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原地区输电线路防雷接地质量控制

时间:2022-07-24 07:42:28

浅谈高原地区输电线路防雷接地质量控制

[摘 要]目前,高原地区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电力是保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保证电力供应在高原地区具有深远的意义。高原地区输电线路经常受遭到雷击,造成电路供应跳闸,影响供电的稳定性,因此要加强高原地区输电线路防雷接地的质量控制,有效的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本文结合高原地区的地貌特征与气候特征,总结高原输电线路的防雷接地的质量控制措施。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高原地区 输电线路 防雷控制

中图分类号:TQ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009-01

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高原地区的地形很复杂,地势多种多样。地区的气候变化也很大,高原地区中昼夜温差很大,昼夜的冷暖空气相互交替,而且交替非常频繁。在夏季,高原由于海拔高的原因,云层很低,经常会形成雷暴云,雷暴云能够放电,如果击中输电线路,对输电线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输电电路以及电厂的等都产生很大的危害,对高原地区的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加强高原地区输电线路防雷接地的质量控制,对保证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输电线路雷击产生的原因以及危害

由于高原地区的地形复杂,输电线路分布很广,很多地区的输电线路处于空旷地区,很容易遭到雷击。当输电线路遭到雷击以后,雷击的电路需要通过输电线路导入大地,导线感应上大异号电荷失去束缚,并且向导线的两侧运行,电流会通过导线侵入到变电站中,袭击变电设备,造成设备损坏。高原地区的输电线路遭到雷云放电,导致绝缘线路被击穿。其中可以分为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输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最大的时候能够达到400kvv,对于35kv一下的线路会造成很大的威胁。而110kv以上的输电线路威胁很小。这些线路出现故障一般都是由于雷击造成的,要减少雷击现象的产生需要保证接地装置具有完整性。

2.输电线路防雷接地质量控制措施

输电线路在确定线路防雷方式的时候,需要结合线路的具体运行情况,以及线路电压等内容。线路经过的雷电活动的时候会产生很弱的现象,结合当地地形与地貌以及土壤电阻率的内容以及自然条件等内容,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原有线路的运行经验,进行多项技术的对比,使输电线路防雷质量控制能够达到更高的层次水平。

2.1 采用架设避雷线的方式

避雷线的架设能够降低线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压,有效的防止了雷击的产生。但是这种方式的应用也不能完全的避免雷击的产生,还需要在线路中安装避雷器,将雷电产生的电流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降低了电压,增强了输电设备的安全性。

2.2 增强线路的绝缘性质

高原中的输电线路一般都采用的大跨越杆塔,增加了电路的遭到雷击的机会。如果遭到雷击,高塔塔顶的电位比较高,由于雷击的原因产生了很大的电压,同时也增大了雷击的机会。另外,一旦遭到雷击,线路就会产生跳闸的现象。如果要降低线路的跳闸率,需要在线路上增加绝缘串,以便增强线路的绝缘性质。

2.3 塔杆接地的形式

在土壤的电阻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杆塔自然接地的电阻形式。一般来说降低高原地区杆塔接地的电阻比较困难。由于这种原因,可以采用多根放射线接地的形式,或者连续接地的形式,才能够有效的降低接地的电阻。高压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会逐渐增加,对于那些土壤电阻很高的地区,这种做法就比较重要,需要更换接地网的形式,以便达到降低电阻的效果。当接地的装置深埋的时候要求大于0.6米,采用大面积的接地引线下,引线一定要进行防腐处理,同时还要降低杆塔的电阻,确保架空和架空地线的操作,保证接地引下线和地网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连接。

2.4 三角形排列顶线保护线路与自动合闸装置的安装

一般顶线的绝缘子上都装有保护监测装置,在线路顶线遭到雷击的时候,出现高压雷电波,间隙被击穿,雷电流能够顺利的排放,对地下的导线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相关资料表明,很多由于雷击现象产生的短路问题,特别是高原地区中,架空线路由于线路的原因引起的短路现象,在继电保护动作执行以后,故障点的电源很快就会被熄灭。线路会继续保护并且进行正常的供电,所以高原地区如果要进行防雷需要在线路中都安装合闸装置,对保护线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3.具体应用实例分析

例如,以青藏高原的110 kV输变电防雷接地工程进行说明。线路的实际情况为年平均雷电日为90天,属强雷区。关于防雷保护采用塔型设计、绝缘配合、降低接地电阻等方式进行线路保护,保护的目标是为了降低雷击跳闸率,线路全线双地线。地线直接接地,选择杆塔中底线保护导线,保护角不大于15°,双回路地线保护角不大于0°,铁塔和两根地线之间距离不超过地线与导线垂直距离的5倍。当气温为15°的时候,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的间距均满足S≥0.012L+1 m的要求。大档距的导线和地线的距离还需满足S≥0.1Im要求,线路中,导线与地线间距离结合相关公式进行计算,取其中的最小值,由于沿线地区的雷电活动很强,跳闸率很高,所以要优化线路的路径,避免铁塔受到雷击。

为了对变电站的电阻进行准确测量,进出线档靠构架侧,地线耐张金具串加装一片XDP-70CN型无裙绝缘子与变电站接地网隔开。当线路正常运行的时候需要采用接地线将其短接。接地体采用Φ10镀锌圆钢,一般都采用Φ12镀锌圆钢,能够增强防腐性能,接地的下线都采用热镀锌处理,不能使线路暴漏的时间过长,为了加强线路的可靠性,每基铁塔的地线连接处均需要采用另外一根专用接地线通过专用的接地端子与铁塔可靠相连。变电站进出线段2 km范围内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从杆塔的耐雷的角度出发,要求塔杆的水平不能大于110 kA。其它的装置与塔杆的接地装置都按照不同的形式以及要求安装,要求每个基杆塔的工频不大于表1 的数值。

关于土壤的电阻率也有不同的要求,当土壤电阻率特别高的时候,接地的电阻很难降低,为了减少接地的电阻,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物理低阻的方式,减少并降低雷击的跳闸率,也很重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完善的防雷接地质量控制,对高原线路的输电运行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除了上文中介绍的质量控制方式,还需要加强输电线路防雷装置的运行和维护,对保证高原输电线路的运行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范巍巍.浅析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5).

[2] 付龙海.青藏铁路输变电系统防雷及接地技术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3] 董铁柱,李海鹏,吴海洋等.4000~5000m高海拔地区110kV线路防雷接地研究[J].青海电力,2013,32(3):31-38.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研究 下一篇:色彩在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