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时间:2022-07-24 08:01:10

微博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摘 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学应用模式和平台,其中Twitter是互联网Web 2.0技术下最具代表性的平台。本文基于对微博的发展及特征的理解,探讨微博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前景,认为微博可以用于英语的写作、虚拟课堂讨论、片段学习、师生交流等方面,期待微博带给教育更加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微博;Twitter;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2.05.046

The Applications of Micro-blo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HI Yun-yan

(The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721013, China)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t has provided innovative application patterns and platforms for teaching, a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ools of Web 2.0, Twitter has broad prospects of appl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with its distinctive networking features. Micro-blog can be applied to english writing, virtual class discussion, paragraph analysis and after-class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exploring a much broader horizon for teaching.

【Key words】 Micro-blog; twitter; education application in english; Prospects

0 引 言

Twitter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微博客服务,现今也成为微博的代名词。在英汉词典中,Twitter的意思是:1.(鸟等)吱吱叫,啁啾地唱出;2.叽叽喳喳地讲述,引申为每个人的表达欲和分享欲。而Twitter公司的标志形象正是一只叽叽喳喳的蓝色小鸟。[1-2]

1 微博的发展及特性

1.省略/),对Twitter进行了简要的说明:Twitter是一种服务,它能让你与亲朋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这种联系与交流,你能随时随地快速地获得一个问题的答案[2]。即:Twitter:What are you doing (你在干什么)?用户(博主)每次可以最多140个字的帖子来说他们关注的任何东西。很多用户其实并不是在回答他们在干什么的问题,而会对其他用户的更新信息予以回应,可以是用户自己发现的一些有趣的资源链接,一些想法或及时拍到的视频、图片上传。跟帖者被称为follower,在中文中被译为“粉丝”。“粉丝”越多,博主人气越旺。

Twitter的巨大成功在第一时间吸引了中国大陆投资人和创业者的目光。第一个探路者是王兴创建的“饭否”。它成立于2007年5月,到2009年上半年,饭否的用户量就增长到了百万之多。与此同时,叽歪、嘀咕、做啥等一批效仿Twitter的微博服务在国内上线。中文用户有了自己的微博服务。第二批微博服务门户网站随后兴起: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他们的用户数量飞速发展,激烈的竞争也在客观上为网民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并促使微博运营商们加强创新力度,加快研发步伐。

概括地说,微博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传播平台。如今,微博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它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甚至可以说,微博改变一切。从国外的迈克尔·杰克逊的死讯传播之快、奥巴马开设白宫官方Twitter账户以示亲民,到去年的日本大地震幸存者拍到的海啸实景、利比亚遭多国部队空袭都让我们感同身受。再看国内,两会代表通过微博征集议案,让我们实时了解甚至参与代表们的发言。除了明星、名人们纷纷开博,让网民有机会跟偶像近距离接触,平民百姓也可以开博,描述事件现场,发发感慨,晒晒心情,人人都是记录者、者。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参与“打拐行动”、与两会代表实时互动,反映民生、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记者们也越来越多地通过微博获取最新的消息,等等。可以说,微博成为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社交方式。

1.2 微博的特性

1.2.1 内容的简明性

140字以内,也许不费一分钟就创建了一条内容,不用担心它的措辞和逻辑,更像朋友唠嗑。一句话,微博的简便性和手机、手提电脑的移动性、实时性相结合,让信息的过程不费吹灰之力。我们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把生活中遇到的新鲜事到微博上,信息共享。

1.2.2 操作的便捷性和多样性

想信息,可以直接利用微博专有网站,也可以利用手机、一些即时信息IM (Instant Message)软件(比如QQ、MSN、skype、gtalk等)以及一些外部API接口。用户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媒体,以最快捷的方式更新、评价博客内容[3]。

1.2.3 互动的实效性和临场感

微博是一个社会化媒体平台,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需要。基本实名制也增加了微博的真实性。第一个赶到现场的也许不再是媒体记者,而是那些随时随地记录的人[2]。如有人记录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为警方破案提供证据;大学生王凯第一时间把灾区舟曲情况用手机传了出去,为救援提供方案;“嫦娥二号”发射盛况也用微博报道等等。只要“被关注”,就可以跟着“他|她”,这增强了网民的“临场感”(cyberspace presence),使得交流双方可以建立信任关系,为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共享[3]。

概括起来,微博具备了4A元素(Anytime, Anywhere, Anyone, Anything)。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把微博跟传统媒体对比会发现,正是这些优势导致了微博的不足。首先,随意性。由于微博的4A属性,追求快速和简短,所以它的信息都是未经编辑,不能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定制。另外,人人都是者,信息的重复和过载相当严重,而传统媒体则会按一定规则组织起来,更能照顾读者的感受。其次,缺乏可靠性。因为每个人都是“记者”,当信息源越来越多,信息的平均可靠度就会随之下降。网站也常常成为谣言的温床。最后,缺乏广度和深度。假设某位博主的“粉丝”甚少,其信息很难被传播开去。另外,140个字的限制,很难深入地阐述观点。

2 微博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虽然微博有这些不足,但它是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我们如何在信息爆炸时代充分利用它,挖掘其价值,是值得探讨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就是教育,以下笔者捡教育的一个分支:英语教育,来探讨一下:微博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大多数微博用户开博的主要目的在于日常交谈(daily chatter)、对话(dialog)、信息共享(sharing information)、新闻报道(publish news)。这些正契合了英语教学的特点。

英语教学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场合进行随时随地的反复训练,才能达到对所学语言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的目的。然而,受大学扩招及传统教学思维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英语教学中的教学场地、教学设施、教学手段都无法满足该课程强实践性的需要。因此,基于移动的学习将成为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形式。⑶微博简明便捷的优势完全可以为英语教学所用,其频繁的互动为英语实践提供了训练场,将微博引入大学英语教学能弥补传统教学中许多不足[3-4]。

2.1 英语写作

Twitter让写作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微博,最基本的模式就是通过微博和学生进行写作内容的交流[4]。教师通过微博网页,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收交作文和批改作文,还可以优秀作文;学生可以在线写作文和提交作文,也可以评论其他同学的作文,互相批改;学生还可利用微博尝试协作写作,接力传递,相互交流,修改文章,使文章变得通顺和地道。在交流过程中,既可记住其他同学的精彩语句,也可以避免自己的写作中出现类似的错误。改变了传统写作课枯燥、费时、耗力的不足。

2.2 虚拟课堂讨论

在微博平台中,相互关注的用户间可自由地互评信息,此功能亦可在英语教学中得以应用。教师和学生注册微博后相互“关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讨论主题[4],如一个学习难点(虚拟语气)、一个社会焦点(高房价)、某位名人(林肯)、有争议的语法现象、表演一部英语话剧(哈姆雷特)等等,让本班同学用英语进行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并给予适当的指导、监督,以免脱离主题或垃圾信息的出现。这样的虚拟课堂讨论既可以让学生强化学习内容,也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4],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2.3 片段学习

我们经常会看到诸如:《出国英语900句》、《精彩英语赠言集》、《英语谚语大全》、《英语名人名言集锦》之类的书,其实这些都能用微博传播。受字数的限制,微博中每次只能140字以内的信息,在英语教学中可利用这一特点进行片段学习。教师可以让值日生向全班一条新闻、一句英语名言、一张有趣图片等,供学生学习讨论。微软研究人员Linda Stone发现,将复杂的学习内容制作成一系列较短的学习片段后,更便于学习者的使用和理解,可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5]基于微薄的这种化整为零的片段学习有利于减轻学生认知负荷,增强学习信心,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在一些不适于集中注意的环境中见缝插针,让英语学习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4 师生交流

英语教学中,老师跟学生的交流十分有限,有了微博,让老师随时随地可以和学生互动。学生在看书过程中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发问;老师也可向学生通知一些消息(如调课),另外,微博也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平日里,老师在学生眼里是诲人不倦、不苟言笑的师长,学生不敢或没机会跟老师说心里话。互相“关注”后,都能呈现最真实的自己,原来老师也很幽默。增加了交流,学生自然会把烦恼、困惑向信任的老师“诉说”。大学生是一群有着青春活力,敢想敢干的群体,他们有活力而敏感,但他们又是些生理成熟心理不成熟的群体,离开父母的呵护,走入校园这个小社会,必然会遇到许多思想困惑,再加上现在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严峻,学生思想茫然,学习动力不足,如果处理不好会对学习甚至人生产生很不利的影响[6]。事实上,每位任课老师都可以担当起心理医生的角色,这样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情感缺失的状况。

2.5 重要的英语学习渠道

如今,英语界著名学者如朱泰祺、王长喜、俞敏洪等都开了微博,成为他们的“粉丝”无疑会加强英语的学习。另外,学生关注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研英语等都可在微博上与名人互动。可以说,想学英语到处都有资源。随着微博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平台应用的成功推广,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学者也着手展开了微博辅助英语教学的研究,其研究范围大致为:微博的使用调查,教育应用的策略和实例,微博的平台功能及特性等[7]。这些研究无疑会为学英语提供便利,会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英语环境。

3 结 语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以广告为主的多种商业模式必将推动微博健康、持续地发展。微博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开发者参与,使微博在功能服务方面一下子具有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无限的延展性。更重要的是,微博作为一种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社会化传播平台,亿万网民的参与和层出不穷的新需求,必将推动微博服务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模式、新功能。我们也可以想象到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的类似于微博的教学网络工具和平台被开发和利用。因此,英语教师不但要提高本身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而且也要积极参加各项科研活动,刻苦钻研,使自己在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有更高的成就,从而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8]。

参考文献

[1] Twitter-百度百科[EB/OL].baike.省略/view/ 843376.htm,2012,05.

[2] 刘晖.Twitter:微博客时代的到来[J].传媒,2009,(10).

[3] 李高新.微博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0,(53).

[4] 郝兆杰,孙仲娜.给大学英语教学围上“围脖”[J].现代教育技术,2010,(06).

[5] 张弛,陈刚,王敏娟,王慧敏,移动学习中片段式学习资源的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6):67-71.

[6] 微博-百度百科[EB/OL].baike.省略/view/ 1567099.htm?fr=ala0-1-1,2012.05.

[7] 张增良.移动学习下的外语远程教学探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2):53-55.

[8] 陈明辉,杨蕾达.微博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1,(01).

上一篇:胡俊杰:细胞内部秘密的探索者 下一篇:浅析云技术发展中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