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集中安置小区居民融合力的探讨

时间:2022-07-25 09:36:51

关于加强集中安置小区居民融合力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张,建设拆迁安置小区已成为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和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重要举措。随着拆迁安置小区的不断建成使用,拆迁安置居民的入住,如何加强集中安置小区居民融合力,为广大居民营造一个舒适安心的生活环境和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已成为各级各部门需要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无锡市锡山区云林街道办事处以云林街道内集中安置小区为调研对象,对加强集中安置小区居民融合力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实践。

一、集中安置小区的基本情况

云林街道所属的各村(社区)从全区范围内来看,由于开发建设的比较早,拆迁安置工作也启动的较早,通过调研,云林街道的安置小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拆迁安置面广量大。据统计,街道各村(社区)拆迁安置户数达到了村(社区)总户数的80%以上,涉及的人口占全街道人口的90%以上,原有的自然村落格局已被打破。在大拆迁的同时,安置小区的建设也进一步加快,街道已建成云林苑老北区、云林苑新北区、云林苑南区、云林苑西北区、云林苑西南区、云林苑中区、云林苑(自建房)、春雷公寓等安置小区。

房屋出租占比较高。已建成的大多数的安置小区,一楼均设计有用于停放自行车、摩托车的独立车库。这种车库只要接上自来水,就可以用来出租给外来人员居住。另外,在拆迁安置中,由于大多数居民都能拿到2套及以上的房产,除留1套自己居住以外,剩下的房子基本上都出租给外来人员居住。通过调研发现街道的部分安置小区外来租住户占比例高达50%以上。云林苑7个安置小区中,入住本地居民2947户8937人,外来暂住人口达1.74万。

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受乡土观念、福利待遇等因素影响,跨村(社区)域安置的居民对将户籍、党组织关系迁出原村(居)委心存顾虑,担心一些既得利益(包括股金分红、福利待遇等)被取消,导致大量安置户人居住在安置小区,户籍、党组织关系却仍在原来的村(居)委,造成普遍的人户分离现象。以云林苑中区为例,就有来自原杨亭、原长大厦、原仓下等6个社区的居民集中居住于此。

二、集中安置小区居民关系的现状

居民归属感弱。集中安置小区居民往往几代人长时间在原来的村庄居住,短时间内离开故土搬入安置小区,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观念上都还没有真正转变。原先低密度、广范围的居住格局被高密度、小区间的居住格局代替,加上安置小区社区整体自然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这些生活环境的改变也迫使居民们改变原先村民的生活习惯,这对居民的情感上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小区居住只是将安置小区作为一个居住场所,“家”的概念也仅仅局限于个体家庭,“小区是我家”的归属观念还没有形成。

居民熟悉度低。云林街道各安置小区普遍存在跨村(社区)域安置的情况,以云林苑中区为例,分别居住有原杨亭、仓下、长大厦、钱家庄、春象、春雷6个社区的居民(图表)。而各原社区由原来的村改居而来,受传统乡土观念的影响,各原社区之间乃至各原社区的自然村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多。由此造成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居民甚至同一社区、同一楼道的居民不熟悉、不了解。这些社区的居民在短时间内搬入安置小区集中居住,比之于原先村巷式的居住格局,安置小区楼栋单元的居住格局使得居民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减弱。而本地户籍居民与外来新市民、租住户之间熟悉度就更低。

居民凝聚力差。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调研中发现,集中安置小区的居民由于本身相互间的熟悉程度不高,直接导致居民间的凝聚力不强。此外,居民习惯于在原先熟悉的居民间这一小圈子或有相同兴趣爱好而结成团队中活动。在此之外,一个安置小区的居民团结一致,共同促进小区发展的格局还没有形成。而在各安置小区里,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社会组织、团体介入引导,“一家有难大家帮”的社会风尚也还没有形成。

三、集中安置小区居民融合力弱的原因

小区管理服务不到位。受“人户分离”现象影响,集中安置小区内的居民的各项利益关系还保留在原户籍所在村(社区),小区内或没有社区居委会为居民提供福利,或虽有社区居委会,而只是单纯的办公场所,并未实现“属地管理”。由此,造成同一个小区中的居民分别与各自原属村(社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所居住地小区内没有一个机构为居民提供本地化的管理服务。

小区居民福利不均衡。同一个村(社区)的居民,居民福利统一,在与原来同一村巷的居民两两比较时,也不存在差异。而搬入安置小区集中居住后,同一小区的居民来自不同村(社区),村(社区)之间的集体经济的实力存在差异,而导致不同村(社区)之间的居民的福利也不尽相同,这就客观上造成了同小区居民不同福利的现象。安置小区的居民在两两比较中,难免存在心里偏差。

小区乡土文化不浓厚。安置小区内,虽然也设计建设有公益宣传栏等载体,有关部门也进行了一定的氛围营造。但是仅仅凭借这些静态的展示活动,难以继承和培植出浓厚的乡土文化。作为人口高度集聚的安置小区,且居住的主要对象是本地刚刚“洗脚上楼”的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缺乏适宜居民广泛参与的、蕴含本土文化内涵和特色的活动。这也容易导致集中安置小区内居民融合力相对较弱。

小区人口结构不平衡。如前所述,安置小区房屋出租率高,部分安置小区外来租住户占比例高达50%以上,云林苑7个安置小区中,本地和外地人口数量比接近1:2。作为租住在安置房小区的外来人员,一方面容易受老乡观念影响,形成老乡抱团,导致自我封闭,难以自主融入;另一方面外来人口流动性大,在有限的时间内,也较难以融入居住地小区。此外,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在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客观上也导致了在本地部分居民中存在排斥外地居民的情况。

四、加强集中安置小区居民融合力的对策

增强组织融合力:重构组织脉络,搭建全新的管理框架

拆迁安置工作的快速推进,极大地改善了百姓的居住条件,但由此带来的“人户分离”现象客观上造成了“百姓找社区难,社区找百姓也难”的尴尬境况,一个安置小区有多个村(社区)的百姓居住的情况较为普遍。对此,按原属户籍实行分散管理的模式必须摒除,打破条块分割的统一的属地化管理模式必须建立。

安置小区管理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属地管理模式始终在摸索中前进。问题由来已久,对症才能下药。云林街道充分认识到加强安置小区建设与管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加大了对安置小区建设和管理的调查研究,将加强安置小区管理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一是开展调查摸底。2010年起,街道对居住云林苑的居民分布情况进行了认真摸底,排查原长大厦、杨亭等6个社区居民在各安置小区的分布情况,并根据人口规模初步将云林苑划分为西区、中区、新北区(含自建房)、老北区(含小高层)、南区共5个管理小区,计划由原社区居民安置相对较多的5个社区进驻管理。在调研过程中,形成了《关于安置型社区建设管理几点思考》、《云林苑社区建设调查报告》等调查材料,为进一步决策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依据。二是推进原社区进驻安置小区。2010年下半年,街道对各安置小区的硬件设施、会所使用等情况进行了摸底,为社区进驻寻找合适的办公用房。长大厦、杨亭、春象等3个社区根据本社区居民安置相对较多的原则,于2011年顺利进驻云林苑西区、中区和南区;而仓下、钱家庄2个社区则分别进驻新北区(含自建房)、老北区(含小高层)。原社区的陆续进驻开始为属地管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新建社区基础工作数据按“属地管理”要求全面梳理,楼道长等基础工作队伍进行新建,相关配套的社区服务中心也随之投入使用,一人多岗、一技多能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开始实施。

此外,在工作中发现,建议将外来人口管理和服务的有关职能下沉,实现公共服务的全覆盖。与群众日常生活相关的部分社区管理与服务既要面向本地居民,也要面向外来人口。而针对外来人口的管理与服务,要实现属地化管理与服务,强化外来人口与本地社区居委的联系。可以适时选聘部分外地居民为楼道长、公益组织负责人,实现共同管理、共同服务,推进外来人口的本地融入。

增强利益融合力:均衡利益分配,灌注牢固的体系支撑

同一个小区,不同户籍的居民,由于原属社区经济实力上的差距,享受着不同的福利待遇,“同区不同利”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安置小区的和谐发展。调研中发现,单纯地打破户籍壁垒并非难事,理清户籍关系背后的经济利益才是工作的重心。对此,较好的做法有:

缩小股金分红差距。以村(社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发展转型试点工作为契机,按区“理顺关系、职能分清、人员分开,财务分立”的要求,将长大厦、杨亭、春象、钱家庄、仓下五个社区的社区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剥离,社区组织启用新名称,股份合作社仍然使用原有名称,居民享受社区的城市化待遇,股民享受合作社待遇。居民的股金分红和福利待遇等关系仍然留原经济组织,不因户籍迁移发生改变,以此打消安置小区居民的顾虑。同时为适应城市化转型发展新形势,加快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发展步伐,街道还同步组建相应的股份合作总社,即对原村(社区)的集体资产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运作,以提高原有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也间接地使居民由村级股东转变为街道级股东,享受街道层面红利的再分配,实现股金分红的均衡性。

逐步统一福利待遇。首先是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规范福利项目,或通过股金分红形式实现。其次逐步统一福利标准,确保居民能享受到无差别的救助、扶贫、优抚、养老、卫生、计生等公共服务和福利保障。

增强文化融合力:嵌入文化因子,塑造灵动的管理之魂

文化,特别是基层群众性文化具有天然的融合力,加强集中安置小区居民融合力应当积极嵌入文化因子。

一是应当培植家园文化。以相关的各类主题活动为引领,倡导邻里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应当注重“双向服务”,即为包括外来人员在内的所有居民服务的同时,居民依据自身特点进行自助服务,由此形成循环式、闭合式的服务。引导居民树立“同在社区住,都是一家人”的意识,拉近邻里间的距离,促进社区新风形成,有效增强集中安置小区居民的归属感。

二是应当培植公益文化。以党员志愿者队伍、青年志愿者队伍、巾帼志愿者队伍为支撑,引入各类社会公益慈善组织在安置房小区内开展各类志愿活动。比如,利用开发区区位优势,开展企业与社区共建,利用企业资源参与社区建设发展;与街道机关部门结对共建,践行群众路线,在指导社区相关工作的同时,参与社区服务;真正将社区管理逐步由“百姓上门找社区办事”向“社区上门为百姓服务”转变。

以“绿动·爱巢”独居、空巢老人服务项目为例。该项目主要从老人们的生活保障、身体和心理健康、安置小区社区融合等方面的需求出发,以专业社工和青年志愿者为组织依托,按属地化服务原则,分云林苑老北区、新北区、中区、南区、西北区、西南区6个服务小组,陆续开展了“大手牵小手”、“有困难我来帮”、“老年人沙龙”、“爱拍爱社区”等四个系列共20多次活动,共计服务空巢老人58户124人,独居老人38人,共96户162位老年人,服务达1347人次,志愿者服务时长达1482小时。在实施过程中,该项目整合了街道团工委、老龄委、老年体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等资源,为老人们提供咨询代办、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邻里互助等服务,让空巢独居老人尽快融入安置小区生活,也推进社区尽快进入属地管理的角色,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三是应当培植群众文化。应当进一步加大社区文体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为百姓参与文体活动提供场地;深化“一村一团队”基层群众文体团队培育扶持工作,为百姓参与文体活动提供载体;设计开展多类型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为百姓参与文体活动提供平台。

上一篇:“中国梦”的医学变革畅想曲 下一篇:2013:发现魅力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