动,还可以针对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以竞赛形式展开。如开展写钢笔字、朗诵、讲故事等比赛,搞读书笔记展览、手抄报评化、知识卡片展评。还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名片,写观后感、评论;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写游记、心得体会。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兴趣虽然属于非智力因素,却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因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有言:“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上一篇:小学职前教师概率课程教学研究 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