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工程的防水措施

时间:2022-07-26 12:24:20

浅谈地下工程的防水措施

[摘要]地下工程经常会遇到各种地下因素的困扰,比如说会遇到地下水的侵蚀,影响工程的质量,所以地下工程的防水措施变得尤其重要。本文对地下工程的防水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下工程 防水 措施

地下工程的防水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主体防水,是指大面积的防水,二是细部结构防水,是指细缝,连接处等的防水。

1 主体结构防水

1.1防水材料的选择

防水材料有很多,而怎么样去选择适合本工程的防水材料就会变得很重要。早期的防水材料主要有涂料类的、乳胶漆类的。新材料的发展取代了叠层膜和胶凝涂料,同时,伴随着地下防水的加速发展,大量新的优异塑料取代了排水介质甚至止水带。

防水材料要与基面的形状相适应。而这样的防水材料可采用多种材料复合,适应基层的材料多数为涂料、乳胶漆和压敏型、蠕变型自粘卷材,但为了适应基层抗裂性能的不同,它常采用与其它的防水材料复合的方法。防水材料的选择还要去适应温度。温度不同,那么选择的防水材料也应该不同,一般地下工程会随着深度的不同而导致温度的不同,那么在防水材料的选择上就要根据地下温度的不同做不同材料的复合,以防止防水材料的变形、断裂或失效。当然了,防水材料的耐久度才是考验其防水效果的重要指标。防水材料的耐久度要大,要能够抵御自然因素的侵害,不会快速老化。对于防水材料的选择还要做到能够有利于施工,也就是施工可行性要大,不能存在不能施工的问题。最后一点就是防水材料的环保性能,防水材料不能污染周围的环境,要倡导绿色防水,绿色施工。

1.2防水混凝土

地下工程多为混凝土结构,结构自防水,也就是主体防水,一般是防水的重要手段。对结构自防水最有利的就是使用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而言,主要是改善了混凝土的空隙结构,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同时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物理力学性能。

防水混凝土主要用密实度和抗渗性来表示。防水混凝土的配合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要求水泥用量得大于320kg/m3,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得大于280kg/m3;灰砂比为1∶1.5~1∶2.5较为合适;砂率宜为35%~45%,水灰比不得大于0.55;泵送可以增至45%;如果混凝土坍落度不易大于50mm的情况下,泵送宜控制在(120±20)mm。从配合比上讲,防水混凝土依据增加混凝土的有效阻水截面和提高砂浆密实性的原理,采用较小的水灰比、较高的水泥用量和砂率、适宜的灰砂比、适量的外加剂。可见,防水混凝土能否防水,配合比设计是重要的一环,是影响防水性能的首要因素。

与普通混凝土的施工基本一样,但是对于防水混凝土更要注意振捣的密实,混凝土振捣时必须由专人负责,采用高频机械振捣,振捣时间宜为10s~30s,以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确保不漏振、不欠振、不超振。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防水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和顺序。在防水混凝土施工前,应该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出混凝土浇筑的方向和顺序;在施工时周密地安排施工操作人员,设专人进行指挥和监督,严格按照既定的施工方案施工,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应超过2 5厘米,混凝土下落高度不应超过1米,并应保证茬口整齐;应用人工摊平使混凝土拌合物分布均匀,而不得用振捣器摊平。最后要对防水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均不应大于25℃。养护时间应不少于14天。

2 细部结构防水

2.1施工缝的处理

一般处理方法都是在浇筑新混凝土时采用人工凿毛、刷毛、冲毛、高压水枪冲刷,然后再刷水泥浆。

工程技术人员总结出用“栽石法”处理施工缝。具体做法是:当基础混凝土浇捣完之后,应立即在基础与上部墙接触面的部位,将事先洗好浇筑混凝土用的碎石子栽到已浇捣好的混凝土里面,石子栽深为碎石子直径的2/3左右,栽石面积约占接触面的2/3以上。等待混凝土终凝后(夏季一般在14~20小时),用铁钩钩去栽石缝之间混凝土表面的乳皮,使其露出沙粒。在支模板之前,将其冲洗干净,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先铺一层2~3厘米与混凝土同号的水泥砂浆,以利于上下层新老混凝土之间黏结,保证构件的整体性和防渗性。

2.2变形缝的处理

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按照习惯做法,建筑物超过规范规定的长度要设伸缩缝;建筑物超过规定的高差,或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要设沉降缝;结合抗震要求,还要设抗震缝。变形缝的防水处理是“堵、注、涂、嵌、抹”多种工序的组合施工,技术性强,要注意每一个施工环节,整治后使其形成一个封闭的整体。地下建筑、地下室等处的伸缩缝,出于防水要求,常在防水结构层的外侧或底部加铺玻璃布油毡、橡胶片、镀锌铁皮、紫铜片,以及采用内埋式或可卸式止水带(如橡胶、塑料、金属等)并用沥青砂浆、沥青麻丝或浸沥青木丝板等填嵌缝隙。

2.3后浇带的处理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L: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后浇带的施工应满足以下规定: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为了防止杂物落入,应该对后浇带部位应给与一定的保护;后浇带的施工时间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天后再进行;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强度等级不低于两侧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

地下工程要想取得良好的防水效果,单一的处理是不够的,要把多种技术结合起来使用。首先要工程主体防水是重中之重,因此对防水材料的选择和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是关键。其实仅仅工程主体防水是不够的,工程的西部结构也要有很要的防水效果,那么就要对施工缝、变形缝等进行相关的处理。主体结构和细部结构的防水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样地下工程的防水才能向滴水不漏迈进。

参考文献:

[1]孟瑞斌,徐勇.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分析.科技信息,2008.

[2]刘伟,谢远仁.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的防水效果.科技信息,2006.

[3]程伟.地下工程水害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山西建筑.

[4]李伟.论地下工程防水材料的应用.价值工程,2010.

上一篇:人体克隆和法理问题 下一篇:浅谈如何抓好建筑安装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