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强化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

时间:2022-07-26 12:51:51

着力强化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

自2001年开始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紧密结合,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课程的适应性,促进了课程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结合课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强化课程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一、加大政府的课改推动力

强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府行为,切实加强政府对课改实验推广工作的领导力。按照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切实转变观念、加强领导、落实职责,及时解决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问题。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制定课程改革工作的总体方案,统筹本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深入基层了解课程改革实验方案的实施情况,研究课程改革实验中的问题。专家指导小组成员深入课程改革一线,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实验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等重点问题,集中力量寻找对策,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咨询。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把课改作为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契机。对不同地区的学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贫困县市、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和教师给予更多关心,提高他们的课程实施能力,帮助他们开发课程资源。倡导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共同成长。树立农村课程改革的先进典型,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新模式。

二、提高新课程实施的执行力

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对课程改革的推进作用,促进课程改革在科学的轨道上运行。各级教研机构紧紧围绕推进课程改革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课程改革的大局,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实现重心下移到学校,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教研员要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课程改革实验中去,深入学校、课堂一线,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把握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及时解决学校、教师课程实施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课程改革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中,探索整合资源、沟通城乡的“片组”教研模式。即针对农村学校教研力量相对薄弱的实际,将辖区几十所中小学按照地域相邻就近原则,组合成多个“校际联合教研组”(简称“片组”),开展以“片组”为基地、有区县教研员参加的每周一日的“新课程教研日”活动。树立农村课程改革的先进典型,加强农村学校“绿色证书”教育,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新模式。

提高地方、学校的课程管理与开发能力,建立和完善地方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增强地方课程对不同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采取政策支持、业务指导、成果推广与评价等多种形式,鼓励学校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努力建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互配合、目标一致、内容开放的课程体系。

三、发挥教师在课改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践行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师整合课程与创建特色课程的质量。要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素质,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意识,教师不仅要有教学意识,更要有课程意识,积极主动地驾驭课程;二是课程知识,教师要掌握有关的课程政策和课程实施与开发的知识;三是课程能力,教师要能结合具体课程环境和学生的实际与需要,具备对已有课程进行改造、开发和发展的能力。

要确保课程具有最大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必须建立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相应机制。要邀请优秀教师代表参与,吸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尤其是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倡导课程的多元化和特色化,给予教师一定的创造空间,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给予教师实施课程研发以必要的政策、资金和资源的支持,为他们创造性地实施三级课程内容、开发校本课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他们能够因地制宜地开发课程资源。

注重一线教师的业务进修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群体的课程改革理念、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等方面的作用,坚持以中小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整合学校内部的研究力量,建立多学科、跨学科的协作教研组,形成以教师、教研组为基础的校本教研新机制。不断增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研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倡导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探索教育规律,共同成长。

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要研究在大班额情况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情感的关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

四、完善相应的课改机制建设

建立系统、科学、过硬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教育目标管理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指挥的权威性、评价的精确性和机制的激励性。评估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制导系统,强化评估体系是取得课改成功的有力保证。研究出台管理水平评估办法,结合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和要求,分类制订和完善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评估细则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考核细则,使各项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真正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贯彻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文件精神,明确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目标和方向,坚决改变长期以来以升学率作为唯一或主要指标评估教育政绩优劣、办学水平高低的做法。在学生评价方面,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做法,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建立起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发展性评价、单项测验等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方式,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在教师评价方面,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为突破口,从教学组织、教学工作、教研工作等方面来确定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要将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更新广大教师的评价理念,掌握评价技术。鼓励教师积极探索科学简便、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社会认同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的方式方法。

建立课改评估、表彰制度。根据课改实验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研究制订课程改革评估方案及实施细则,研究制订鼓励参与课程改革的表彰奖励政策。对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课程改革实验中取得的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和奖励,以调动实验区、实验学校、教师和教科研人员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验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提供政策导向和激励导向,为持续推进课程改革提供强大的动力。

(作者单位: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45)

上一篇:从教学价值考量教学策略优化 下一篇:美国蓝带学校办学特色的探析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