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统地做好信息教师基本素质培训

时间:2022-07-24 08:33:28

如何系统地做好信息教师基本素质培训

【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不仅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决定着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化进程,然而就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来看并不乐观,教师观念落后、数量不足、水平不高、队伍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迅速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关键词】信息教师 培训 提高

1信息教师素质培训的意义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不仅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决定着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化进程,然而就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来看并不乐观,教师观念落后、数量不足、水平不高、队伍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迅速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信息教师培训既是信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因此把信息技术教师基本素质培训模式的研究,作为我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带动全市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的课题之一。

快速、高效地建设一支技术精湛、教学能力强,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成为我市教育信息化工程起步阶段的关键。几年来,我们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训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2信息教师素质培训的模式

我们认为,要培养一支技术精湛、教学能力强,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队伍,应该从实际出发,以技术培训为重点,以教学业务和实践应用培训为基本目标,以实践操作锻炼促成长,以比赛活动促提高的手段,有条不紊地进行。

2.1以培训为重点,逐步提高信息教师的技术能力

2.1.1以“通识培训”为起点,解决信息教师基本能力普及问题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既要维护设备,又要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既要帮助其他学科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又要建设和维护学校的网站,因此他们的技术水平既要全面,又要相对专业。如果眉毛胡子一起抓,不分先后不考虑信息教师的实际水平,培训一定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把当前信息教师亟待解决的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检修、电脑操作系统的安装维护、基本的网络常识与技能作为“通识培训”内容。

2.1.2学校信息技术应用又有了新的更大的需求

一是学校内的学生机、教师机、办公机没有互通互连,无法实现资源共享。这个问题在全市所有学校中显得十分突出,除部分市直学校有校园网建设外,其余近百所学校均存在这个问题。根据发展需要,我们把学校信息化建设目标定位于“校园网建设”,以此为契机,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需求显而易见,2008年我们的培训内容就涵盖了农村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相关的所有技术内容。

2.2分级培训,巩固培训效果

在“通识培训”和“校园网建设培训”两期培训中,我们都是采用分级培训的模式,即县级培训和乡级培训。县级培训是由电教站组织全市信息教师集中培训;乡级培训我们是以某乡校为培训点,附近1至2个乡校集中到此搞的。二级培训我们的目的就是检查巩固培训效果,一级培训,每个乡校都是在任务驱动下实现了“标”,并没有真正地会,也就是说没有“本”的变化。因此二级培训是使信息教师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促使信息教师真正地具备实践能力。

2.3建设网络平台,创设信息化环境,使信息教师成长提高可持续发展

信息教师必须有其用武之地,没有软件、硬件环境和网络环境,信息教师的成长就是一句空话。为了打造信息化环境,我们2005年底,我们就建立了这两个群,一直使用至今。目前已经有800余人,全市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管员均已加入,管理上要求“群名片”采用实名制,设置为“单位+姓名”的格式。新成员加入时,必须输入自己的单位和姓名才能加入。

电子政务群在我市文件下发、上报方面起到了及时交流沟通、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

2.4教学业务培训是信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其教育业务能力将直接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因此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培训将是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培训的核心。为了做好培训,我们充分发挥“研讯平台”的作用,信息教师率先进入,开始了网上教研。结合电教站、教研室所搞得信息教师优质课评选等活动,采用网络研讨和评比促提高相结合的形式,使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学生作品评价与指导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

3结论

从信息技术教师工作需要出发,以政策支持为保障,以分级培训、网络研讯为平台,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手段,以应用为锻炼,以考试考核比赛促提高的培训模式,是我们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培养了一支“上得了讲台,下得了机房”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队伍,他们不仅能够满足维护学校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环境的需要,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既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又有一定的教学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当然,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希望专家和老师给与批评和指点,使信息教师培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王海燕,焦建利.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模式及其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0.07

[2]徐晓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2.02

[3]焦建利.网络时代教师必备之八项信息技术[J].《信息技术教育》2007.01

上一篇:关于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浅谈数学最值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