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篇教学的导入更加有效

时间:2022-07-25 05:17:06

如何让语篇教学的导入更加有效

语篇是小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好材料,是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语篇篇幅较长,容量较大,难度较深。很多学生一见到篇幅较长的语篇,就望文兴叹,无从下手,继而对语篇产生畏惧感。如果课堂上一味地听录音、读课文、回答问题,不但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势必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在语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丰富多彩的语篇教学导入活动,从而为提高语篇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话题导入

《牛津小学英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编排过程中,力求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而且涉及个人情况、家庭成员、日常生活、学校生活、节假日活动、体育和文体等多个贴近日常生活和让人感兴趣的话题。教学前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与课文有关的话题,以便在语篇教学中联系起来。如上《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3 《Hobbies》Part A 时,我跟学生谈论起他们自己及家人的兴趣爱好。

T:Look, What’s this?

S1:It’s an MP3.

T:Why do I have this MP3?

S1:Because you like music.

T:Bingo. Because 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Listening to music is my hobby. And reading books is my hobby, too. I have two hobbies. Do you have any hobbies, …?

S2:Yes, 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And I like running, too.

T:Oh, I see. You like sports. How about your father?

S2:He likes making models.

……

课堂上,我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话题与学生进行会话,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顺利引入新课。

二、音乐导入

小学生喜欢音乐、喜欢唱歌。优美的音乐(歌曲)伴随着富有表情的对话,能把静态的、抽象的文字变成动态的、具体的语言交流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如果一节课的导入就能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把优美动听的乐曲(歌曲)带给学生,那么,不仅能使学生得到、乐趣和享受,而且还能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在组织课堂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

在上《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3 《At a Music lesson》Part A 一文时,上课伊始,我先播放了一首与课文有关的英文歌《We can sing and dance》。欣赏完后就问学生:

T:Is this song nice?

S:Yes.

T:Dou you like it?

S:Of coures!

T:Can you sing this song “We can sing and dance”?

S:No.

T:Boys and girls, answer me like this “No, we can’t .”

T:Can you sing this song “We can sing and dance”, boys and girls?

S:No, we can’t.

T:Would you like to learn this song?

Ss:Yes

T:Today I’m not your English teacher. I’m your Music teacher. We are having a Music lesson.此时此刻,学生个个情绪高昂,急于学习,自然而然地导入了课文的学习内容。

三、情境导入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英语学习必须贴近生活。如果与生活脱节,那就是割断了学习语言的源泉,没有源泉,语言是没有生命的,它的光彩也必将黯然失色。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把课堂变成一个浓缩微型的社会,把花草树木、鸟兽动物、高楼大厦请进课堂,让学生看到、感受到生活就在你身边,在真实情境中感受、知觉、记忆、思维。把学生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功能调动起来,并使之互相协调。

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7 《At a snack bar》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近的情景――At KFC。

T:Can I help you?

S:Two hamburgers.

T:Something to drink?

S:A glass of orange juice please.

T:Anything else?

S:No,thank you! How much?

T:Twenty-six yuan.

S:Here you are.

T:Here’s your change. Bye.

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容易受到情节的感染,轻松自然地进入课文的学习。

四、游戏导入

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它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课文学习时,开展一些游戏及竞赛活动,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牛津小学英语》 5B Unit 6 《A PE lesson》 课文虽然篇幅不是太长,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劲。如果只停留在读新单词、读课文上,课堂教学就显得枯燥乏味。于是我就采用了游戏导入法。课刚开始时,我采用TPR活动,让学生做put…together , touch… with…, lift up …, lie on …, turn left / right, jump up and down等活动,学生们个个热情高涨,教师轻松地引入新课。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解决了课文中的新单词,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故事导入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联系生活实际题材,有针对性地选择或创编一些小故事,巧妙地引出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语言材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上《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3 《Asking the way 》Part E 的语篇时,由于跟本单元“问路”的主题关联不太大,而且出现的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较多,我就利用身边的同事,上新华书店买书被偷的事例导入教学。

故事:One day, my friend was in Xinhua Book Shop. She wanted to buy a book about English for her daughter. Suddenly a man came behind her. He was a thief. He stole her purse and ran out of the book shop. My friend didn’t notice that. A kind woman told her that.She ran out of the shop quickly. She followed the thief along the street. “Stop thief! Stop thief!” she shouted. A young man came to help. He stopped the thief. And my friend got her purse back.

在讲故事时,我边说,边用体态语,很快就帮学生解决了课文中的难点词汇,顺利进入了语篇的学习。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导入语篇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又异曲同工。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导入的设计,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并根据新的语言材料的特点来进行。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对英语知识实际运用的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提高语篇课堂教学的效果。

(责编 张亚莎)

上一篇:给英语课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下一篇:小学品德资源“高材低效”现象分析与策略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