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对甲状腺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干预的影响

时间:2022-07-25 05:36:34

临床药师对甲状腺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干预的影响

[摘要] 目的 研究临床药师参与干预甲状腺外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后所产生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是在拥有48张病床的杭州市肿瘤医院的甲状腺外科病房中进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调查2009年1~6月无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使用的患者(共165例)资料得到结果,第二阶段调查2012年7~12月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使用的患者(共175例)资料得到的结果。对比这两个阶段的结果。 结果 调查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但在干预后,抗菌药物单一及联合用药情况、使用抗菌药物种类、术前预防用药时机、预防用药持续时间等符合相关规定的病例数明显提高,而相关经济费用及不合理用药率明显降低。两阶段感染率发生率无明显变化。 结论 临床药师的干预促进甲状腺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的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可行、有效的。

[关键词] 抗菌药物;Ⅰ类切口;预防用药;干预

[中图分类号] R97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2-0041-04

Influence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intervention on antibacterial use in patients with thyroid

ZHENG Dan1 LI Gang2 LI Jing3

1.Department of Pharmacy,Tumor Hospital of Hangzhou,Hangzhou 310000,China;2.Surgical Oncology,Tumor Hospital of Hangzhou,Hangzhou 310000,China; 3.Pharmacy Department of Zhejiang Province TCM Hospital, Hangzhou 310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the thyroid surgery department by clinical pharmacists participating in the intervention. Method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thyroid surgery ward of the Hangzhou tumor hospital with 48 beds, It wa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nvestigation 2009.1-6, the patients (165 cases) data were obtained that there were no clinical pharmacists intervention. In the second stage was the 2012.7-12, patients(175 cases) data were obtained that there were clinical pharmacists intervention for use of antibacterial.T he results of the two phas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ntimicrobial drug utilization rate was 100%,but the number of cases conforming to the relevant provisions(the single and combin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type, preoperative prevention medication time, duration of prophylaxis)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associated economic costs and unreasonable usage rate decreased obviously.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rate in two phase had no obviously different. Conclusion The thyroid surgical incision Ⅰ class of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by clinical pharmacists intervention promoting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Key words] Antibacterial drugs;type I incision;Prevention; Intervention

在我国,抗菌药物仍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由于抗菌药物市场更为自由以及新药品种不断开发,抗菌药物的滥用问题尤其是不合理应用导致各种药源性疾病、二重感染及诱导细菌耐药性问题相对发达国家更为严重。一篇来自土耳其的报道表明[1],抗菌药物是土耳其继心血管药物后最常用的药物,并对其中1 所医院的进行调查,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为45.7%,外科病房的合理使用率仅为26.3%。一部分患者使用1种,甚至2~3 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绝大部分的抗菌药物使用是根据经验开处方,一部分是出于预防目的,只有极少数是基于培养试验后来选择使用抗菌药物种类[2]。目前外科医生精于手术,疏于用药,抗菌药的不规范预防应用现象相当普遍,从而使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也加速了细菌耐药的发生。因此,我们临床药师走进病房深入督查管理。为了调查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干预前后的甲状腺外科手术(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第一阶段:由临床药师抽调我院2009年1~6月甲状腺外科全部出院病历,并抽取165份(调查组);第二阶段:2012年7~12月,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干预抗菌药物的使用,随机抽取175份(干预组)。

1.2 调查方法

对每一份抽取病例逐项填写《围手术期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监测表》[3],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间、入院诊断、药物过敏史、手术名称及日期、切口类别,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剂量、给药时间、愈合情况等。

1.3 数据记录及分析

整理甲状腺患者抗菌药物档案,提取表中相关数据,分类编码,输入Excel进行分类筛选,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 Wilcoxon 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及手术信息

研究期间共调查登记住院患者340人,大致有以下5种临床诊断: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甲亢、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患者在术前术后都有感染机会,但少见。前后两阶段(调查组、干预组)患者性别、年龄、感染情况的构成具体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情况

2.2 用药情况

2.2.1 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见表2。

2.2.2 预防性抗菌药物种类前后两阶段比较 见表3。

2.2.3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两阶段用药时机比较 实施调查期的病例中,术前30min至2h内预防用抗菌药物108例,用药时机合格率为65.46%;干预组预防用药的144例中,术前30min至2h内预防用药60例,且有84例未进行预防用药,用药时机合格率为82.29%,两组用药时机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见表4。

2.2.4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两阶段用药持续时间比较 实施调查期的病例中预防用药持续时间≤24h的有20例,合格率为12.12%;干预后预防用药时间≤24h的为37例,且未进行预防用药的有84例,干预后合格率为68.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5。

2.2.5 术后情况 在调查期与干预期,只有1例患者伤口愈合欠佳,未发现与用药有关的ADR。

2.3 相关经济费用情况

2.3.1 平均住院天数 在调查期平均住院天数为9.29 d,干预后为7.90 d;实际住院天数≤7 d的病例由原来的30.91%提高到54.86%,见表6。

表6 两阶段平均住院天数比较[n(%)]

注:t:预防用药持续时间

2.3.2 住院期间抗菌药费用、总药费、总费用情况 干预后的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费由调查期时的32.00%下降至17.00%,见表7。

2.4 不合格用药情况

不合理用药现象可归纳为6种。其中,在调查期疗程过长的比例超过50%,而在干预后,任意一种不合理用药的比例均小于50%,下降趋势非常明显,见表8。

3 讨论

3.1 预防用药指征

本院甲状腺手术全部在洁净手术室完成,手术过程中有完善的预防感染的制度和措施。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主要是为了预防术后切口感染、部位腔隙感染及术后可能的全身性感染[4]。此类清洁手术原则上可以不使用抗菌药物,如手术时间长,手术创面大时,切口的污染随时可能发生,这时可采用预防抗菌药物的有效浓度来覆盖整个手术过程[5]。

3.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在调查期间,5种病理诊断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是100%,干预后,其中的3种病理诊断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为0%。在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种类方面,未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由调查期的0%提高到48%,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率提高了28.57%,杜绝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而广谱青霉素和氟喹诺酮类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了,特别是培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已导致肠杆菌科细菌对其耐药性的增加[6],且同类药物间易发生交叉耐药,故应严格控制其在外科手术的预防性使用。在用药时机发面,预防性抗菌药物给药一般在全身麻醉开始前,即切开皮肤前20~30 min开始静脉滴注给药[7],干预后,有82.29%患者术前2 h开始使用抗菌药物,符合抗菌药物指导原则的用药时机;而持续用药时间也有明显缩短,合格率由12.12%提高到68.00%,但仍存在术后用药时间偏长。在术后,两阶段仅有1例伤口愈合欠佳,其余愈合等级均为甲类,证明了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并不会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增加,符合相关文献报道[8]。目前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能做到集中配置统一配送,在麻醉医师监督下并做好记录工作,必要时也可随时通知临床药师,一同做好监督,则可确保预防用药的给药时机。这一系列的变化说明临床药师的干预对临床医师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时无菌操作规范和手术技能上更严格了,提高了预防用药指征的判断,对持续用药时间以及选择预防用药方面更加的严谨、合理。

3.3 相关经济费用情况

干预后,平均住院天数由调查期的9.29d缩短至7.90d,有利于提高病床周转率;抗菌药费用占总药费百分比由调查期的32.00%降低到17.00%,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说明实施干预措施对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具有积极作用。

研究表明,通过我们的干预以及药事委员会、医务部及院感办等行政部门的协作下是有效、可行的。有利于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使临床用药合理化,用药行为规范化,切实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目前,临床医师在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的规范上仍有一定欠缺,也需要临床药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在实践中完善,确保我院临床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 Drummond CW. Resistance is futilea confenrence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s in acute hospital [J].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6 ,57 (2) :171-175.

[2] 张蕊,赵雨晋,管玫,等. 甲状腺外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干预[J]. 中国药师,2013,13(10):1490-1492.

[3] 许沧海,黄国平,冯鹏. 临床药师在腺体外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4B):143-144.

[4] 李炜清,李铭,严祖佑,等. 144例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对比与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14):741-745.

[5] 谢利平,罗瑛,杨惠平.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2013,30(1):85-86.

[6] 张福康,石壬伟. 临床药师干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效果评价[J]. 中国执业药师,2012,7(1):3-6.

[7] 梨文艺.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 现代医院,2010,10(2):84.

[8] 赵振褒,马霖,曹玉,等. 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与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关系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6):3459-3461.

(收稿日期:2013-09-27)

上一篇:凋亡调控因子Survivin、XIAP、c—Jun及NF—κB... 下一篇:三磷酸胞苷加地塞米松等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