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文

时间:2022-07-25 02:24:58

浅谈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文

摘 要:面对新课程改革纲领下的作文教学,教师该如何教,学生又改如何学,已经成了语文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我们都知道学生的个性有差异,作文水平也有差异,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强化其主体意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爱上写作文,他才能体会写作文的乐趣,从而喜欢写作文,自觉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 兴趣 游戏 素材 我手写我心

《新课程标准》中规定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可是,就这样一个简单的目标,却让很多老师和学生畏之如虎,在作文教学时,老师感觉束手无策,学生也感到无话可写。但是作文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所以有的教师就逼着学生写周记、写日记,以为只要学生多写了,作文也就自然提高了。孰不知,很多学生写周记和日记时,都是前言不搭后语,敷衍了事,有的学生写不出话来,还干脆抄袭了事,如果语文老师不及时发现这个问题,予以改变,依然要求学生挤牙膏似的写作文,只会适得其反。要知道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之下,就会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和乃至严重的厌恶心理。那么,以后要想学生重拾写作文的兴趣,更是难上加难。

面对新课程改革纲领下的作文教学,教师该如何教,学生又改如何学,已经成了语文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我们都知道学生的个性有差异,作文水平也有差异,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强化其主体意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爱上写作文,他才能体会写作文的乐趣,从而喜欢写作文,自觉提高写作水平。在作文教学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写作目标,甚至于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要求他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一一记录下来。还有就是我们要在作文教学中结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风格的写作。有的学生,思维比较跳跃,不妨让她写写诗歌,有的学生古板沉稳,不妨让他写写说明文,其实个性的才是最有魅力的。当学生能够写好某个方面的内容之后,再让他完成作文目标,他也会非常乐意。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呢?

首先,作文课玩游戏,让作文稍稍远离学生

让作文课远离学生的意思,并不是说不要学生上作文课了,恰恰相反的是,我们要把任何一节语文课都当作作文课去上,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畏惧作文的心里,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感受作文的魅力,体会文学的力量。比如,今天这节课我打算让学生写一篇观察作文。那么在上课之前,我可以完全不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和我玩吹泡泡的游戏,让同学体验吹泡泡时的快乐,然后让大家评选谁的泡泡吹的最大,谁的泡泡吹的最多,谁笑的最开心,谁最遵守纪律等等,然后还要学生分别说清理由,如,为什么你觉得他的泡泡最大呢?大到什么程度?像什么一样?你能吹出那么大的泡泡吗?为什么他吹的出来你却吹不出来呢?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提问之后,学生心里也有了一条比较明晰的线,等到学生玩的差不多了的时候,老师再提出让学生用文字把刚才玩游戏的过程记录下来,学生一定会十分开心的。又比如,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就直接把学生带到野外去,让他们站在油菜花地里,调动他们的感官,让他们目睹油菜花金黄耀眼的颜色,呼吸油菜花的芬芳气味,再安静的倾听油菜花地里小蜜蜂飞翔的声音。然后老师再加以引导,你还怕学生写不出好文章吗?

其次,素材俯首皆是,如何利用才是关键

学生怕写作文的最大理由就是没话写,不知道写什么,写不好。这时候,语文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好生活中的各类素材,以免学生写出千遍一律、味同嚼蜡的作文。有一次,为了让学生写好关于蚕的观察作文,我先是把我养的蚕拿到教室让学生观察蚕吃桑叶的情景,倾听蚕儿吃东西时发出的沙沙声。这时候,又有几个学生说不认识桑叶,而我家的桑叶也恰好都被蚕儿吃完了,于是我又带着学生去采桑叶。现在问题来了,我要求学生写的主题是蚕,结果我们却花了大半节课走路,寻找桑叶。于是,作文出来,有一部分学生就脱离的主题、本末倒置,把寻觅桑叶的过程写的非常详细,而且还把自己急迫想知道桑叶长什么样子的心里描写的十分到位。

这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眼睛其实也是明亮的,他们知道观察蚕是素材,找桑叶也是素材,所以在写作文的时候才会把这两个素材都用上了。只是学生还不会分辨,那个素材是对他有用的,那个素材是无用的。如果我今天的要求是要学生写一篇作文,没有固定要求的话,那么不管是写蚕的学生,还是写找桑叶的学生,他们的作文都可以给90分。但是,因为这次作文的前提是蚕,那么写了找桑叶的那部分学生可以说是完全脱离了主题,也就不能给他们的作文打高分了。其实,这就是一个素材的问题,作文的重点是写蚕,那么老师就要明确的告诉学生写好蚕的外形,蚕怎么活动,怎么吃东西就可以了,至于采桑叶不过是个小插曲,稍微提一提,或者不提也是可以的。由此可见,老师给了学生好的素材还不行,还要教会学生怎么选择素材,怎么合理利用素材。

再次,我手写我心,让学生享受创作的乐趣

告诉学生作文就是写自己眼睛看见的、心里正在想的东西,所以平常自己想到了什么就写下来,有什么好想法,好句子都可以记下来,写作文的时候用上去,就一定能写出好作文。我的学生李明柱写过一篇关于《烧炭》的文章,第一稿十分简单、枯燥,我便与他进行了一番谈话,知道烧炭是他亲身体验的事儿,所有的过程他都十分熟悉,我让他给我说说过程的时候,他也是说的津津有味,还把当时他与父亲与姐姐之间的对话学给我听,让人觉得烧炭是件十分有趣的事,这时候,我就要他把他刚才说给我听的事再重新写一遍,作文就比原来好多了。再后来,学校的内刊选中了他的这篇作文,我又要求他自己重新修改一遍,多用一些修辞手法,让文字流畅一些,内容更丰富一些,李明柱听说自己的作文可以登上校刊,这也是件非常荣誉的事儿,所以改起作文来也十分有劲。后来,他的这篇文章还真是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这以后李明柱写起作文来也就更有信心了。其关键也是因为他感受到了作文的乐趣,从作文中体验到了成功,所以激发了他创作的愿望。

其实,我们的作文教学也有必要拓宽学生写作的宽度和写作的自由性,让学生自己观察社会、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写自己想写的,这样的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教师则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他们对生活的热情进行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觉得有话可写。教师在合理的利用校刊的同时,还可以多与儿童杂志联系,指导学生进行投稿,让学生体会文字变铅字的喜悦。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怎样通过阅读渗透德育教育 下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