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教语文的过程中有机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时间:2022-07-25 01:01:11

在真教语文的过程中有机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摘 要】 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亟需扎扎实实地对学生展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要展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学科教学而言,语文学科则更具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和优势。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在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呢?笔者认为,课堂是主阵地,古诗文教学是主渠道。

【关 键 词】 传统文化;基础教育;语文学科;小学教育

【作者简介】 董旭午,中学正高级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师范大学语文学科教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生活化语文教学”专题实践研究。

《福州晚报》 (2005年8月21日)曾报道:当时的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对当地的小学生(主要是三到五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500份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7%的学生看过《三国演义》等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知道四大名著作者的仅占32%,而25%的学生表示一点都没看过。当问到“四书” “五经”时,只有24%的学生答对。一半以上的学生没听过“负荆请罪”“凿壁偷光”的故事。虽然多数学生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但11%的学生表示遇到类似情况不会像孔融那样做。只有68%的学生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现代社会中仍有重要作用,还有32%的学生认为“只有一些作用”。问及对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解时,24%的学生认为“只尊敬自己的长辈”就够了。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了学生人文精神“缺氧”。

现在,近10年光阴又过去了,这样的严峻局面非但没有改善,反而似乎更加严重了。中小学语文课本确实增加了不少文学名篇和古文阅读篇目,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的途径,但只问结果不重过程的极端应试化还是几乎抵消了这些文学名篇的积极作用。一些中学校(尤其是高中学校)形式上也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类的课程,实际上仅仅是用来应景的“花招”,只有应付检查时才做做样子、造造资料的。至于如何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则也仅仅成了一些人论文里的“美好愿景”。实际上,现在一线的古诗文教学仅仅成了讲解字词、翻译语句,了解基本内容的过场戏,因为中高考只考字词解释、语句翻译,不考什么精神、思想、文化、人文之类的理解、感悟和提炼等。中高考怎么考就怎么教;中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考到什么程度就教到什么程度。对此,不少人也写论文,但多数是为评职称等而写论文,言行严重不一,仅仅是在以“愿景”替代现实来忽悠世人而已。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仍是知之甚少,甚至出现了“洋节”受热捧,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却倍受冷落,对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不屑一顾等一系列怪现象。

其实,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情感血脉和精神家园,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归宿感的最后一道壁垒,对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都发挥着重要的纽带和根基作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进取奉献的精神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但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可能亡族!我们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源,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脉,才能泽惠中华民族的子孙万代;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根,才能切实把握中华民族的命运,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见,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亟需扎扎实实地对学生展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要展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学科教学而言,语文学科则更具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和优势。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在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呢?笔者认为,课堂是主阵地,古诗文教学是主渠道。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一些路径来实施:

一、通过文字的学习和品味来有机渗透

汉字,是世界上惟一的方块文字,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每个汉字都有着自己特殊的“身世”,都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如“间”字的象形字就表示一扇门的门缝透进了月光或日光,最初指缝隙,足见我们祖先造字的智慧。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演绎汉字演变过程,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隶书,再到现今的宋体,给学生一个具体生动的意象;教师还可以从会意字、形声字,从造字的意义着手来解释字义,既事半功倍,还会收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

此外,古代诗歌中还有很多锤炼字词的典范,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契机。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诗中“绿”字,作者曾用“到”、“过”、“入”、“满”等字,但他认为都不理想,惟有“绿”字最为凝练、形象,极富表现力。这个“绿”字,从春风吹过后产生的奇妙效果入手,既绘出了绿色,更有力地表现出了春风吹拂,百草始生,千里江南,一片新绿的迷人景象,也传达出来诗人的喜悦之情。通过品味古人“炼字”的真味,进而培育学生喜爱古典诗词、热爱古典文化的情感。

再有,古文一些文字的运用本身就蕴含着传统文化,教师教学时一定要结合语境无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引自课文《鸿门宴》)”这几句中张良的话“谨诺”两字,教师决不能仅仅是教学生翻译成“行”,还应该引导学生比较一下“诺”和“谨诺”的异同,尤其要仔细揣摩“谨”字的味道。这个“谨”字,其实有着浓郁的君尊臣卑的味道,里面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张良这个臣子对主公刘邦最得体的答话,绝不是一个“行”字就可以翻译完了的。如果实在要翻译,也只好翻译成“张良很恭敬地说:‘主公,可以,我一定代您办好。’”之类。这恐怕味道还不足。这正是有机渗透传统文化中长幼尊卑教育的绝佳时机,我们做语文教师的不可不及时抓住,并无痕渗透。现在的中学文言文教学,动辄让学生上课抄译文、下课背译文,还不知要抄走和背掉多少优秀传统文化呢。

有时,一些思想家的思想观念也是通过看似极普通的文字体现出来的,教师教学课文时也不可放过。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这几句话中的“刺人”这两个字就很普通,似乎还有点多余,干脆就直接写成“是何异于杀人”不更利落吗?非也!绝妙意味全在这两个字里面。教学时,不妨启发学生“刺”和“杀”的区别,进而无痕渗透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教育。“刺”是刺杀的动作,一次刺不死还需要再刺,一而再、再而三,直至刺杀,极其残忍;而“杀”只表示杀死这个结果,比较笼统,不具有残忍的可感性。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这篇文章就是为了阐明孟子自己讲“仁义”行“仁政”的思想主张,以讽喻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要“行王道,施仁政”。可见, “刺人”这两个字绝非闲笔,而是在突出不行“王道”,不施“仁政”,一味发动战争,行“霸道”的残忍性。教学课文时,教师若教学生品透了“刺人”这两字的真滋味,也就做足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教育。这样的教学远胜于所谓“字字落实”的翻译!

二、通过经典古诗文的品读来有机渗透

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经典古诗文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权威的著作,都是经过无数历史浪潮淘漉下来的“金子”,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的作用。为此,教学古诗文时,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细嚼深味地品读,藉此来无痕且有机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他们能够自然地品味、感悟到作者的情怀,从而获得情感的熏陶、思想的洗礼和品格的发育!如,通过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来品味、感悟那母爱的无私和博大;通过读“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来品味和感悟亲情的真挚和珍贵;通过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来品味和感悟友情的深厚和宝贵;通过读“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品味和感悟友善待人、尊老爱幼的博爱情怀;通过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品味和感悟古人的远大志向和心怀天下的博襟;通过读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品味和感悟诗人崇高的理想和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通过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来品味和感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树立远大抱负,将来为国家多做奉献的道理。可见,一篇篇经典古诗文就如一道道道美丽的风景,在一遍遍声情并茂的诵读中,在一回回凝神静气的深味中,学生自然会获得一生受用的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如礼义廉耻、谦卑诚信、仁孝慈善、博爱包容、胸怀天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

三、通过作品情感的体味来有机渗透

经典古诗文几乎都是情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就在于情感的体味。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其实就是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信,全文仅仅一百多个字,就把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的美妙绝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开篇总领,高度概括了富春江山水的奇异之美。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绘江流之湍急;以“水皆漂碧,千丈见底”画江水的清澈;以“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状两岸山峰的壮美奇特,还以“泠泠作响”的激石泉水,“嘤嘤成韵”的好鸟争鸣,“千转不穷”蝉声,“百叫无绝”的猿啼等汇成了一支和谐动听的大自然的交响乐。通过诵读、想象、联想,深度体味融于这奇异美景的作者情感,学生就会受到一种“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染和启迪,进而使灵魂受到洗涤和提升。再如,通过品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学生自然会深刻地体味到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进而激发自己的忧国意识和担当情怀。“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一提起岳阳楼,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千古名文《岳阳楼记》,千古名臣范仲淹这正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洞穿力、感染力和提升力体现。

此外,像《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等经典课文,也都是深蕴热爱和平生活、关心人民疾苦、追求人格独立、舍生而取义等优秀文化传统的。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深入作者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通过感受作品抒情风格、体味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来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四、通过课堂活动的历练来有机渗透

课堂活动历练一般有以下一些形式:

第一,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加工课本中的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教师要指导学生重新审视,整理加工,将有价值的经典内容拣选出来,和学生一起文本对话,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第二,指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安排课前的“说”。如每节课前用约5分钟时间,由一个学生给大家讲一个成语或一个历史人物或朗诵一首古诗词。也可以安排课后网上查询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如查询陶渊明为官时的资料、李白壮游天下的资料等。还可以举行以“话说……”“我心中的……”“……的魅力”为题的讲演比赛、专题探究等。

第三,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文化作文写作训练。写对历史人物和古代文化现象的评论和随感,这既有利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如,读《论语》,可以感受到孔子深厚的济世情怀;读《庄子》,可以感受到庄子独立自由的人格;读《孟子》,可以感受到其“民本思想”的精髓,等等。

课堂之外,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天地更广阔。可以创设有利环境,营造语文课堂外的文化氛围。如,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开辟“民族文化苑”一角;通过学校文学社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会、欣赏会;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文化名人的生平、逸闻趣事,整理成个人档案,最后以故事会或名人传的形式进行展示;利用假期精读一本优秀古典小说,写读后感,在校刊上发表发表优秀作品;创建“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网站,在学校的网站上,开辟“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版面,等等。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举办各类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讲座、古典诗词朗诵会;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如默写古诗文等,观看表现优秀历史人物事迹的影视作品并开展讨论;组织学生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或者重要历史文化遗迹;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如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中秋节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端午节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信息,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事迹,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风情,等等。创设这样的环境以及开展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保护、弘扬中华的传统文化,固然是我们当代中学生和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必须在真教语文的前提下和过程中有机、无痕地进行渗透。我们绝不能把语文教学上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因为语文教学就是用语文教科书教学生学好语文,掌握驾驭母语的本领。语文课堂永远是有机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古诗文教学永远是有机渗透这一教育的主渠道。没有课堂上的有机渗透做基础,课外的环境创设和有关活动就会失去根基;同时创设好环境,搞好课外活动也会反过来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的。课内外要相互融通,互哺共生。总之,语文教师责任重大,我们没有理由不教好语文,更没有理由不承担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历史重任。

上一篇:魅族+阿里 剑指小米 下一篇:让读书成为孩子一生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