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颜色词在汉语成语中的语义特征

时间:2022-07-25 06:47:36

浅析颜色词在汉语成语中的语义特征

摘 要:颜色词是指包含大量表示颜色的词汇或语义跟颜色相关而组成的一个系统集合。再引入“场”的概念是为了方便归纳与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由颜色词聚合成的汉语成语的语义,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即成语中包含表颜色的词语且语义跟颜色相关、虽含有颜色词但语义跟颜色无关。

关键词:颜色词;语义场;汉语成语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192-03

汉语成语是词汇系统中一类约定俗成的四字短语或词组,是汉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历史上众多的文化内涵,而由颜色词构成的汉语成语是其中的一个特殊类别。顾名思义,颜色词就是描述颜色的词汇,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的色彩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颜色词都是不可或缺的。世界各民族的语言表达颜色的词语多寡不一、分类各异,但都有一个基本词汇的范畴。有学者认为,现代汉民族已经分辨出“红、黄、蓝、白、黑、绿、灰、紫、棕、褐、橙”等十一种色彩范畴,一般认为,“红、黄、蓝、白、黑、绿、灰、紫”是汉民族中的最基本的颜色词。

汉语成语中跟颜色有关的比比皆是,如万紫千红、五颜六色、一碧万顷,花红柳绿、青山绿水等等,它们之间的语义是否都跟颜色相关联?颜色词在其中是起到标示语义的作用吗?我们还可以提出诸如此类的种种疑惑,故有必要对这类现象作一个归纳与小结。

一、“场”概念下的颜色词

先从“场”的概念下比较各个颜色词的基本语义,黄伯荣、廖旭东的《现代汉语》中对“场”的概念是“语义场由于各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类属义场、顺序义场、关系义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是几种主要的义场。” 同样的从贾彦德先生对“场”的描述是“若干个义位含有相同的表彼此共性的义素和相应地表彼此差异的义素,因而连接在一起,互相规定、互相制约、互相作用,那么就构成一个语义场。从上面关于语义场的概念可知,各颜色词在语义上是相互关联的,都跟颜色有关,其差异在于各自表示不同的颜色语义。或者引入我们平常更为熟知的属种概念更好理解。属概念是上位概念即它的语义内涵更为广阔,能包含更有的语义信息,而种概念是下位概念即它的语义内涵更为丰富具体,通常只包含有一种信息。颜色义场中“颜色”是一个属概念,它可以包含多种颜色,也可以包括由实物所反映出来的颜色等。“红、黄、蓝、白、黑、绿、灰、紫”是种概念,是反映到具体的某种颜色上。

试以《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几个成语为例,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品种繁多;绿草如茵形容草十分茂盛,绿油油的,像绿毯一般柔软,好像铺在地上的被褥。再如,色彩缤纷是指色彩繁多而凌乱;而黑灯瞎火是指形容黑暗没有灯光。通过以上两组的举例可知,色彩是上位词,“绿”、“黑”是下位词,它们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具体到成语的使用而言,它们之间没有所谓的“优先级”关系即上位词的使用等级优于下位词的使用等级,或者说上位词是更高级别的用词而下位词是较低级别的用词,应该具体到语境当中去使用。

引入“语义场”的概念来比较的第二原因是语义场的理论侧重于语义的理性意义,而相对较少关注词的色彩义及语法结构。所谓的理性意义是指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语义场中具有区别性特征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义位。这也就是说,对于颜色词的比较是应放在其概念意义上面,而较少关注其附加的含义,这样的比较就较为严谨与科学。

人们对于颜色不可避免有自己的喜好,这种观念同样体现在汉语成语的使用中。中国人比较偏爱“红” “黄” “紫”这三种颜色,比如说古代帝王以穿“黄”“紫”色的衣服为尊,而普通老百姓假如穿上这类衣服则是对王族的不尊重,比如装点喜庆场面多用“红”色而很少用“黑”“白”“灰”等颜色,比如办理丧事的时候,多穿“黑”“灰”“白”色的衣服以对死者的尊重而没有人穿其他颜色的衣服等等,在成语中“大红大紫”是指非常受宠或非常受欢迎;十分走红,而“白衣秀士”是指未曾获得功名的读书人;这充分说明了颜色在国人之间是有等级的偏见的,尤其在封建等级森严的社会中。“到唐高宗时期,社会成员的等级身份,大小官员品质序列都显示得清清楚楚,即黄、紫、朱、绿、青、黑、白七色构成的颜色序列。”当然,放在“场”的里面比较,并不是说语义场是独立的一个系统,它同样也是外部世界的反映,也是对外部世界的划分。

引入“语义场”的概念的第三个原因在于比较的层次性,表示颜色的各类词语都可以划分到分类义场当中来,放在分类义场中来比较的话,逻辑顺序比较清晰,得出的结论也比较让人信服。同样的也为下一阶段的分析作铺垫。举例,“白”类成语语义场中,可以根据“白”的不同内涵划分出更小的类,首先从视觉上可以划分出白玉无瑕、白璧微瑕等的语义场、从封建等级制度上的角度上,可以分出白屋寒门、白衣秀士、白手起家等表示“清苦”的语义场,再从中国传统的“五行”观念当中,可以分出素车白马、红白喜事等表示“丧葬”的语义场。

大的“语义场”下可以划分出小的“语义场”,小的“语义场”还可以划分出更小的“语义场”,所以放在最小子场下的比较,才有信服力。颜色义场中各个颜色词放在表示“颜色”的最小子场当中比较,可信度才会高一点。

二、成语颜色词的语义分析

翻阅《精编成语词典》可知,出现跟颜色有关的成语共439个,为了分析的方便,把这类成语分为两类即成语中包含颜色词且语义跟颜色相关、虽含有颜色词但语义跟颜色无关。成语当中包含有颜色词,并且语义跟颜色相关的成语,据笔者统计占到了含有颜色词的总数的绝大多数,还可以将这类成语细分成更小的类。为了避免划分的多层次的复杂性,本文的切入点主要从颜色语素组成的成语的个数出发。颜色词组成的成语主要有单一颜色组成的成语和两个颜色组成的成语,具体考察这两类词中色彩语义场的具体构成的情况。

单一颜色组成的成语,这是指在成语中只含有一个颜色语义的词语。如:蓝田生玉、金碧辉煌、白面书生、黄袍加身、万古长青、一碧万顷、乌天黑地、昏天黑地、碧空如洗、看破红尘、筚路蓝缕、粉妆玉琢、鹤发松姿、人老珠黄、色若死灰等等。选取几个成语,通过《精编成语词典》的释义,可知:

蓝田生玉是指名门出贤士。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或陈设华美精致,光彩耀目。

白面书生形容年轻识浅、阅历不多的文弱书生。

黄袍加身中的黄袍也称龙袍,指古代皇帝的袍服。五代后周赵匡胤在陈桥兵变,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帝。指登上帝位。

万古长青形容千秋万代。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

一碧万顷形容辽阔的水面或天空。

乌天黑地形容一片黑暗。

通过以上的成语释义可知,单一颜色组成的成语有一部分的语义跟颜色相关,一部分的语义跟颜色无关,这可以得出本文关于颜色词的划分方式是合理的、科学的、严谨的。

具体而言,颜色词大多数是多义词,表示颜色的语义只是其中的一个义项。故成语中有些虽有颜色词却不表示颜色的意思,下面可以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对各个颜色义项的归纳来理清各个颜色词所表示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红”在词典中共有五个义项,即像鲜血的颜色,这是红的本义即红色,以此相关的成语有红光满面、红腐贯朽。红粉青楼、御沟红叶、脸红筋涨、姹紫嫣红、面红耳热、脸红耳热、匀红点翠、红叶题诗等。象征喜庆的红布,以此相关的成语有红绳系足、红旗报捷、碧鬟红袖等,象征顺利或欢迎以及喜庆的意思,如:看破红尘、红颜薄命、软红香土、披红戴花、红豆相思、分外眼红、软红十丈,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如成语:又红又专。以及红利的意思。“红”在成语中的使用用其本义以及表示顺利或欢迎以及喜庆的意思较多,用于表示“红布”这个义项以及表示革命成功的成语较少,用于表示红利的意思的成语一个也没有。

再举一个例子,“灰”在汉语词典中表示有5个义项,物质经过燃烧后剩下的粉末状的东西;以此相关的成语有灰飞烟灭、死灰复燃、灰身粉骨、槁木死灰等;表示尘土,某些粉末状的东西,以此相关的成语有灰头土脸、不费吃灰之力等;表示石灰,于此相关的成语没有;像草木灰的颜色,介于黑色和白色之间,这是灰的本义,与此相关的成语有色如死灰等;表示消沉的意思,以此相关的成语有心灰意冷、心灰意懒、心如死灰、万念俱灰等。

由此可知,与“灰”相关的成语用到其本义的数量较少,反倒是其引申出来的意思如表示消沉的成语的数量比较多,这可能是由于“灰”的色调偏冷,不如“红”、“黄”、“紫”等颜色来得艳丽多彩故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压抑、沉郁的感觉,汉民族人民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引申出含有消沉之类的意思。故可以得知虽含有颜色词但语义跟颜色无关,而是采用颜色词的引申意义来表示。

由两种色彩组成的成语可以分为近义对举和反义对举两种类型,划分的依据是两种颜色的协调程度。

近义对举是指两种颜色的协调程度高,色彩之间的差异度小,具体在成语中表现为两种色彩取得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效果。如:青出于蓝、绿水青山、碧海蓝天、青黄不接、紫陌红尘等。

反义对举是两种颜色的协调程度低、色彩之间的差异度打,具体在成语中表示为两种色彩的对比度高,反差大,给人一种在视觉上巨大的冲击效果。常见的成语中色彩对比有三对即黑白对比、黄紫对比、红绿对比。

黑白对比的成语有混淆黑白、黑白分明、粉白墨黑、颠倒黑白、白纸黑字、黑白不分、混造黑白、判若黑白、不分黑白、知白守黑等。

黄紫对比的成语有怀黄佩紫、魏紫姚黄、黄旗紫盖、衣紫腰黄、佩紫怀黄等。

红绿对比的成语有桃红柳绿、绿肥红瘦、红男绿女、灯红酒绿、穿红戴绿、倚翠偎红、等。

从上述举例的成语中可知,黑白对比的成语在语气上比另外两组的成语在语气上来得更强烈,在语用上可能表示对对方的斥责、责骂等,而黄紫对比的成语和红绿对比的成语就没有这种效果。

三、语义跟颜色相关的成语分析

本文重点探讨颜色词在成语中的语义特征,但在成语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类词语,字面上虽无颜色语义,但意义却跟颜色相关,故有必要简单地介绍一下。关于这类成语的构成模式主要有两种情况即成语的整体含义与色彩语义相关,成语内部的单一成分并不能体现出色彩的含义或者用具体的实物来代替色彩的含义,关于第一种情况比较简单,笔者重点讨论第二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的成语试举几例,如光怪陆离指形态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现象奇特。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光怪陆离指奇特瑰丽的光亮和色彩。斑斑点点指物体表面的颜色不纯净或者颜色杂乱。风云变色指声威极大。丰富多彩指内容丰富,花色繁多,形式多样。呈娇显美指花草显示出美丽的颜色。惨淡经营指原指作画前先用浅淡颜色勾勒轮廓,苦心构思,经营位置,后来又引申。花里胡哨指颜色过分鲜艳繁杂,后来又引申。磨砻砥砺指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后有引申。这类包含色彩语义的词构成的成语虽然在字面上没有出现色彩词,但其意思却跟色彩相关,这也说明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表义的特征十分明显。

另外,借用实物来表现颜色的成语有冰肌玉骨、冰天雪地、一片焦土、银装素裹、冬夏青青、染丝之叹、掩面失色等。

关于用实物来表现颜色的解释可以从《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包含颜色词且语义跟颜色相关看出端倪,如“红”是像鲜血或石榴花的颜色,那么自然可以用血或红颜色的花来指代红色,这符合国人的用语习惯,且流传已久。如“黄”是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如“蓝”是像晴天天空的颜色,如“白”是像霜或雪的颜色,如“黑”是像煤或墨的颜色,自然而然,以这些带有某种色彩的东西来指代具体的色彩是可行的,通过成语的实例也验证了这一点。

本文讨论了颜色词聚合成的汉语成语的语义特征,主要有两类即成语中包含颜色词且语义跟颜色相关、虽含有颜色词但语义跟颜色无关。其中成语当中包含颜色词且语义跟颜色相关的成语还是占到大多数。值得注意的是借用实物来表示颜色的成语在日常的运用中也十分常见,虽然没有专章来探讨,但也表明社会用语环境的开放,以及老祖宗们用语的智慧。颜色词在成语中的运用,还可以继续研究下去,毕竟汉语成语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李红印.汉语色彩范畴的词化过程[J].武汉汉语学报,2002,4(3):100.

[2]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42.

[3]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42.

[4]贾彦德,汉语语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49.

[5]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K].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30.

[7]沈米成,宁福聚.精编成语词典[K].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论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大众文化 下一篇:关于高校声乐教学中开展歌剧片段教学与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