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教法初探

时间:2022-07-25 03:13:16

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教法初探

摘 要:构建高效历史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何为高效课堂?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本文尝试从教学资源的拓展、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以及情感的升华等方面探讨农村中学高效历史课堂构建的方法。

关键词: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291-01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中学一线的教师们都感觉课时紧、任务重,许多学校把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此,一场“构建高效课堂”的活动正在轰轰烈烈的展开,从传统“低效、负效”课堂到“有效”课堂再到“高效”课堂,那么,究竟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呢?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它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下面以《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处理为例,尝试改进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努力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第一:有效整合教材资源和合理开发课外资源是高效历史课堂的基础

一、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

教科书只是课程实施的一种资源,教师应学会用活教科书,而不能跪着去讲授教科书,具体讲,就是对教材资源重组、加工和活用,提升其文本资源价值。

首先,依据课标、学生的认知要求和教学主题,调整教材结构,使其适用、合理。如:《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中,笔者依据课标和学情,确定本课的教学主题是“近代人民求民主”,围绕这一教学主题,将教材结构整合成“潮流”、“变局”、“丰碑”三大模块,并把与本主题无关的教材资源选择性删除,另外适当地补充针对性较强的史料丰富其内容。

其次,要合理、充分使用历史教科书资源。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导言、正文大字、史料原文、图片、课后练习、活动探究等,这些呈现方式都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自如地调配这些资源。例如:学习《临时约法》时,笔者就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临时约法》条文及课后“解析与探究”,既做到了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性,也通过这些教材资源,学生提高了阅读、研读史料的能力。

二、课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教科书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我们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要求补充教科书内容,努力寻找和开发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话题来进行教学,以弥补教科书材料单一、静态等缺憾,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例如:笔者甄选史料两则:“‘南北议和’中孙中山主张和”以及“清帝退位诏书(节选)”,让学生了解当时“民主共和已成历史主流”,而这恰是“重理论轻史实”的教材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第二: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高效历史课堂的途径

教学方法是老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必需途径,任何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不能够适应教学要求和多种多样的学生的。鉴于此,《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情境创设法,史料研读法、探究式课堂教学法和情境体验教学法等多种教法,如,通过“学生扮演《民报》记者”这一环节学习“武昌起义”的相关史实,既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和对初中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学生的发展是高效历史课堂的核心

哲学家尼采说:真正的教育者应当是解放者。所以,高效历史课堂的灵魂是“放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为学生营造一种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搭建起学生张扬个性的桥梁,最终实现学生的发展。

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要激起学生的学史兴趣,教师在授课时,导入要奇,授课要新,结尾要妙,处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大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

为了调动学生学史兴趣,新课导入中,老师问:中国历史上共出现多少个王朝?共有多少个皇帝?(学生猜答,虽答不准,但有趣)中国皇帝制什么时候结束?(辛亥革命)这场革命中有三个重要角色:孙中山、袁世凯和清政府,你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哪一个角色?(学生自圆其说,兴致很高)同学们的这些认识客观吗?有人说辛亥革命中袁世凯和清帝溥仪也作出了贡献?你怎么看?(学生就疑惑了:初中时不是说“袁世凯是篡夺革命果实的吗?这会儿咋成为有功的人了?”)

其次,创设宽松的教学场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教师教会了学生知识他不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教会学生发现知识,他才是好教师。”教师作为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将自己的教转化成学生的学,通过教师组织、引导、激励和评价,带领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切实感受“我的课堂我做主”的主体地位。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满心投入“辛亥讲堂”、“辛亥论坛”中激情讲演;让学生的“辛亥足迹”遍寻家乡南安。

最后,情感的升华是高效历史课堂的增值

上课不仅是一场学习经历,更是一次充满情趣愉快的情感旅程,唯此才能“让学生怕下课”,才会废寝忘食、乐在其中。

教师除了创设各种物化的教学情景外,还必须深入领会教材所要表达的情感,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升华学生的情感。例如:在《辛亥革命》结尾设计:“辛亥叙事”――林觉民《与妻书》(节选) :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学生讲述典型的辛亥英烈们的光荣事迹,体悟辛亥精神。(学生答:为祖国这个大家牺牲小家;为天下人谋幸福),当学生有了这样的体味时,学生的情感升华就水到渠成,高效课堂的增值效果也达到了。

追求高效课堂之路漫漫,吾辈将上下而求索。选择任何一种高效历史课堂的教法都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凸显学生的主体角色,要积极创设有效有趣的教学情境和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努力争取教与学的“双赢”!

上一篇:高中生物中同位素示踪法应用的实例 下一篇:物理教学要重视学生实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