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代中国服装审美价值取向的变迁

时间:2022-07-25 11:39:03

浅谈近代中国服装审美价值取向的变迁

【摘要】人们在不同时期对美的追求,都是与现实的物质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尤其是服装。本文浅析了近代我国服装审美取向的变迁和发展。

【关键词】中国服装;审美观念变革;价值取向

生活水平的变革,时代的变迁,使得人们对美的价值取向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在不同时期对美的追求,都是与现实的物质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比如交际活动的出现,舞会进入人们的生活和视线,于是晚礼服、常礼服等开始被广泛认为是美的代表;电车、人力车的出现,使的女人不需要再靠徒步或自行车行进,于是裙子、旗袍等应运而生;由于各种运动形式越来越多,于是网球服、游泳衣等也相继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总之,人对美的追求是与生活分割不开的,也是因为生活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造就了我国近代服装审美价值取向的变迁。

第一阶段:弃旧寻新

辛亥革命了我国历史上的末代王朝,也同时带来了近代历史的新气象。这个时期,因为革命的全国化和阶级斗争的历史变迁,老旧的以服装分等级、以繁杂细琐的工艺手段制作成衣已经不合时宜,人们需要的是吃饱穿暖,那些明晃亮丽的颜色也不再是男人女人们所追求的身份象征。

于是,人们的审美观念也随之改变。传统的中式服装样式变化少,工艺流程复杂,而西方文化的引进,彻底打破了这种旧制的承袭。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正在从封闭转向开放,但他们并不适应开放,于是,西方的服装特点还不能完全带入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去,他们只摒弃了那种以华丽程度、绣图内容与工艺等区别阶级等级的服装传统,代之以简洁、明快的衣服款式,借鉴现代色彩学的相关理念,运用形式美来进行配色与设计[1]。正如方雪鸪写于《夏季的新装》一文中的:设计夏季的新装.第一在色彩上要讲究简单鲜明,大红大绿,是太刺眼的,最好选择淡蓝、浅绿、奶黄或粉红的颜色,善加配合。

第二阶段,西化昌盛

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只是不同时期人们对美的理解不同。从闭关锁国到四敞大开,大量洋人的涌入,使得中国人民看到了太多新奇的服装样式,这些服装不仅好看,还能充分体现出人的气质,男人的阳刚和审视,女人的妩媚和兴感。于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对于服装的美的追求也受到了洋人服饰的严重影响,越来越积极地追捧西式服装。

这一时期,人们更加关注的是人体的曲线美,并渐渐接受了曲线是判断人美丽程度的主要标准。于是服装制作上更体现出提臀、收腹、细腰、挺胸等关键部位,以使女人达到社会共同的审美标准。这个时候,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接触时尚元素,并且在洋人的熏陶下更加追求时尚、追求流行,并以着流行服装为美的表现。

第三阶段,性感曲线

妇女解放运动的打晌,使得女人们看到了旧有体制对人们身心的束缚,包括服装。我国古代以“抑性”为主要管理体制,女人穿着要紧实,不可,不可突出。但是,随着对西方文化的渐渐深入了解,人们自然而然地发现了曲线是女性与生俱来的美感,为什么不将其做为一种骄傲展示出来,却要将其隐藏呢?于是,“求性”的理念逐渐昌盛,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

在这一阶段,我国引进了最能表现女性自身之美的服装款式――内衣,由电影明星等具有号召力的女性的引导,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了内衣对身体曲线的表达,并接纳了这种穿着方式。同时,服装的立体感越来越显著,收腰、翘臀,通过服装来更进一步地突出女性自身的特长之处,已经不再是一件害羞之事。服装的裁剪不再肥大,而是更加合体,随着女性身体的自然曲线顺势而下,贴身,却不拘谨。就像张爱玲所形容的那样:服装的作用不外乎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线勾,毫不回避地展示着性吸引的魅力[2]。

第四阶段,务实舒适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追求精神生活。对于服装的需求也是同样。人们不再是单单地以好看为评价服装美丑的标准,更增加了服饰面料、尺寸对人体感观舒适度的影响。服装的设计与制作开始跟随人们所从事的职业和所需要参加的活动而改变,比如工作时有职业装、运动时有运动装、休闲时有休闲装等等。

这一阶段,无论设计、卫生、剪裁、穿脱的方便度等方面,都成为人们选择服装的全面考量标准,缺一不可。而且,服装设计业也不断繁盛,传达和创新时尚元素,使更多爱美、寻美的人融入到全社会的流行趋势中去。

第五阶段,元素融合

如今的全球化,也带给了服装设计师们新的灵感。他们不再以单一的元素为创作原点,而是在一种文化底蕴下融入另一种文化气息,使两种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成另一种让人为之赞叹的风格。比如在中国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加入西方服装的特色之处,使得制作出来的衣服既别致,又不失中国特色。

总之,对服装的审美观念在不断地改变,但这改变始终是来源于生活,无法与现实需求完全脱离的。

参考文献

[1] 孙庆国. 近代中国服装审美价值取向的变迁[J]. 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10:58-61.

[2] 张爱玲童言无忌. 衣见流言[M].上海:中国科学公司,1944.

[3] 叶浅予. 实用的装束美[J].良友,1927.(13).

上一篇:“自我超越”与魏晋乐舞 下一篇:当代人物画水墨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