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时间:2022-07-24 05:52:11

元上都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金莲川草原,是13―14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蒙元帝国建立的第一座草原封建都城,是游牧民族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位于草原的都城,也是目前我国和世界上遗存下来的规模最大的草原都城遗址。元上都在元代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发挥过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今虽然只剩下废墟,但它是元朝历史的真实遗存,是一座拥抱着巨大历史文明的文化宝库。

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元上都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当前,元上都现有的旅游基础设施、开发理念等与元上都的独特地位及其独有的自然、历史、人文等独特旅游资源,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果应对不当,必然会成为影响其长远发展的隐患。为此,必须与对元上都的旅游资源进行相应的整合,提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本文拟在对元上都遗址旅游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合理整合其旅游资源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一、元上都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包括已经开发和尚待开发的自然和历史景观。元上都遗址不仅拥有典型草原、金莲川湿地、浑善达克沙地等自然资源,还拥有蒙古族民俗文化资源以及本身具有历史传奇色彩,因此具有三个方面的独特性:

(一)草原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元上都旅游资源具有天然性、类型多、规模大、视野开阔等特征。其所在的金莲川草原属于草甸草原,夏季雨水比较充沛,植被覆盖度大,植物种类多,生长茂盛,大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貌;而金莲川周围则属于典型草原,广袤无垠;北临浑善达克沙地,有疏林、沙丘、湿地,充分体现了生态多样性特点,是独一无二的自然风光。遗址北部的平顶山、东北部的阿斯哈图石林等都是自然天成、不可多得的好景观。但目前的现实是景观过于分散,交通体系不发达,游客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加之这类地区旅游功能分区时很难将游览区与生活服务区分离,使得旅游开发极易造成草原景观整体性分割和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元上都遗址是蒙元文化的浓缩,而蒙元历史文化是草原文化、中原文化、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地域文化体系,其核心部分是蒙古族帝王文化、宫廷文化、祭祀文化及民俗文化。众多的文化汇聚在相对集中的范围内,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丰富旅游资源。

元上都的规划与宫城、皇城、外城及墓葬群、周边特色景观共同组成了文化融合的杰出范例;这里曾是发生宗教大辩论的场所,佛教、道教、景教、儒学以及本地宗教萨满教荟萃交融;城市建筑中蒙古族传统建筑、世俗宫殿建筑、佛道等宗教建筑交相辉映,其世界性与区域性、世俗性与宗教性等特色和谐交融为一体,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传奇,构成当今丰富性与独特性和谐统一的旅游资源。

(三)民俗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元上都遗址位于蒙古族聚居的锡林郭勒草原。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与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创造了灿烂的游牧文化,形成了豪迈爽朗、乐观向上、坦荡磊落的民族性格,形成了独具特色又无比丰富的民俗文化。例如独具特色的蒙古族饮食文化、住宅文化、服饰文化;呼麦、长调、马头琴以及备受推崇的当代歌舞艺术;蒙古族独有的马文化、礼仪文化等等。这些民俗已经融入到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些民俗文化无论从视觉上、听觉上、味觉上都能极大满足旅游者的文化感官需求,是内容丰富形式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

二、元上都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元上都位于草原腹地,从空间上看,周围没有大的城市,人口密度也很低,游客资源组织及其数量受到客观限制;从交通上看,目前基本上靠公路交通一种方式,旅游的快捷性、舒适性暂时还无从谈起;从元上都附近城镇的旅游接待能力上看,上都镇、多伦县两个城镇的规模有限,宾馆饭店的规模、层次、服务水平也尚待提高,满足旅游需要的配套要素如购物、娱乐等资源十分缺乏;从旅游资源特点及其组合上看,元上都旅游目前基本上局限于遗址废墟、遗址周围的草原自然景观、粗放的民族饮食体验等。这些旅游资源一方面还没有整合形成完整的旅游资源体系,显得单一、薄弱;另一方面旅游内容单调,形式简略,结构重叠,大多为走马观花式的草原观光和民俗风情表层欣赏,缺乏层次感, 缺乏文化及其内涵的体验,地域之间的差异也较小,在开发方式、活动组织和组织模式上雷同,没有形成有规模、有品牌效应的旅游纪念品和旅游文化产品。游客逗留时间短、文化体验比较贫乏,进而导致旅游产业附加值有限。此外,因为气候等因素造成了旅游周期主要局限于夏季,也是需要突破的瓶颈。

三、发展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锡林郭勒盟南部中心城镇和机场、铁路的兴建,很多制约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将得到逐步解决,元上都旅游业也将得到改善。但是,如何整合、丰富旅游资源,培养与发达的旅游业相一致的旅游业服务人才,依然是需要尽快着重解决的问题。

如何让旅游业吸引更多游客,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需要我们放宽旅游资源整合的视野,对旅游资源的理解突破单纯草原自然景观的范畴,挖掘草原上附载的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美食特产、歌舞娱乐、民间传说、历史人物等资源,使草原旅游成为有生命力的整体。

为此,要建立完善的保护规划体系,包括全面规划和专项规划。对于元上都来说,全面规划有《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规划》;专项规划有《元上都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元上都遗址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保护规划》《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元上都周边蒙古民族文化遗产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锡林郭勒盟草原面积广阔,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都异常丰富。目前,这些旅游资源的利用还显得过于粗放,应该精细化、系统化,整合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多元选择。元上都可供整合的历史文化遗迹旅游资源有张北县的元中都、克什克腾旗的应昌府、多伦县的东凉亭以及清代康熙会盟、锡林浩特的贝子庙、蒙古国的哈拉和林等,这基本可以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以元代为主、兼及清代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链;可供整合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有元上都金莲川草原、多伦西山湾水库、浑善达克沙地、灰腾梁典型草原、平顶山台地、克什克腾旗阿斯哈图石林、乌兰布统草原、达里湖等,构成一组以草原风光为主、兼具多样化自然风光的旅游资源组合;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有蒙古族饮食、歌舞、服饰、婚俗,体育如搏克、射箭、赛马等全方位涉及衣食住行的以生活体验为主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组合。除了有形的资源,还应看到无形的资源:锡林郭勒境内察哈尔、乌珠穆沁、苏尼特、阿巴纳尔四个蒙古族部落文化资源各具风采,需要在开发上细加挖掘,展示其民族文化的细腻与丰富。这些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都可为元上都旅游的开发提供丰富的资源条件。如此,就可以在广袤草原的背景下, 把蒙古族民俗旅游与元上都历史文化旅游及草原风光自然旅游整合成一个复合型旅游资源,体现其组合优势,形成对旅游市场的更强感召力。

同时,元上都草原旅游业要实现从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和观光参与型转变,应当注意将草原景观与当地民族文化风情有机结合起来,将“动”的文化融入“静”的自然风光中,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注重大众性与参与性。例如观赏少数民族服饰展演、歌舞和婚俗表演等。游客的参与,不仅会使游客在旅游中得到新奇、升华的享受,而且会成为其旅游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草原旅游区组织蒙古族民族体育竞技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民族体育的惊、异、奇,不仅会在体验中加深记忆,而且会对这个民族的文化加深理解;还可以创造机会让游客亲自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的游牧生活,开展牧业生活游,让他们领略蒙古民族独特的生活艺术、生活习俗、喜庆节日、食品制作、牧业生产劳动等。所有这一切,对于元上都旅游而言,都是有益的补充与丰富。

元上都旅游目前能够代表地区与民族文化特点的旅游产品主要以奶食、肉食等原料型食品为主,设计精巧、制作精良、品质高端的非原料型产品还十分有限;至于涉及元上都历史与民族文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如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通俗性的书籍音像资料、工艺品、仿古产品等更是少之又少。毫无疑问,增加旅游产业的附加值,提高其文化吸引力,仅仅靠自然风光、饮食体验等是远远不够的,出版一批高质量的图书音像资料,设计制造一批高端工艺品,是一件必须重视的旅游产品开发任务。

成熟的旅游业仅靠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精良的旅游产品还远远不够,作为第三产业,优良的服务永远是旅游业发展中第一位的。因此,既懂得元上都乃至蒙元历史文化,又懂得蒙古族民俗文化,同时拥有良好旅游服务意识的服务人才的培养,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让优良的旅游服务人才队伍成为展示元上都旅游的真正形象大使,能够保证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元上都旅游品牌发挥其文化与经济效益,确保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锡林郭勒盟职业学院)

上一篇:6·3吉林德惠禽业公司火灾事故等 下一篇:策略创新:面贴膜品牌突围之关键